立源
形成国家意志,奏响时代强音。今年3月,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在北京举行,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积极建言献策,为水利事业的发展提出了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让我们一同来关注围绕水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好声音。
傅琼华代表:
推进《长江法》立法 保证长江可持续发展
面对长江流域日渐凸显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问题,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水利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傅琼华建议,国家应加快推进《长江法》的立法进程,以保证长江本身及长江流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作为中国水资源配置的战略水源地、实施能源战略的主要基地、珍稀水生生物的天然宝库、连接东中西部的“黄金水道”和改善中国北方生态与环境的重要支撑点,长江流域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十分突出,保障长江流域水安全至关重要。
60多年来,中国长江治理开发与保护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同时,长江流域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问题也日渐突出,已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
当前长江流域存在一系列问题,诸如防洪减灾能力、水资源配置和调度、生态环境保护、地方保护、区域分割、合作缺失、无序围垦、非法采砂等问题。特别是沿江工业园区布局密集,部分地方片面追求经济发展,忽视环境保护,对区域水环境和水生态造成了很大影响。
为此,迫切需要制定一部专门的《长江法》,统一规范长江流域的经济活动、管理活动,理顺流域管理中的各种关系,调整长江流域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管理和污染防治活动中产生的社会关系,从根本上改变长江流域的现状,以保证其本身的可持续发展和满足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建议国家应加快推进《长江法》的立法进程,尽快将《长江法》列入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计划中的优先项目;建议由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牵头,建立《长江法》立法起草研究联席会议制度,切实增强流域法律制度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等。
董新光代表:
呼吁国家尽早制定《地下水资源保护法》
全国人大代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董新光提出,“地下水资源的依法保护利用应当及早提上议事日程”。
地下水资源具有系统的复杂性、运移的缓慢性、演变的滞后性等特性,使地下水利用引起的资源与环境变化具有很大欺骗性和隐瞒性,极易造成人们对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片面认识,以至于肆意开采、无序排放。现行的功利政绩考核体制下滞后性更易被忽视。
“虽然我国现行相关法规,如《水法》、《水污染防治法》、《水土保持法》、《城市地下水开发利用保护管理规定》等都有保护地下水资源的内容,规定了一些原则性的条款,但各个法规之间缺乏有效衔接,形成不了具体有效的法律效力。在地下水资源管理方面,至今仍存在着立法进程滞后、现行法规规定权利义务失衡、缺乏操作性、法制体系不完善等问题。”董新光说,由于没有专门的法律所应具备的明确性和完整性,使得我国地下水资源保护利用只能沦为一种倡议、一种生态性的宣言,而无法真正实现依法保护利用地下水资源的目的。
法律法规的制定是实现地下水资源保护的关键。制定统一的、有针对性的专项法律法规是当务之急。应当从长远谋划,建立健全地下水资源保护法律体系。因此,呼吁国家尽快把《地下水资源保护法》列入议事日程,早日健全水资源管理体制。
黄润秋代表:
清除“河底泥”,水库“洗洗澡”
“我国水库运行了几十年,普遍存在泥沙淤积且从未清理的问题,有的水库有效蓄水量还不到设计容量的20%,极大降低了水资源的调控、利用能力,甚至威胁水库安全。”各地应将水库清淤工作提上日程,制定“五年计划”、“十年计划”、“水库清淤计划”,分期分批实施。
去年,我国发布了《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公报》,全国共有建成水库97246座,总库容8104亿立方米,其中四川省占全国总量的8.3%。水库在防洪、灌溉、供水、生态、旅游等方面的作用不言而喻,但我国水库普遍存在泥沙淤积问题。以四川为例,该省大中小水库中,淤积量占总库容的3%~22%,个别水库甚至高达80%。
水库淤积会导致水库库容损失、功能削弱,并影响水环境和水生态,造成水体水质污染,而清淤工作的环境、生态、经济效益显著。
目前,《水库河湖淤积治理及水源保护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已列入四川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专项小组专项改革方案的推进事项。建议库区各级政府部门将该项工作作为解决当地用水问题的一项民生工程,设立水库淤积治理中央专项补助资金,引导各省、市、县财政加大水库淤积治理资金投入,尽快恢复水库设计库容和原有功能。
曹金萍代表:
“两手发力”提高“南水”利用率
“同样1立方米的水,本地黄河水价格不到0.15元,远道而来的长江水超过1.50元,普通用户会选哪个?”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水利厅副厅长曹金萍表示,在山东地区,南水北调水价较水区原有水源价格偏高,影响了用水积极性,不利于发挥南水北调工程的综合效益。
按照保障工程正常运行和满足还贷需要的原则,山东省“南水”的平均价格为每立方米1.54元。这个标准和黄河水每立方米0.12~0.14元的价格相比,差距很大,客观上造成各县市用水户争用黄河水,而不用长江水。有的地区甚至宁愿继续超采地下水,也不用南水北调水。南水北调工程具有战略性、基础性的特点,单纯依靠市场手段,以现行的高水价,难以发挥优化水资源配置、保护改善水生态环境的作用。建议要“两手发力”提高“南水”利用率。
一方面可以进一步明确南水北调工程的公益性特点,适当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作用。可以通过调整水资源费,特别是增加超采地下水等不利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水源成本,或者明确给予“南水”一定的政府补贴。另一方面,还要运用市场手段消化南水北调水量。建议有关部门加快推进区域综合水价改革试点,解决区域内不同水源价格不一的问题,促进区域内各类水资源优化配置。
罗富和委员:
长江经济带战略
不应缺失水资源规划
“目前组成长江经济带战略的一系列规划里面都缺少一个环节,就是支撑这些规划发展用的淡水资源怎么控制。”全国政协副主席、民进中央常务副主席罗富和一针见血地点出了长江经济带战略在规划过程中的一个“软肋”。
目前,长江流域水资源已经从大力开发利用逐步走向运行管理的新时期,上蓄、中调、下引的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格局逐步形成,水资源供需矛盾也日益加剧。
在上游地区:随着近几年水利水电工程陆续建成,这些水利工程建设时间有先有后,且分属不同部门和不同地区管理,设计与批复都是考虑单库的综合效益,分散调度均按满足本工程综合利用任务进行,且多以实现本工程的发电效益最大化为主要目标,未考虑上下游、水库群之间的协调,难以充分发挥整体综合效益,蓄泄矛盾日益尖锐。
在中游地区:汉江流域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长江上游水库群和洞庭湖水系、鄱阳湖水系控制性水库建设运行,引起两湖水系的水文情势变化,江湖水资源关系出现深度调整,两湖局部地区局部时段工程性缺水或水质性缺水甚至两种情况并发的局面难以避免。
在下游地区:每年的枯水季节,长江口都有不同程度的咸潮现象,据初步统计,长江大通以下下游地区在干流修建的各种引调水工程有777个,用水安全不容忽视。
“长江经济带这么重要的国家发展战略,不能缺少支撑这些发展规划的淡水资源的统一调控。”罗富和认为,目前组成长江经济带的上海自贸区、皖江城市带、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成渝经济区、贵安新区、重庆两江新区等一系列发展规划,都没有提到淡水资源怎么控制的问题。而近些年长江沿线出现的一系列信号,都是需要加强统一调度水资源的警示。
罗富和就如何调度水资源提出方案:借鉴黄河经验,尽快制定长江干支流控制性水利工程联合调度管理办法。首先是上游控制性水库群的调度。这些水库以发电为主,不考虑泄水量对下游的影响,这种方式需要改变。其次是长江三峡大坝的调度。最后是洞庭湖和鄱阳湖的调度。有必要在两湖分别建水利枢纽,调节湖水流入长江下游,让它有一定的蓄水能力,很多水利专家提过,以小调坝为主,十几二十米的调节,让水量慢慢下泄。
“必须实行综合调度,不然的话,现在各自为政,只会把问题越搞越复杂。”罗富和表示。
卫小春委员:
做好节水优先这篇大文章
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中央副主席卫小春代表民进中央发言时呼吁,要确保我国的水安全,首先要做好节水优先这篇大文章。
水不仅关乎民生,也事关发展。如果说雾霾是国家的“心肺之患”,那缺水正成为中华民族的“心腹之患”。放眼全国,工业缺水、农业缺水、城镇缺水,“水危机”已经严重影响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
面对越来越严重的水危机,我们别无选择。唯有多管齐下,做好节水大文章。卫小春从5个方面提出建议:第一,要加快完善节水相关法律体系,对于浪费水资源的行为要违法必究,执法必严。第二,工业要调整耗水产品产业结构,强制要求水循环使用;要研制更多更好的节水产品。第三,农业要加快水权改革,大力推广节水技术,加大对农业节水设施的补贴。第四,城镇要深挖生活节水潜力。将供水管网新建和改造作为投资重点,水表必须到户、阶梯水价必须到位;鼓励使用节水龙头、节水洁具和节水洗衣机。第五,深入贯彻落实节水优先方针,全社会形成节水文化的氛围,设立国家“节水日”,让节水优先成为全民共识,让每个人都记住:节约用水、造福人类,利在当代、功在千秋。
牛盾委员:
农业水价改革
是促进农业节水的激励机制
全国政协委员、农业部副部长牛盾认为,旱灾是在农业,特别是在粮食生产中破坏性最大的一种自然灾害。有句话说“洪涝一条线,旱灾一大片”,就是说洪涝灾害影响是局部的,而旱灾的影响很大,甚至会带来绝收。
农业一直是经济社会用水的大户,为了促进农民节水,应该支持农业水价的改革。我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度,人均水资源量约2000立方米,而世界平均达8000立方米。所以我们要有节水的概念、节水的理念,但光有理念、愿望是不行的,还要有政策,有要求,有激励机制。农业水价改革实际上就是一个激励机制,一旦让农民多用水多交钱,少用水少交钱,不用水不交钱,农民就会非常重视节约用水。农业水价改革是一个方向,尽管对农业是个很大的挑战,但这样做是对的。
苏国萃委员:
建议京杭大运河全线恢复通航
全国政协委员、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苏国萃建议,借着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这一契机,让京杭大运河全线恢复通航功能。京杭大运河作为中国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很重要的作用和地位,恢复通航,意义重大。
京杭大运河如果全线通航,既可承担起旅游的功能,还可重新利用起运输功能。解决过黄和运河水量这两大难题,是大运河全线通航的关键所在,山东省则是重中之重。
目前,京杭大运河由于缺水,济宁以北到北京段根本无法通航。济宁的汶上在古运河期间是大运河的心脏,汶上的南四湖负责调节运河北段的水量,如果南四湖能重新恢复水柜的功效,就可以保证大运河的水量。
关于大运河如何通过黄河这一问题,苏国萃表示,根据国外的经验,此类情况一般会采取“水立交”的方式,即从黄河上面修建一条人工水道,把大运河水直接引过黄河。不过由于黄河高于地面,属于悬河,因此在悬河的基础上修建水立交不现实,可否考虑在黄河底下修建一条水隧道,让大运河的水从黄河底下穿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