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秀溪
在湘桂边境线上,坐落着一所山村小学——桂林市全州县白宝乡北山村委完全小学(以下简称北山完小),这所学校里有一位独臂教师。每天朝阳升起时,这位50岁的黝黑汉子,便踩着晨露来到学校,打开教学楼那扇陈旧的大铁门,站在门边微笑迎接到校的每一个学生。等学生全部到校后,他就用他孤独的左臂敲响铁钟,学生们一天的学校生活就在这悠扬的钟声里开始了……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位普通教师就这样开了28年的铁门,敲了28载的铁钟。在这28年的日月里,他坚守岗位、辛勤耕耘。2014年第30个教师节那天,全州县教育局授予了他“模范乡村教师”称号。当他用一只手臂接过奖杯时,这位独臂硬汉流下了激动而幸福的眼泪。
他叫唐广芳,一位被当地人称为“独臂天使”的农村教师。
一个信念:自己的左手就是右手
灾难发生在10年前。当时,唐广芳还是一名民办教师,工资微薄,为贴补家用,他常常在暑假去桂林市找临时工作。一次作业中,他不慎被6千伏高压线击中右臂,在医院里昏迷了三天三夜。被抢救苏醒时,他的右臂已被齐肩截掉了。“看着空荡荡的右袖管,大脑一片空白,觉得自己的一生就完了!当时很绝望。”他回忆说。那是一段难熬的岁月,从医院回到家后,他开始沉默寡言、不吃不动,甚至产生过轻生的念头。
是什么力量支撑着他走过来?唐广芳说,是妻子的细心看护和关爱,是学生的殷切眼神和需求。断臂之初,他的爱人每天除了独自完成大量的农活外,还要给他喂饭、开导他,他的学生也在每天放学后来家里看他、陪他。“没有妻子的不离不弃,我会绝望;没有学生的笑声,我会消沉。是他们的爱,让我觉得活着还是有许多希望的。”谈及这些往事,唐广芳依旧会禁不住眼圈泛红。
随着伤口的渐渐愈合,唐广芳心里那个信念也逐渐明朗、坚定起来:左手就是右手!他开始尝试练习左手写字。然而,行动起来他才发现有多困难,简单的一横一竖、一撇一捺往往要练习千百次才有一点模样。“我也是普通人,这样的痛苦怎么受得了呀?可是一看到妻子还在忙碌,学生还是每天来给我讲学校里发生的事情,我就有了坚持的动力。”唐广芳说。右臂伤口胀痛他忍着,左臂酸胀他忍着,手指磨出了血泡他也忍着。
半年后,身体基本康复的唐广芳再次登上了熟悉的讲台。由于使用左手的时间还不长,所以他在黑板上写下第一个字时仍“不成一个字”。当时,他在黑板前呆立了许久,忽然身后响起了掌声,学生喊着“唐老师,加油!唐老师,加油……”,一浪高过一浪的呼喊声给了他力量,虽然写出的字体歪歪扭扭,但他仍坚持写满了整整一块黑板。
“那节课我一直在写,不敢回头看学生,我怕学生看到我一脸鼻涕眼泪的样子,很丢脸。”唐广芳笑言。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在学生的爱护和鼓励下,继续艰难的练字历程,课间、午休、放晚学后,都能看见他在黑板前或办公桌前练字的身影。与此同时,他也没放松备课和专业学习,在办公室里工作学习到凌晨两三点,是常有之事。他说:“自己学更多的东西,才能教给学生更多。只有这样,我才能报答他们的恩情。”
功夫不负有心人。现在,唐广芳的左手已经很灵活,无论是生活还是教学,他都能应对自如。他还现场给记者展示左手写粉笔字的“绝活”,端庄漂亮的楷体字,一笔一画都透出一种不屈的品格。他的学生也很出色,在每个学期全乡的统一考试中,成绩都名列前茅。
两个观点:学生都能变好,
老师要爱护学生
苏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唐广芳也有类似的观点:“没有变不了的学生,只有不够爱护学生的老师。”多年的教学经历,让他对此感受很深。
全州县白宝乡属喀斯特地貌区,自然耕作条件恶劣,当地群众多数选择外出务工谋生,留守儿童问题突出。而经“撤点并校”后,北山完小只有一二年级共15名学生,他们清一色都是留守儿童。由于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和家庭教育,他们或多或少存在沉默寡言、暴躁好动等问题。旭旭(化名)是2014年秋季学期到北山完小报名读书的,因为父母长期在广东务工,奶奶又疏于管教,所以他比较调皮好动,旭旭奶奶告诉记者:“刚给旭旭报名的时候,很担心唐老师管不了他。”旭旭上学后不久,旭旭奶奶发现,孙子放学回家后总是自觉做完作业后才出去玩耍,而且作业写得很工整,她说:“后来我问了村里的其他孩子才知道,是因为唐老师在旭旭不听话时,总夸奖他字写得好,还经常在课上当众表扬他。”
“只要老师能用爱心和诚心去对待每一个孩子,我相信每一名学生都可以改变。”唐广芳是这样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二年级学生艳艳(化名)在一天上课时,突然捧着肚子大哭起来。唐广芳立马放下课本背起她到村里的诊所看病,并掏钱为她付了药费。事后,他通过家访了解到,艳艳是因为家人照顾不周,常常挨饿受饥、吃冷饭冷菜,才患了胃病。这让同样身为父亲的唐广芳心疼不已。他一方面说服艳艳的家人多关爱孩子,一方面在生活上给予她无微不至的关爱。半个月后,他再到艳艳家家访时,发现艳艳脸上的阴郁消散了,绽放出了美丽的笑容,学习上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那个学期的期末考试,竟由原先的中下等成绩进入到全班第三名。
天冷了,唐广芳会想方设法为学生准备温热的饭菜;开学了,家庭困难的学生交不上学杂费,唐广芳便替他们先垫上;学生成绩下降了,唐广芳抽出休息时间,给学生补习功课;下雨了,学生要走过泥泞的田埂或趟过小河回家,唐广芳就会一个一个护送……多年来,唐广芳用爱心、热心温暖了一个又一个学生。“我是一个残疾人,孩子们平时总会刻意回避我的缺陷,没有嘲笑,没有歧视。”他动情地说,“孩子们都能这样爱护我,难道我不应该加倍地关爱他们?”
三个愿望:终身学习,改善学生的学习条件,工作到退休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唐广芳深知学习电脑的重要性。2014年暑假,虽然已年届五十,但他仍然主动报名参加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在参加培训的学员里,他是年龄最大、基础最差的一个,加上身体不便,对一个从未摸过键盘的人来说,学习的难度可想而知。在学习的一个月里,他克服重重困难,一只手不够用就把右肩膀和脚趾都使上,凭着坚韧不拔的毅力,他最终以电脑打字875分、办公应用75分、财务软件70分的成绩顺利完成学业。
当记者问及是什么给他如此强大的动力时,唐广芳反问道:“老师不学习怎么跟得上时代?怎么能教给学生更多、更新的知识?”他认为,在浩瀚的知识海洋里,老师也只不过是一个小学生、求知者,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与学生平等沟通、共同进步。所以,他每年都积极参加继续教育学习,珍惜各种培训机会,像一块永不饱和的海绵,总是在汲取新知识。
不仅如此,唐广芳还为改善学生的学习条件花费了许多心力。缺乏教具,他就砍木头自己做,他说:“这些自己制作的简单教具,同样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他还鼓励学生用废旧的饼干盒、塑料瓶、纸箱做成圆柱、圆锥、三角板等教学用具。学生李鑫琦就非常喜欢自己动手做教具,他告诉记者:“学生自己做过之后更有印象,而且又能帮唐老师分担一些工作,很开心。”
这些年来,只要能自己解决的问题,唐广芳就从不向上级部门伸手。2012年一个下着倾盆大雨的上午,正在上课的唐广芳发现一个人冒雨在学校里四处观望,他便邀请这个人到办公室避雨。交谈中,唐广芳得知来人是中国工商银行桂林市支行到村里挂职的领导,特意来了解学校的情况,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可支援项目。喜出望外的唐广芳立马抓住机会,向来人详细介绍了学校的种种困难。很快,学校便收到了该银行捐助的36 000元。唐广芳用这笔钱为学校挖了一口井,解决了师生的饮水问题,还硬化了校园和村里通向学校的主干道。
随着年岁日增,唐广芳日渐感觉身体大不如前,而当年受高压电击的后遗症也逐渐显现出来,左手因血液循环不畅已逐渐肿胀变形,一到冬天就痛得不听使唤。“现在,我最大的愿望就是自己能坚持工作到退休。这里的孩子,这里的一桌一椅、一草一木,我都割舍不下呀!”唐广芳一边抚摸着已经有些破旧的课桌,一边对记者述说着,眼里、语气里充满了感伤和不舍。
(责编 黄雯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