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善红,张世法,陈小俊
(浙江省龙泉市农业局,龙泉 323700)
龙泉市位于浙江省西南部浙闽赣边境,全市面积3 059km2,人口29万,在浙江省各县市区中林地面积和山地可耕种面积最大、森林蓄积量最多,是著名的灵芝之乡和香菇栽培发源地。
龙泉森林覆盖率高达84.2%,为浙江省最大的林区县(市)。大气质量和水环境质量均达到国家Ⅰ、Ⅱ类标准。优良的生态环境使龙泉具有生产 “有机、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的先决条件。
全市有山地面积25.87万hm2,其中坡度25°以下的低山缓坡约占30%。海拔500m以上耕地8 667 hm2,山地资源优势明显。
(1)竹产业。毛竹林面积3.67万hm2,2014年实现收入 965 元/667m2。
(2)食用菌产业。2014年龙泉市生产代料香菇7 000万袋,代料黑木耳1.5亿袋,产值达8.9亿元。是国家级食用菌出口安全示范区。茶产业。茶园总面积达4 000 hm2,2014年茶叶产量2 030t,其中金观音、金牡丹等特色茶园面积2 667 hm2,产量1 200t。
(3)蔬菜产业。2014年蔬菜播种面积6 533 hm2,其中商品蔬菜3 100 hm2。建成省级蔬菜产业示范区2个,精品园3个。
(4)生态畜牧业。龙泉市生猪年饲养量21.01万头,家禽饲养量87.09万羽,肉类产量1.366 9万t。存栏50头以上规模生态养殖户135家。
到2014年底,龙泉市培育市级以上重点农业龙头企业78家,农民专业合作社317家,家庭农场112家。拥有中国名牌农产品1个,浙江名牌农产品5个;中国驰名农产品商标1个,省著名农产品商标9个。培育 “龙泉黑木耳”、 “龙泉金观音”和 “龙泉绿” 3大市域公用品牌。龙泉市先后荣获 “中华灵芝第一乡”、 “中国黑木耳之乡”、 “全国食用菌行业10大主产基地县”等称号。
该市农业产业发展点多面广,大部分地区基础薄弱,由于需要资金投入的环节多、量大,现有投入力度仍旧无法满足发展需要。同时由于该市 “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地理条件制约了在设施化、机械化、集约化、规模化农业的发展。同时,发展存在 “重建轻管”现象,日常管护意识淡薄,造成产业基地设施损坏不能及时修复利用等。
除少数重点龙头企业外,大部分主体规模不大,档次不高,农业加工转化率低,科技含量低,缺乏知名品牌。同时,产业化经济组织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还不完善、不稳固,农业经营组织带动农户增收的能力不足。
农业生产主体特别是农业龙头企业生产和经营管理需要土地,但是由于农民思想比较保守,农民在土地流转中处于弱势地位及该市千万农户为主的菇稻轮作的千斤粮、万元钱的农业生产模式导致农业流转土地十分困难。
虽然拥有几个地域性的 “龙泉金观音” “龙泉绿”等农产品公用品牌和一些农产品商标,但仅仅在本地区小有名气。龙泉良好生态环境培植出来的优质农产品,几乎处于 “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境地,缺乏在全省甚至在全国叫得响的农业品牌。
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中加大农口部门资金的整合力度,确保投入的资金产生最大的效益。坚持统筹安排的原则,捆绑使用支农资金,相互补充相互配合。找好资金的切入点和着力点,为资金整合找准载体。逐步建立“多措并举、多渠道整合”的项目资金整合体系,积极整合国土、水利、农办、农发办等部门的项目,形成合力,共同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切实改善全市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全市农业生产持续发展。
加强农资市场监管,严厉打击各种农资经营违法行为。规范生产行为,对各种植、养殖基地进行专项检查,严厉打击在生产过程中添加违禁药物和使用国家禁用农药、兽药的行为。推进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同时利用杀虫灯、引诱剂、低毒高效生物农药等安全的方法来代替传统的药物防治。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实行农产品产地准出、质量追溯等制度,加强生产全程管控和质量安全监测。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预警,建立农药风险评估、风险监测和行业管理制度。加强农产品检测装备建设,完善采样、样品前处理、常规检测及突发性事件应急处理、移动检测等所需设备。同时对全市的基层检测人员进行培训,提高检测水平。
(1)强化农业招商引资。鼓励不同经济成分和各类投资主体参与生态精品农业建设项目开发。充分发挥山海协作、浙商回归等各种载体的作用,以大招商、招大商理念,着力包装、引进一批大企业,实施一批大项目,并予以优先落地和重点保障。
(2)加大农产品加工园区的建设力度。充分发挥政府的政策引导作用,在组织制订规划、优化政策环境、整合地方资源、改善园区基础设施等方面搭建平台,推动园区建设快速发展。
(3)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出台扶持政策,完善银企对接机制,建立贷款优先激励机制。
在大中城市发展各类配送中心、专营店、代销店,通过连锁经营、直供配送、电子商务等新型流通业态拓展销售渠道,开拓营销空间,提高流通效率。注重内外互动,对外走高端市场,通过在大城市举办生态精品农产品推介会等形式,全面加强龙泉山区生态精品农产品与大中城市的 “农超对接”和 “农批对接”;对内要与乡村休闲旅游实现良性互动,实现在家门口销售。
加强与浙江大学、上海农科院等著名高校及科研院所的合作。重点在项目申报、难题攻关、先进适用技术示范推广等方面加强合作。培训一批产业农技员,补充到乡镇农技站和农业主体,着力构建以 “首席专家为引领、农技指导员为核心、责任农技员为骨干、产业农技员为基础”的新型农业公共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