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纯东
全面从严治党众人谈
习近平执政党建设理论的基本特点
□邓纯东
编者按: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与浙江省社会科学院联合主办的第二届 “执政党建设理论与实践研讨会”于2015年9月20日在杭州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浙江、江苏、安徽、甘肃等地方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同济大学、武汉大学、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兰州大学等高校,中共中央党校,浙江、福建省委党校等来自全国社科院、党校、高校的专家学者以及党务工作者140多人参加了大会。会上,各位专家学者围绕“全面从严治党视域下执政党建设理论与实践”的主题展开了深入研讨。本刊根据录音整理、选登了部分专家学者的发言,以期深化全面从严治党的相关研究。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学者、同志们,今天我们一起聚集在美丽的杭州,围绕“全面从严治党视域下执政党建设理论与实践”这样一个主题展开研讨。首先,我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对各位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衷心感谢和热烈欢迎!同时对于本次会议的主办方表示衷心的感谢!预祝本次研讨会取得圆满成功!
我今天主要谈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执政党建设理论的几个特点”。也就是说,习近平总书记在推进执政党的建设理论和实践发展方面表现出的风格特点,我个人的看法是,这一理论创新,为我们指明了方向,也可以说做出了光辉榜样。在党的建设理论研究上,我们要认真研究新一届党中央关于执政党建设的理论创新;在党的建设实践工作中,我们更要扎扎实实地推进党的建设的实际工作。借这个机会,我把自身通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识到的关于执政党建设理论的几个风格特点给大家作一个汇报,不当之处,请大家批评。
第一个特点,突出地强调理想信念。习近平总书记在强调搞好执政党建设的时候,特别注意强调党建的灵魂工作,无论是整个党的建设还是党员干部的党性培养,保持党员干部的先进性、纯洁性,都离不开党的思想建设这一灵魂工作。他首先强调了要搞好灵魂工作,坚持共产党人应有的理想信念。离开了党的思想指导,党的建设搞不好。离开了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指导,我们搞党的建设,一般性地强调政党规律,一般性地强调这个世界上执政党的所谓共同规律,是不行的。这个世界上的政党成千上万,执政党也有许多,既有资产阶级执政党,也有无产阶级执政党,当然每一个党都有自己的一套理论,但我们现在进行的是中国共产党的建设,这是在中国这样一个大国长期执政的无产阶级执政党的建设,则需要强调它的特殊性,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强调坚持它的灵魂的指导,这样首先确保我们党的建设正确的方向。
第二个特点,以党建中存在的现实问题为导向。习近平总书记在推进党的建设实践中,和整个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一样,都强调问题导向,针对实践中的问题,提出正确的对策,提出解决的方案。党的十八大以后这个特点是非常突出的,他每次讲话不是无的放矢、云山雾绕、毫无针对性的,决不是这样;而是针对我们党的建设实践中带有普遍性的、突出的问题,来提出相应的、有针对性的对策,提出解决的方案,对症下药。我们党的建设新成效已经开始显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建设理论上创新的一些新的成果,都是从实践中来的,都是对我们党的实践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马克思主义分析,准确的概括,得出的科学结论。
第三个特点,强调弘扬党的优良传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党的建设,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强调要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在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方面,强调高度重视思想建设,这是毛泽东同志在井冈山搞革命时就创造出来的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理论,是我们党加强自身建设的优良传统,在新时期应该发扬光大。再一个方面强调加强党性修养,在整个党的建设实践中,无论是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他都强调,不断提高党员的党性,解决好党组织的先进性、纯洁性问题,都要学习党的优良传统作风。第三个方面学习革命先辈的好做法,特别是学习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革命实践中表现出来的共产党员的精神境界、思想作风。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中国共产党现在也好,今后也好,加强自身建设,提升党员的党性、纯洁性,真正是宝贵财富和有效良方。我们过去有一些政治刊物、报纸,仅仅鼓吹所谓的新的时代,新的发展,而忽略党的优良传统,把之视为毫无价值的东西,弃之不用,这是错误的。党的优良传统,是党在和平建设时期非常宝贵的资源,在新形势下弘扬这些优良传统,对于党员个体素质提高、党组织建设问题、干部素质问题都是非常重要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了这三个方面,我们应该在党的建设实践中发扬光大。
第四个特点,强调自律和他律的结合。强调党员党性的提高,包括党的组织对干部的监督,强调自律和他律相结合,相辅相成。习近平总书记有很多重要的论述,一方面强调党员干部要通过思想建设,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用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来武装自己,提升自己自律的品质,强调党员要用党纪,党的组织原则、党的规矩管好自己,但同时也强调要通过严肃党内政治生活、通过严格要求自己、执行纪律,包括党组织、包括党员领导干部。而且强调这两者缺一不可,不能偏废,要相辅相成。而不是像我们过去有一些片面宣传,党的建设最根本的、最重要的、唯一的就是制度,仅仅强调制度。制度无疑是重要的,但我们理解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制度建设,它也属于一定的意识形态范畴,加强党的自身建设,要重视思想建设,这是毛泽东同志对工人阶级政党的建设一个很重要的理论贡献,把思想建设与制度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保证党的组织的先进性,保持党员个人的党性的提高,这是必要的。
第五个特点,强调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习近平总书记在整个推进党的建设理论与实践中,特别体现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这里强调的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我们党的一些重要的思想理论、观点、重大的政策,都是在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指引下推出来的。解决党的实践中的问题,以及采取具体举措,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些重要工作方针,一些重要的政策措施,都体现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都贯彻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他实事求是的精神表现得很明显、很充分。不搞一边倒,不搞跟风赶超的事情,真正是有什么问题,就指出什么问题;这个问题是什么性质,就是什么性质;应该采取什么措施,就采取什么措施。既防止不到位,也防止走过头。我觉得,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都是实事求是的,我们学习他的讲话,就是要把握实事求是的精神实质。但现实却出现了很鲜明的对比。在最近的实践中,少数基层组织,少数党员干部,却不那么实事求是。包括党的十八大以后,在推进党的建设实践中,也存在一些与实事求是不一致的地方,这种现象是有的。有些做法要么是很不到位,要么是宁左毋右,过头现象表现得突出了一些。实际上我们党从民主革命时期一直到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每个时期解决党的建设中的一些突出问题,都是有经验和教训的。因而,我们需要继续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这样才能把党建设好,过犹不及。实践中存在着像昨天某电视台播出的那种情况,有一个地方人民医院的医生,丢了一个蛋黄,可能是因高血脂不吃蛋黄而把它丢了。然而,市纪委却派人去调查,最后通报、作出处理。这种事的处理采用了生硬的方法,从此不准那人在食堂用餐。这个做法和“从严治党”没有什么关系,这样的做法,也不能解决党员干部的思想作风问题,这都是不实事求是的表现。他不吃蛋黄也可能是因为血脂高,他又不可能只买蛋清,不买蛋黄,因而,丢弃了蛋黄,此类现象,现在不少。采用生硬的方法来处理这种小事,不符合在党的建设过程中应该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我觉得,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恰恰在这方面为我们树立了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榜样,值得我们学习。
第六个特点,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抓好党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建设,尤其是党员干部思想、党纪的培养,一定要坚持共产党员的标准。提升党员的先进性,保持党组织的纯洁性,目标从来不降低。他特别强调,党员的标准、党员干部的标准,都要获得普通老百姓的赞同,党员干部的行为都得以法律做底线,也就是以是否违纪违法做底线,若违纪了,党纪要处理;若违法了,法律要办理。作为党员的标准,是先进分子的标准。所以强调,我们党的建设目标,是对党员不断地增强党纪,体现出党员应有的先进性,是工人阶级先进分子。所以强调这点非常必要,我们过去的一些实践中多少是以不违纪、不违法作为党员的标准,至少在实际把握上,存在降低标准的情况。我觉得,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干部要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强调要有理想、有纪律,这些都是真正共产党员的标准,这不是以不违纪不违法普通公民的行为底线来要求,是以党规党纪为约束、做底线的。这个也是一个很鲜明的特点,就是高标准。
第七个特点,做到党的建设与党的事业良性互动。习近平总书记在推进党的建设实践中提出了一些新的思想,推出了实践中的一些新举措,都是围绕一个目的,就是要促进党的事业的发展。他不是离开党的事业,关起门来搞自身建设,他提出在全党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包括现在的“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总之就强调搞了活动以后,要有助于推进党的事业发展,打铁先要自身硬嘛。我们党现在领导全国人民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任务很艰巨,需要一个领导核心,因而,领导者自身先要硬,共产党自身先要硬,他是这么一个思路。把党自身建设好了,党员队伍的素质提高了,党组织更强大了,领导力就增强了。加强党的建设的目的是为了推进党的事业的发展,领导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这样一个伟大目标。他不是为了关起门来把自己搞光鲜,搞好看,不是这样的。所以我们在党的建设实践中,真正需要学习、研究和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并且他身体力行的这样一个观点。始终不忘我们搞好党的自身建设,是为了促进党的事业的发展,使工作做得更好,而不是像现在有些机关议论的:党的自身建设加强了,制度越来越多,管党也越来越严了,都不做事了,都做谨小慎微的“君子”了。我觉得,出现这样一种现象,完全不符合习近平总书记对党的建设体现出的总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实质上,要求我们的党员干部要干事、要敢于担当,要推进事业的发展。加强党内这些制度建设,加强这些管理措施,不是要你不做事,不是要你做谨小慎微的“君子”,做关起门来独善其身的干部,不是这样的。因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解决干部不作为的问题,我觉得这是很重要的一点。
第八个特点,做到踏石留印、抓铁有痕。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建设理论中体现了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体现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言出必行,说到做到,组织引导推进党的建设措施,我们都看到党的十八大以来,表现出来的很重要的特点,对各级党组织也好,各级领导干部、党员个人也好,对中央自己也好,提出这些要求,都是真抓实干。另一个方面行动上做到落实,真正做到踏石留印、抓铁有痕。这的确很鲜明,不是像党的建设历史上一些组织、一些党员干部那样,出现光说不练的那种现象:一讲党的建设,一套一套的、全系统的、很光鲜的,但是做起来却是另外一回事,或者说提出很多很好的要求,很系统的、很有理论水平的要求,但落实不了,或落实不到位,或落实得不好,这个对党的建设伤害很大,对执政党形象伤害很大。这本身就是咱们要解决好的问题,党的十八大以后,我们党说到做到,比如吃的问题,不准大吃大喝,三十多年了,都解决不了,中央政治局带头一做就解决了。还有好多问题,如治理腐败,既打“老虎”,又拍“苍蝇”,也是动真格的。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思想建设等各个方面体现出真抓实干的鲜明特点,这样干,党的建设才能真正取得实效,这是我们应该看到、应该学习的、在党的建设方面很好的一个典范。
以上就是我初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后形成的一些认识,可能有许多不准确之处,不适当之处,仅是自己一些初步的心得体会,请大家多多批评,谢谢大家!
作者邓纯东,男,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研究员(北京 100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