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庆敏
新一轮课堂改革在全国范围内轰轰烈烈的展开,为达到有效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我们不得不把眼光投向课堂教学第一线的教师们,因此,不断提升教师专业化素质和专业化水平,从而打造出高效的学习效果和课堂效率,这是新课改给我们教育者提出的首要教学目标。现结合课堂实际,谈谈提高课堂单位效率对教师专业化发展课堂操作方面的几点要求。
一、有效教学下对教师的课前要求
1.教师要关注学生的需求,构建以生为本的和谐师生关系
作为教师的课前准备,关键要掌握学生的基本学情。要学会深入了解学生。与学生建立深厚的师生感情,最大限度的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了解学生对已有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认知程度,实事求是的确立教学起点,同时选择适合学生认知的问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问题解决,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望;了解学生有效的学习方式,在学科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最大限度的满足学生掌握学习策略的需求;研究每一学年的考试改革,在课堂习题和作业设计时,注意不随意超纲,不随意拔高教学难度,以良好的课前准备,使教学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升学需求。只有满足了上述学生的各种需求,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才能找到立足点,以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实现有效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2.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目标
深入学习并研究学科课程标准、教学要求和各学科的考试说明,作为教师,我们要精确教学目标。课程标准强调知识、能力、情感三维目标的整合。教学目标的设定要从学生需求出发,从学生的实际学情出发。整节课的教学设计也就遵循这个目标,不能偏离了方向。一切的教学都要服务于并服从于这个目标。
3.精选教学内容,整合教学资源
课程教学内容的确立和课程资源的开发使教学产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学中再也不以“本”(课本)为本,对教材的补充、挖掘、重组,并要注重教材与社会生活、学生经验联系和融合。围绕目标精心整合教育教学资源,避免只是教教材而忽视教学目标的做法。建立不同内容间的有机联系,既包括本学科的纵向联系,也包括其它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以教学内容的重点为线索,延伸、拓展课程资源,既有一定的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也涉及对学生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的影响和引导。从而实现前面提到的教学目标的整合。努力将教学内容情境化、生活化、结构化,注重教学的趣味性、可接受性、实践性以及科学性。
4.注重优化教学设计,避免教学活动的形式化
首先,我们反对教学中千篇一律采用一个教学模式的做法,在有效教学中,我们常用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演示法、角色扮演法、问题教学法、自学指导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教学方法。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可以将针对教学情况进行多种方法的整合,但一定要避免教学活动的形式化,各种花哨的,走过场的“表演”都是低效的或是无效的教学。
我们提倡对教学手段要合理使用,反对过度使用、不合理使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的做法;提倡将教材问题化,对教学提问精心设计,教师要明确提问目的,课堂上,教师的提问要有启发性、趣味性、开放性、发展性。例如可以设计重点问题,循序渐进的进行发问,也可以设计学生开放型问题,设计学生提问环节等,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质疑探究。
四、有效教学下对教师的课中要求
1.要有营造积极课堂氛围的追求
课堂上,我们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使学生的人格得到尊重。形成民主、和谐、生动、高效的学习氛围。学生的讨论、回答、质疑问难要得到鼓励和及时的评价;提倡师生、生生之间有价值的互动,共创课堂的活跃气氛;教师和学生的精神状态:教师情绪饱满、热情,学生小组合作探究高涨,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有进一步学习的愿望。
2.要注重对学生的学法指导
让学生参与确定学习目标,实现自我引导的学习;引导学生掌握各种学习策略,学会养成倾听习惯,鼓励学生在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中相互帮助,鼓励学生之间进行面对面的互动与交流;鼓励学生反思自己的实践与经验,与学生共同探究新知,并指导学生在问题解决中学习。
3.有效调控课堂中的预设和生成
有人说过“生成因预设而美丽”,预设体现教学的计划性,生成体现教学的动态性和开放性。两者具有互补性。一方面,在有效教学中的预设一定要有“度”不能挤占生成的空间。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形成以知识为本位的教学观;另一方面,避免生成过多,生成过多必然影响预设目标的实现以及教学计划的落实,从而导致教学的随意性和低效化,过多会使教学失去中心,失去方向,同时也会导致泛泛而谈,浅尝辄止,完不成教学目标,因此,这就对教师的专业水平有着更高的要求,教师只有具备了专业能力才能具有对课堂的预设和生成能力。
五、有效教学下对教师的课后要求
课后作为教师要认真组织学生反刍当堂学习内容,从而构建清晰的课堂知识网络;组织小组长对学习小组成员课堂表现进行总结性评价,评选出课堂表现最佳学习小组和最佳个人;教师课后要及时写教学心得和反思,及时抓住形成课堂动态生成的“升华”,及时捕捉、判断、重组课堂教学中的各种信息,逐步积累形成自己独具特色的教育智慧。
新课程改革呼唤我们教师给学生创设一个快乐、对话、开放、感悟和探究的课堂。提高教师自身专业发展能力,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有效教学的目标就是要让学生“感受过程,有效学习,发展能力”。有效教学需要我们教师智慧型的设计和引导,教师的课堂教学应植根于既让学生收获知识,又让学生收获能力和享受。实现用教师的智慧劳动启迪学生的智慧成长。让我们共同打造教学的真质量和追求课堂的真效益,我们的课堂一定会真正地让灵性焕发,让智慧闪光,让学生有效地获取真知,将我们的学生培养成为素质高、能力强的一代新人。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