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鹤轩
摘要: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信息系统在防汛行业的应用不断增加,各种应用系统需要统一的业务平台进行管理,辽宁省水利信息化防汛调度管理系统将视频监控、视频会商、网络系统有效的集成统一。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全面改造和提升传统的防汛工作,加强防灾减灾的非工程措施建设,为应急指挥系统提供一个高效可靠的网络平台。
关键词:防汛抗旱 视频监控 视频会议 应急指挥
中图分类号:TV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4)12-0069-01
近年来,为加强应急管理,特别是突发性的洪水灾害等涉水重大公共事件,应急决策支撑需要大量的基础信息和实时监测信息。
开展防汛调度管理系统应急工程建设,不但能极大提高我省防汛指挥应急能力,作为全省应急平台体系在防汛行业的基础平台,其实施和全面建设对于我省应急平台的支撑作用巨大。
1 系统建设内容
1.1 视频监控系统
建设覆盖全省49个大中型水库、11个水文站的视频监控系统。主要设备包括监控摄像机、硬盘录像机、流媒体服务器、存储设备等。
1.2 视频会议系统
建设覆盖全省省中心、13个市分中心、87个县防汛分中心及20个大型水库及管理局的视频会议系统,主要设备包括MCU、视频会议终端、GK系统、业务管理系统。
1.3 计算机网络及安全系统
建设覆盖全省省中心、13个市分中心、14个水文分局、87个县防汛分中心及20个大型水库及管理局的广域网及局域网,对现有省中心局域网进行改造,主要设备包括路由器、交换机及相关安全产品。
2 系统业务需求与架构
2.1 视频监系统
2.1.1 视频监控业务需求
主要实现对省直大型水库、市管大/中型水库及水文站的重要水利设施,如大坝、溢洪道、水尺、启闭机等进行远程监控。
2.1.2 视频监控效果
图像要求清晰稳定,图像分辨率本地实现达到4CIF标准,安装灵活、维护方便,设备安装安全可靠;
要求所有前端摄像机的视频信号均要求做录像存储;存储要求安全、稳定,方便管理、维护;视频信息存储时间不低于3个月。
2.1.3 主体架构
充分考虑到水库库区、水库管理局及水文站的网络条件、维护能力,提出如下建设方案:
(1)大型水库建设方案。20个大型水库均租用运营商传输电路,市管大型水库带宽为2Mbit/s ADSL、省直大型水库带宽为4Mbit/s SDH,省中心、市分中心均可通过点播方式可实时收看水库视频监控的图像。
(2)市管水库中型水库及水文站。中型水库及水文站采用2Mbit/s ADSL接入,市、县区分中心点播,市、县区分中心需要监看水库及水文站视频信号,通过点播省中心流媒体服务器收看。
2.2 视频会议系统
(1)业务要求:实现辽宁省防汛指挥中心与市/区县分中心、省直大型水库、市管大型水库的视频实时沟通,尤其在汛期,实现视频应急指挥、调度会商功能。
(2)图像清晰度要求:要求实现30帧1080P高清视频,并支持双流720P高清视频。
(3)视频显示需求:显示屏可以同时显示多路远端会场现场图像;并可根据需要对多画面进行自由组合;支持双流显示。
(4)功能要求:支持点对点、点对多点、全网等多种会议方式;
可以进行视频会商,并对本系统进行有效的管理调度。
(5)视频、数据录播需求:可以对视频会议内容进行录像,并可直播、录播或VOD点播。
(6)主体架构:由于本系统涉及节点众多,结合管理机构体制设置情况、水利系统日常维护要求,视频会议系统按两级建设模式,即在省中心及市分中心各建设1套MCU,通过级联组网方式进行建设。省中心建设1套一级MCU设备,负责全省所有会场视频会议的发起、管理;在市分中心各设置一套二级MCU设备,负责其所属县区、所属市管水库间视频会议的管理,在各级会场配有视频会议终端,在市、县、区及水库分会场配有双显高清设备。
2.3 网络系统
2.3.1 网络需求
根据辽宁省水利信息网的的定位,政务外网为非涉密网络,主要的业务包括:
(1)应用系统需求:全省防汛业务、视频监控、视频会议等业务需求。
(2)安全系统需求:外网部署的一系列安全系统,如防病毒系统、安全审计系统等对外网提出一定的承载需求。
(3)内部人员及外来人员对互联网的访问需求:辽宁省水利厅内部人员对互联网的访问需求,以及外来人员对互联网的访问需求。
2.3.2 网络架构
从网络结构上,与管理机构相对应,组成三层网络:核心层、汇聚层、接入层。
(1)核心层:设置在省中心,为全省防汛调度管理中心,同时作为全网网络中心,部署2台高端核心路由器,汇聚全省流量信息,此外,省中心还作为与其他相关机构(水利部、气象局、松辽委、省军委等)互联互通出口;
(2)汇聚层:设置在14个市分中心及省直大型水库,各节点部署2台中端路由器,汇聚并转发所辖区县分中心或水库管理局流量,并以双链路上联至核心节点。
(3)接入层:各区县分中心及市级大、中型水库、水文分局均作为接入层节点,负责本地相关应用系统接入。
3 系统作用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全面改造和提升传统的防汛工作,加强防灾减灾的非工程措施建设,为应急指挥系统提供一个高效可靠的网络平台。当发生突发性洪水时,能够迅速传输水雨情、工情、旱情和灾性信息,并通过视频会商系统及时制定防洪调度方案,指挥抢险救灾,有效地使用防洪和水利工程体系,努力缩小水灾范围和影响,最大限度地减小灾害损失。
参考文献
[1]宋立范.高清视频会议系统的研究[J].硅谷,2011(1):70.
[2]晏蒲柳.大规模智能网络管理模型方法[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5,(03):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