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薛国栋 / 海尔集团
移动互联网形势下的标准和知识产权思考
文 / 薛国栋 / 海尔集团
目前国际上主流的一些标准化组织或者标准化机构,基本上分为以下三类:第一类是声称RAND和FRAND,第二类是声称完全免费的,第三类是完全排斥在标准里面做专利、预埋专利的。在这样的大形势和大背景引导下,业界尤其是通讯行业,像华为、中兴等大多数企业的思路基本上都是先研究技术,然后把技术专利化,再把专利预埋到标准里面去。
与标准相关或者说与知识产权相关的,有这样一个格局,每一个标准的发布,或者每一款产品的发布,都是一个走向平衡或者是打破平衡的过程。在苹果发布手机之前,诺基亚、爱立信这些公司在标准和知识产权方面已经达到了平衡。到2010年,3GPP的标准已经做到了R10(第10个版本),但是在行业里面,手机可能只做到R5、R6版本。在苹果手机发布之前,无论是在标准还是知识产权方面,各大公司已经把基本的问题如许可费、与专利相关的问题等都搞定了。但是,随着苹果手机进入了这个市场,使得市场进入了一股新的势力,打破了原来的平衡,大家需要来重新磋商,包括一些后进入的企业,可能都得为它新的产品买单。
现在,大家都在谈移动互联网或者互联网+,还有人在谈互联网+之后会是什么样子。我从我们自身的角度来看一下,现在移动互联网带来了什么样的新变化。海尔现在搭建U+智慧生活平台,希望给用户提供“物物相连”的内容服务,所有厂家都可以接入进来,在这个平台上所有的厂商或者说生态圈里的所有厂商之间互联互通,可以使用同一种语言。这势必将极大丰富用户的生活。
关于开源。开源是不是免费?开源并不等于免费。跟开源相关的协议,或者说跟开源相关的知识产权内容,都有相应的规定。比如说最有名的Apache,还有BSD、GPL、LGPL以及MIT,都有很多的开源协议。软件中的read me文件,在被星号隔起来的那一段会有描述,这个产品会遵守哪个协议。这些协议不是Apache,就是BSD,基本上大家都会遵守这样的协议。这些协议有一个很显著的特点,就是推托责任,它会告诉你,我是这样一个产品,你可以来用,但是由此所带来的任何损害包括损害别人的权益,跟我没有关系,所以基本上是一种推责协议。但从整体上来看,大部分开源协议都在规定软件的著作权,或者说即使不是规定软件著作权,也是要描述一下这样的软件,并不针对这个软件里面任何相关的其它知识产权。你用了别人的东西,这是别人的劳动成果、别人的智慧结晶,你肯定要负相关责任的,这也是希望或者说呼吁现在正在使用开源产品做开源项目的相关厂商和开发者,在关注软件著作权的同时,也要关注软件本身所包含的专利权。
我们这几年经历了移动互联网发展,也见证了物联网的发展,对于知识产权来讲,我个人总结,其实是掀起了一个新时代的浪潮。
首先,互联网的新贵资本冲击降低了行业门槛,核心物联网技术归属将重新洗牌。比如说我们去年谈社会互联互通、软件协议或者提供一个协议架,大家在这个层面上互相沟通。
其次,创业型中小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市场活力,同时也引发了知识产权担忧。中关村成立了一个中关村智能硬件产业联盟,我们也在参与。据不完全统计,现在全国做这种智能硬件的厂商,达到规模量产的有上千家智能硬件公司,极个别的创业型小公司有它自己独创的技术;但是,对于大多数公司来讲,在技术上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导致其一直在寻找产品卖点;或者说得更严重一些,可能大多数的厂商都在抄袭,对于这类厂商,我们需不需要从知识产权上做引导和规范,这也是新的问题。
再次,一家企业难以覆盖全产业链知识产权,亟待知识产权集群或联盟的出现。今天,中国集成电路知识产权联盟的出现,是非常契合现在整个行业发展需要的,这个行业确实是需要从非常深层次的角度来引导,来给大家提供专业、务实的帮助。从我们自身角度来讲,我们在家电、家电底板和制冷压缩这一领域,已经有二三十年的积累,相关的知识产权问题基本上已经解决了。但是,如果我们要进入一个新的领域,需要在原来的家电上加一个通讯模块,加一个WLAN模块,可能表面上看来只是一个简单的模块,实际上跟芯片相关的、跟模块相关的知识产权问题会有一大把。
最后,现在是一个开放的市场,一个开放的趋势,随之而来会有开源、开放和跨界的问题;一些新角色、新厂商进入了市场之后,知识产权是不是需要重新洗牌,是不是将有大量的知识产权并购出现,对于政府主管部门来讲,是不是需要从一个新的高度、新的层次上来做政策的引导,都是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