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初中数学课堂问题情境的创设

2015-04-29 00:00:00王正民

关键词:课堂教学;创设情境;问题意识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010X(2015)21-0076-02

数学课堂教学是落实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和要求的主渠道,是教师创造性的教学设计得以实施的主要场所,是实现师生共同成长的一片沃土。为了活化数学课堂教学氛围,让我们的数学课堂焕发出新的生命活力,打造出更加高效的数学课堂,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富有创造力思考和学习,广大数学教师就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加强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创设,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等活动,获得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和基本活动经验,不断提高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

一、加强情境创设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谐的教学环境的重要途径之一,兴趣的力量是巨大的,诱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学得以成功的重要条件。” 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现实生活基础和积累的活动经验,提出既有现实意义又有趣味的问题,使学生处于急于解决但靠自己原有的知识和技能又无法解决的矛盾之中,以趣激疑,促使他们思考。

例如,在“过三点”的圆的新课教学时,可以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如图1,是一个破损井盖的残余部分,现欲重新配制一个同样大小的井盖,如何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谁有什么可行的方法?提出来与大家进行分享.

要解决好这个实际问题,学生就要集中精力观察图形、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尝试探索各种的解决方法、组织好自己的语言进行交流等,创造的灵感和顿悟,成功的喜悦和快乐,一定会由此而产生。

二、加强情境创设的导向性,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发现学习是最佳的学习方式。所谓发现,不只局限于发现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的行动,而是包括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形式。学生所获得的知识,尽管都是人类已知晓的事物,如果这些知识是靠学生自己的力量去引发出来,那么对学生来说,仍然是一种“发现”。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有意识把需要解决的问题巧妙地寓于符合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背景材料之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使学生的注意、记忆、思维凝聚在一起,达到心智活动的最佳状态。用问题启迪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发现,培养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分析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例如,对“三角形的外角和等于360°”的教学,教师可以设计以下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引发数学思考并主动获得的结论。

如图2,假如你站在△ABC的一个顶点A处,你的视线为CA延长线的方向,开始逆时针旋转,第一次旋转后,使你的视线方向为AB.你转了怎样的一个角?这个角与∠A是什么关系?在第一次旋转的基础上进行第二次旋转,使你的视线与BC方向平行,你转了怎样的一个角?这个角与∠B是什么关系?在第二次旋转的基础上进行第三次旋转,使你的视线回到CA的延长线方向.你转了怎样的一个角?这个角与∠C是什么关系?经历了三次旋转后,你发现了什么现象?你能得到什么结论?如果将△ABC换成四边形ABCD,情况又将如何?

学生经历实践活动后,不难发现自己正好转了一周,三次旋转的角度恰好是∠A、∠B、∠C的一个外角,于是可以得到“三角形的外角和等于360°”的结论。

同理,学生也容易得到四边形ABCD的外角和等于360°的结论,乃至于类比到多边形。

三、加强情境创设的生成性,促进学生的深入思考

好的问题情境能促使新问题的生成。如果能借助恰当的问题情境,产生一连串环环相扣、由浅入深的问题,就能促使学生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将思维引向深入,培养其思维的深刻性和发散性。

例如,“运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中,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

(1)现有多项式x2+■x+■,请你改变其中一项,使得它能成为一个完全平方式。

(2)你能得出新的问题吗?

对于问题(1)的解决,学生可能得到一些方法,如将“x2+■x+■”中的“■x”改为“x”或“-x”;将“x2+■x+■”中的“■”改为“■”;将“x2+■x+■”中的“x2”改为“■x2”.对于问题(2)的思考,学生可以在问题(1)解决的基础上,总结出确定一个完全平方式的方法。也可以仿照问题(1)的要求,提出不同形式的多项式,进行研讨交流,通过学生之间的思维碰撞,从而加深对公式特征的理解,积累一定的学习经验。

总之,从本质上讲,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没有问题也就难以诱发和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感觉不到问题的存在,学生也就不会去深入思考。因此,加强问题情境的创设,让问题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起点和贯穿学习过程中的主线,把学习的过程看作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从而注意力高度集中并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那时的数学课堂将是有趣的、生动的、精彩和富有创造性的,也就是我们一直梦寐以求的高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