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利用多媒体,优化语文课堂教学

2015-04-29 00:00:00杨朝霞

摘 要:语文课有效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能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营造情感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优化课堂教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语文教学;多媒体;情境;情感;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5)15-0049-02

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的各个领域中得到较好的应用和发展,多媒体教学手段在课程改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打破了“教师讲+学生听”的原有教学模式,化难为易,化烦为简。多媒体课件的内容应是教材内容的浓缩和归纳,它要高于教材,精于教材,新于教材,便于教师使用。因此,在多媒体课件教学中教师应从以下几点着手。

一、有效运用多媒体,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

有些文章情感丰富,意境优美,教学方法除了诵读之外,更重要的就是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时空造境。情境的创设不但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有效地引导学生分析和探究问题,产生解决问题的动力和方法,使学生更好地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多媒体课件以其色彩鲜明的图画,直观的形象,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求知欲,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使学生的学习变得轻松愉快。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形成了自身固有的、为学生所适应的教学风格。所以在制作课件过程中,教师应亲自创作,自然地把自身的风格融入到课件中,既体现自己的教育思想,又让学生易于接受。教师不要因为使用多媒体,把本来简明扼要的内容搞得花里胡哨、“枝叶”繁杂。这样只能使学生满头雾水,不知所措,这也就背离了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辅助”的本意,而弱化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二、有效运用多媒体,注重语言文字情感

文字作品贵在以情感人,语文教学不容忽视情感的作用。俗语说:“好话一句三冬暖,冷言半语六夏寒”。和谐的教学环境氛围,可以使学生的大脑皮层处于良好的反馈状态,而作为教师应努力为学生创造和谐的学习环境,多媒体技术在这方面无疑帮了教师一个大忙。语言文字虽然逊于其他传媒,但文字能带给我们无限的遐思,可以在其构筑的天地里“思接千载,视通万里”。

例如,教师在设计课堂问题时,在答题过程中,设计的画面和声音可以是:“你真棒,答对了!”“没关系,再试一试!”“要相信自己,你能行!”这些充满鼓励,温暖的话语会使学生在做题过程中增强信心,克服自卑,真正做到赏识教育、鼓励教育,它可以无数次地原谅学生的失误,从而增强了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主动性。这样的师生互动课堂,既让学生学到了课本所没有的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同时提高了课堂效率,真是一举三得。

三、有效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才乐于接受,此所谓“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语文教学过程中,运用配乐朗诵,投影片,乃至于用多媒体提供的有关背景资料、影片、录像等,能创设与教材密切相关的情和景,通过声像并茂、动静结合、情景交融的感官刺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调动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这无疑为上好这堂课作了铺垫,课堂教学效果得到显著提高。

传统的语文课堂是听说读写,仅限于教师的范读和语言描述,学生仅限于自主想象的空间,而多媒体可以通过图、文、声、像等多种渠道完成教师所不能达到的理想境界,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充分调动起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都有过这样的体验,特定的情景氛围可以有效地激发人们的某种情绪或情趣。比如运动赛场上人们为队员的加油助威,可以激发运动员力量的爆发;商业街的热闹、繁华、缤纷的色彩等,可以引发人们购物的欲望等等。 有些课文,学生因缺乏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感性材料而难以开展抽象思维活动,从而影响了对课堂教学难点的深入理解和准确把握。多媒体的合理运用,能有效解决课堂教学存在的这些问题。

四、有效利用多媒体,改善课堂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设计的需要,自己动手制作多媒体课件,以便于教师更深刻地把握文本,理解文本。语文教学中使用的课件,要能为课堂教学营造出特定的学习氛围,还要能带给人愉悦的美的享受,但又不会使人沉迷于感官的享受而忽视了文本的学习。

但是,语文教学也不能过多地依赖多媒体技术。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水平,使学生的口头、书面表达更规范、生动、有说服力。而要想达到这个目的,仅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教学是难以实现的,而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阅读教学是不可缺少的。

总之,多媒体进入语文课堂,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恰当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为语文教学拓宽了一个崭新的领域,开辟了一个广阔的天地。语文教师要不断超越自我,在运用多媒体教学中,完成观念的转变,使语文课堂教学真正达到最优化,让多媒体课堂教学再开新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