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中小学书法教学,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15-04-29 00:00:00韩凤祥

摘 要:加强中小学书法教学,就要把传统的优秀文化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之中,用书法作为载体,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直观化、艺术化,让学生认认真真、端端正正地写字,实实在在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关键词:中小学书法教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课程建设;艺术实践;校园文化

中图分类号:G47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5)15-0019-0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4个字,“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对美好社会的生动表述;“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的基本道德准则。总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与社会主义荣辱观等思想的结晶。

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为人类世界创造的伟大文化艺术,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古老中华文化艺术的瑰宝,任何时代都伴随着对它的传承和弘扬。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书法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包含着很多精气神的东西,一定要传承和发扬好”。“要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种子,在少年儿童心中生根发芽,真正培育起来”。在中小学加强书法教学,就是把传统的优秀文化融入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之中,用书法作为载体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直观化、艺术化,让学生认认真真、端端正正地写字,堂堂正正地做人,实实在在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中小学书法教学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着重从以下四个方面开展。

一、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书法课程建设,发挥其艺术教育的引领作用

学校是多元文化发展的核心和集居地,在常规的教育教学中,给学生以正确的引导,使他们通过学习,认同和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艺术传统,客观认识和理解我国古代书法文化的魅力,从而学会正确认识真、善、美,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情趣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发挥其规范的引领作用。在加强书法课程教学的建设当中,要形成既立足本土,又面向全国;既体现中华民族的传统特色,又体现现代化办学的方向;既包含传统文化艺术,又包括现代书法水准。在课程内容的传授上,帮助学生生动形象地认识和接受中华民族时代积累的、丰富的书法艺术成果。

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书法艺术实践,激发学生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书法艺术教学的实践是书法艺术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生动形式,它通过“听、闻、看、写”的方式,使学生更加直观,近距离地感受和认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内涵,从而激发学生对祖国,对人民的感情。

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学生的书法艺术创作,培养学生的意志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通过书法课程的教学,让学生亲自动手,端端正正地写字,“动笔必不苟,逢字必规范”,学习和掌握一定的艺术技能,使他们的意志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得到提高,对学校的校园文化有一定的认同感,并与时俱进,发展提高。

四、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校园文化,推进文明儒雅的艺术校园的建设

在通常的书法教育教学中,邀聚社会各家名流、书法名家进行艺术交流,切磋才艺,举行书法大展及现场书写大赛,激发学生的书法兴趣,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艺术,营造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涵的文化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