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维果茨基在1931~1932年间提出“最近发展区”概念,将儿童实际的发展水平与潜在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定义为“最近发展区”。维果茨基主张针对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实施教学,使学生已有的解决问题能力与教师、同伴的帮助高效结合,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学效能。学习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我们知道了新时代下的因材施教。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感触颇多。
关键词:最近发展区;学习潜能;方式方法;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40-05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5)27-0013-03
某学期期中考试成绩出来的时候,我知道了自己所教的某三班平均成绩73分多,全班只有一个不及格的,即便是他,也比上次成绩提高了20分;全年级第一名在这个班,和上次平均成绩最好的班级平均成绩只差3分多,如果单把三班成绩拿出来和区里其他学校相比排第一。在上学期三班地理平均成绩和成绩最好的班相差20分,这次只差了3分。知道这个成绩后我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但细细想来应该又在情理之中。这个结果即证明一点:最近发展区理论的有效运用对教学实践是有力支撑。
一、充分了解学生现状,调整教学方式方法
这个学期我开始教授八年级3个班地理课,三班是被老师们公认为比较乱比较差的班。从一开始接这个班,我就想,我一定让学生在地理课上找到自信。因为我知道这个班的学生差不是智力因素造成的,而是非智力因素型学困生。只有这个班成绩提升了,全年级成绩才有提升,这就是“水涨船高”的道理。所以在上第一节课前,我先找个别学生进行谈话,了解学生的现状,找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学生说:“我们班乱,哪个老师都不愿意教,我们也开始自暴自弃,说我们不行就不行,我们对学习也失去了兴趣。所以上课时如果老师讲得没意思,我们就互相说话、老师管得严点儿的我们就睡觉,不影响其他学生学习”,等等。知道了学生的现状后,我在上第一节课时,就提出和同学们一起聊地理。在聊的过程中,我不断表扬他们有见解,比老师当年强得多,我特别佩服他们,等等。可能是很少听到表扬,学生的表情告诉我他们是愉悦的。半节课过去了,有的学生有点儿坚持不住了,想趴着了,这时我又表扬坐姿较好的学生,这时想趴着的学生赶快起来坐好了。这让我大为惊喜,因为我觉得这个班的学生不像传说中的那样,是很有希望的。
然后我又和同学们一起聊其他科的学习、聊人生,拉近了和学生的心理距离。一节课在不知不觉中过去了,学生居然说这么快就下课了。有个学生还说,原来地理课可以这么上啊?我说“对啊,如果我们能做到玩地理,把学地理当做玩,那我们的成绩一定会很好,我相信你们,那就让我们从下节课开始一起玩吧”。我在三班的第一节课结束了,我知道有的学生上了我设计的圈套,这也增强了我的信心,知道学生至少没有特别烦我。
二、了解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不断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在以后的地理教学中,我不断学习和运用“最近发展区”理论,同时我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地理课上我竭尽全力让学生在自身原有的基础上产生兴趣,让学生相信自己能行,在备课时设计针对3班学生特色的聊天式教学。3班学生大多数不爱看书,也不爱看图,如果这样持续下去再有兴趣,成绩也不会提升。所以我在教学中没有按部就班,而是专门用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看课本上的地图(有学过的,有没有学过的),从图中发现地理信息,每发现一处都进行加分,从而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刚开始他们只能发现浅显的地理信息,我不断引导挖掘,后来他们发现的信息居然超乎了我的想象。例如,在读课本44页的我国河流的分布图时,同学们不仅发现了内流区与外流区的界线和前面讲过的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体一致,还有个学生说和季风区非季风区与的界线大体一致,这让我惊喜,因为他们已经能把已学的知识与现在即将学习的知识进行联系。我又一次大力表扬了学生,接着又问学生,还能发现这条界线与前面学过的哪些界线大体一致。学生们开始翻书,几个同学很快找到了答案,特别兴奋。这些所谓的答案在课本上的文字表述中根本没有,都是通过读图获取的。最后,我们一起总结了读图五步曲:读图名、认图例、观内容、细发现、总规律。我和学生说:你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分析能力,上升真快!学生的自信在一次又一次小小的成功中得到了提升,他们自身的最近发展区也在不断变化着。
三、勇于挖掘学生潜能,创造地理教学奇迹
记得在期中考试前两周,我笑着对三班的学生说,我的目标是全班能有8个学生及格,8个是我能承受的范围,结果学生说我太小看他们了,自认为能及格的同学达到了13个,我特别欣喜。对于没有举手的同学,我也是面带微笑地说,我相信你会努力的,相对于结果来说我更注重你们的学习过程,成绩不是最重要的,不管成绩如何,我看到了你们的努力。我又对同学们说,是你们增强了我的信心,是你们期待的眼神让我有了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是你们让我找到了教学的成就感,我一定竭尽全力做到我能够做的。让我们一起努力、一起成长吧!其考试结果如篇首所叙。
记得有一节课,我让学生两人一组10分钟自行做25道题,做完后写到纸上,10分钟后组间交换看,全对双倍加分,我抽查哪道题学生做对了,不能讲出道理不加分,如果抽查给别人看错了题,要扣掉相应的分数,我和学生说我希望这节课25道题你们自行解决。没想到学生挺来劲儿的,我的课是下午第一节课,应该挺困的,但是我没发现哪个学生走神,两人一组都在讨论,抓紧写答案,互相之间交流沟通。看到他们的学习状态,我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最终的结果是24道题学生自行解决,只有一道是在我的帮助下解决的,当时在说这道题时,裴某还和我说:“老师你不对,我来说。”我让他说完后我再说,最后让学生判断谁的对,当然天平倒向了我这一边。这时我又对裴某说:“我要特别感谢你敢于质疑,是你的质疑让我在不断进步。”这就是教学相长的道理。是的,在我们的教学中,充分相信学生是很必要的。
四、善于鼓励学生的进步,奇迹终将发生
大部分学生能在愉悦中度过每周两节地理课,因为学生可以在地理课中体验成功吧。由于有些时候紧急到外面开会来不及调课,只能让学生上自习,结果有一次三班学生跟我说:“老师,您如果有事儿,可以让我们自己讲吗?我们挺想上地理的”。我说那谁讲啊,学生说由裴旭主讲吧。哇,太让我感到意外了,我哪里敢在三班这样做呢?(可能是学生听说我原来在别的班这么做过才提议的吧。)真的,我哪儿敢呢?不过我没有这么说,而是和学生说:好哇,我知道你们是在给我提意见,我争取不因为开会影响我们每周两节的玩儿,当然如果再有机会可以试试,不过我挺担心咱们的纪律的,如果你们自己上课发生什么纪律问题那我的责任可大了。学生们居然对我说:没事儿!我这时用信任和鼓励的目光把每一个学生看了一遍,我的意思是在对每一个学生说:你一定能行。后来真有一节课是让学生自己上的,学生告诉我他们没有乱班,纪律还不错的,只是偶尔有两个学生不自觉说话。让学生自己主宰课堂后发现他们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可能他们之间互相沟通更顺畅吧。学生在老师的不断鼓励下慢慢地成长着,三班学生原有的基础较差,经常是讲到一个知识点时他们不会,在他们不懂已学过的知识时,我只是笑笑,学生对我也笑一笑,然后我开始耐心地给学生解读,而没有抱怨学生,因为我知道抱怨只能适得其反。我知道三班学生有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学生在我的不断鼓励下,学习成绩也在不断上升。我觉得是三班的学生自己创造了一个奇迹!学校的研讨课我也选在三班授课,我知道授课过程中有许多不足之处,比如说放得不够,也有不相信学生的时候,但是我还是看到了他们的点滴努力和进步。如果说在三班的地理教学有一点成功的话,那就是“最近发展区”理论在支撑着我的教学。
通过学习和实践,我发现最近发展区理论也在告诉我们“成功是成功之母”的道理。其实有许多孩子在自身成长的环境中缺少成功的体验。我愿意在自己的地理教学中不断给予学生成功的快乐!体验快乐学习的魅力!了解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相信学生的能力,他们一定会给我们一个又一个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