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的飞翔——跨栏

2015-04-29 00:00:00郑重
青春期健康·青少版 2015年10期

这十年间,因为刘翔,所以大家对跨栏这项运动并不陌生,很多中小学校也随之兴起了这项运动,同时很多青少年也爱上了这项“飞”一般感觉的运动……

跨栏即跨栏跑,是在一定距离内,跨过规定的数量和高度的栏架、技术性较强的短跑项目。从事跨栏跑运动,可以培养青少年勇敢、顽强、果断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并能有效地提升速度、弹跳力、柔韧和灵敏等身体素质。

跨栏运动的历史发展

项目起源

跨越障碍物是人类在长期生产以及与自然作斗争中所形成的一种基本的生活技能。作为田径运动的跨栏跑,是由跨越障碍物的基本技能,发展演变而来。

17至18世纪时,英国一些地区畜牧业相当发达,牧民们经常需跨越畜栏,追赶逃跑的牲畜。节日里,一些喜爱热闹的年轻牧民还常常举行跳越羊圈的游戏,他们把栅栏搬到平地上,设若干个高矮和羊圈相仿的障碍,看谁能跑在最前面,这就是跨栏赛的雏形。

历史发展

18世纪末,跨栏活动正式成为体育运动项目,当时叫障碍跑,是男子项目,采用一般的栅栏做障碍物。后来出现了埋在地上的木栏架,之后又改为像锯木柴用的支架。跨越这类障碍物,不但危险,而且还容易发生意外事故,而且也妨碍了跨栏跑技术的提高。

历史沿革

20世纪初,出现了可移动的T形栏架,促进了跨栏技术的快速发展。1935年比赛中采用了L形的栏架,栏架底部加重,栏板只要受到3.6~4公斤的冲撞力量,就会向前翻倒,这种结构的栏架,一直被沿用到现在。

1837年在英国首次举行了大学生跨栏跑比赛。

1896年第一届奥运会,跨栏跑成为正式比赛项目之一,但是当时跨栏技术不是很完善,不是跨栏,而是前腿弯着绕过栏,因此成绩不高,这届运动会冠军的成绩是17 秒6。

1900年第二届奥运会,跨栏技术已有所改进,创造了“跨栏”技术,美国运动员获得了110米跨栏冠军,成绩是15秒4。

1920年~1922年加拿大运动员除了用上体前倾帮助起跨腿过栏,避免身体重心上升过高外,还采用了单臂前摆帮助上体前倾的跨栏技术,以14秒8的成绩获得了第七届奥运会的冠军。

1959年西德运动员创造了13秒2的世界纪录(人工计时)。直到1973年美国运动员才以13秒1的成绩刷新了纪录。到1980年止的世界纪录是电动计时为13秒16,人工计时为13秒。

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塑胶跑道的出现,跨栏跑的技术又有了新的变化,这种变化是由跨栏向跑栏过渡,全程跑的速度提高了(110米跨栏跑平均速度每秒8~9 米,女子 100米跨栏为每秒8米),“跨栏步”的绝对速度也有一定提高,过栏和栏间跑的速度更加接近。

男子400米跨栏跑从第二届奥运会起,列为比赛项目,当时的栏高是76.2厘米,这届运动会的冠军是美国运动员,成绩是57秒6。1904年第三届奥运会将栏高改为91.1 厘米,冠军的成绩是58秒。到了1956年,美国运动员以49秒2的成绩突破了50秒大关。女子400 米跨栏跑从1973年起成为国际比赛项目。

中国崛起

21世纪,中国男子110米栏猛然崛起!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上,中国运动员刘翔以12秒91的成绩夺得金牌!2006年,刘翔又以12秒88的成绩打破世界纪录。从这之后,中国在这一项目上已经有了很多世界级运动员!

14年5月19日,国际田联钻石联赛上海站男子110米栏决赛中,谢文骏夺得冠军,刘翔为其颁发金牌。

2015年,亚洲田径锦标赛在男子110米栏项目中谢文骏跑出13秒56,以绝对优势获得冠军。

跨栏基本技术

起跑至第一栏的技术

起跑的过程与短跑基本相同,起跑至第一栏起跨点的一般采用8步起跨,起跑时应把起跨脚放在前起跑器上。起跑后抬起要比短跑时来得快。

过栏技术

过栏是跨栏技术的关键部分,它由起跨、腾空过栏和下栏着地等动作组成。

(1)起跨起跨前应保持较高的跑速,最后一步比前一前的步长小一点,当起跨腿脚掌着地时,摆动腿由体后向前摆动,大小腿在体后开始折叠,膝关节摆至超过腰部高度。两腿蹬摆配合完成起跨运动过程。中上体随之加大前倾,摆动腿异侧臂往前上方摆出,另一臂屈肘摆至体侧,形成“攻栏姿势”。

(2)腾空过栏 腾空后身体重心沿着起跨所形成的腾空轨迹向前运行。起跨腿蹬离地面后,摆动腿大腿继续向前上方摆至膝关节超过栏架高度,小腿迅速前摆,当脚掌接近栏架时,摆动腿几乎伸直,脚尖微微上翘。摆动腿的异侧肩臂一起伸向栏架上方。上体加大前倾使头部接近或超过摆动腿的膝略高于踝。

(3)下栏着地 摆动腿积极下压,起跨腿加速向前提拉,以髋为轴完成两腿剪绞动作,摆动腿脚掌移过栏架的同时,起跨腿屈膝外展,小腿收紧抬平,脚尖勾起足跟靠臀,以膝领先经腋下加速前拉,当脚掌过栏后,膝继续收紧向身体中线高抬,脚掌沿最短路线向前摆出, 身体成高抬腿跑的姿势,伸直下压的摆动腿在接触地面时,前脚掌做积极扒地动作。

栏间跑技术

110米栏间三步步长不等,每步步速和支撑、腾空时间的关系都有变化,这就构成栏间跑所特有的节奏。栏间跑第一步的水平速度因过栏有所降低,蹬地起步时膝关节始终伸直,因而第一步短于后面两步。第二步的动作结构和支撑及腾空时间关系大致与短跑的途中跑相同。第三步因准备起跨形成一个快速短步,动作特点与跨第一栏的最后一步相同。跨栏跑的成绩,取决于运动员的平跑速度、跨越栏架的完善技术,以及跑、跨越栏架的完善技术,以及跑、跨两者协调配合的能力。仅有好的跑速,而无跨越栏架的完善技术,是不能在跨栏跑中获得优异成绩的。同样,仅有合理技术,而无良好跑速,也是不能在跨栏跑中获得更高成绩的。

跨栏跑的关键是快,这就是一要跑的快,二要完成跨越栏架一系列动作快。因此,任何距离跨栏跑的特点都是短时间大强度的工作。动作自然,而且能以必要的幅度和较快的频率完成,是现代跨栏跑技术的基本特征。尽管跨栏跑的距离有长有短,栏架有高有低,栏间跑的步数有多有少,但是跨越栏架的技术是基本相同的。

跨栏项目

跨栏在田径运动中是锻炼价值较高,观赏性比较强的项目。跨栏项目包括男子110米栏还有女子100米栏。除此之外,还有男子和女子的400米栏。

男子110米跨栏跑的栏高为106厘米,400米跨栏跑的栏高为91.4厘米;女子100米跨栏跑的栏高为84厘米,400米跨栏跑的栏高为76.2厘米。比赛时,运动员必须跨越10个栏架,除故意用手推或用脚踢倒栏架外,身体其他部位碰倒栏架不算犯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