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讲文明礼貌怎么办?

2015-04-29 00:00:00成墨初
青春期健康·青少版 2015年10期

不知什么原因,我家孩子越大越不懂礼貌了。上周末,客人来家里玩,我对孩子说:“儿子,快叫叔叔阿姨好。”孩子漠然地看了客人一眼,扭头就回房间,留下我和客人,特别尴尬,孩子怎么这么没有礼貌,真让大人觉得脸上无光。请问老师,作为家长,我们该怎么做呢?

规范引导

文明礼貌是人际交往中尊敬他人的表现,也是孩子良好修养的重要体现。懂得文明礼貌的孩子会有一个快乐的人生,还会因为自己的文明礼貌多一份成功的可能。

每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讲文明,懂礼貌,做受人欢迎的人。但是现实生活中,孩子不讲文明礼貌的形象比比皆是:不讲卫生,随地乱扔垃圾;公交车上不主动让座;满口脏话;从不用礼貌用语……

孩子并不是天生就不懂得文明礼貌的,他们的言谈举止是文明还是粗鲁,都是通过父母和社会大环境塑造的。父母要注意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讲文明,懂礼貌的好习惯,要教育孩子行为举止符合社会文明规范,待人接物要有礼貌,不说粗话。只要父母悉心培养,每个孩子都会变得彬彬有礼。

西蒙史佩拉是犹太的一名传教士,他是一个文明礼貌的人,甚至早上散步时在他身旁经过的人他都会笑嘻嘻地和他们打招呼。当他第一次向米勒打招呼时,这位农夫面无表情,不接受他的问候。

后来他才知道,当地居民不允许和犹太人接触。即便这样,他每天都热情地和米勒打招呼。终于有一天,史佩拉看到从米勒脸上漾出的微笑。以后,只要史佩拉喊一声:“早安,米勒先生。”那位农夫都会高兴地回应:“早安,西蒙先生。”史佩拉的习惯延续了很多年。

纳粹党上台后把全村的人集中在一起送往集中营,史佩拉也在其中。到了集中营史佩拉发现,指挥官任意命令面前的人站在左边还是站在右边,站在左边的人被立即处死,站在右边的人还有生还的机会。

当指挥官念到史佩拉的名字时,史佩拉的心情难过到了极点,可是当两人四目相对时,史佩拉才发现指挥官是米勒。因为很早就养成了习惯,史佩拉不由自主地小声说道:“早安,米勒先生。”米勒先是看着他,然后小声地说道:“早安,西蒙先生。”然后手指指向了右边,史佩拉安全地回家了。

史佩拉只用了一句礼貌用语就消除了米勒的民族敌对情绪,生命也得以挽救。这足以可见文明礼貌的重要作用。如果孩子文明礼貌,就会给他人留下一个好印象,也就会让自己多一个朋友;反之,粗鲁无礼的孩子只会让人产生厌恶的情绪,也就谈不上成功了。

父母要让孩子体会到文明礼貌的关键性作用,并体验文明礼貌带给他们的快乐。

专家给父母的建议

建议一:父母要成为孩子的表率

古语说,己正而后才能正人。父母的言传身教是孩子学习的最好教材。父母想让孩子文明礼貌,首先要提高自身的素质,生活中处处做孩子的榜样,同时,要给孩子提供表现自己的机会,比如让孩子主动接待客人,使孩子在亲身体验中理解文明礼貌的含义,孩子做的不完善的地方,父母可以给予孩子指导和帮助,通过父母的行为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使孩子在耳濡目染的环境中,逐步形成文明礼貌的习惯。

所以,父母要从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做起,为孩子树立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好榜样。比如,见到熟人应主动用“您好”等文明语言来问候和打招呼;和长辈讲话要用尊称和敬重的口吻,即使在背后也不能当孩子面对长辈指名道姓;就餐时应先请客人和长辈入席,并注意饭桌礼仪,同时告诉孩子不能私自开始吃饭,要正确使用餐具,不能高声喧哗、乱夹和乱丢食物等。

建议二:规范孩子的文明举止

孩子的言谈举止可以反应出自身教养问题,孩子拥有文明的举止,是孩子有教养的表现,会对他的生活、学习、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所以,父母要让孩子学会举止文明,培养孩子的文明素质。

列宁的父母乌里扬诺夫夫妇特别重视对子女进行文明礼貌教育。他们采取各种方法,如解释、亲身示范、引导孩子经常实践、及时提醒、耐心培养习惯等,从小教育孩子讲究礼貌,待人和气,举止大方。

在乌里扬诺夫夫妇良好的教导下,列宁和他的兄弟姊妹们,不管是谁,从来没有过粗野无礼的行为,从不欺负别人,除了那些不足挂齿的小人之外,对别人从不采取轻视的态度。

每位父母都要学习列宁父母的做法,让孩子成为受别人欢迎的人。

建议三:强化孩子的自尊意识

文明礼貌习惯看起来是孩子的一种行为表现,实际上它与孩子的内心修养,特别是与孩子是否具有自尊和是否尊重他人有着密切的关系。自尊就是自己尊重自己,尽量维护自己的人格和尊严,获得他人好的评价。

生活中,有些父母为了不让孩子打扰来访的客人,一般都会把孩子打发到一边,让他们自己去玩。这样做也许能够获得一时的安静,但是却可能会影响到孩子的社交能力。而这一不经意的举动,也伤害了孩子幼小的自尊心。久而久之,家里一来客人,他就会自动躲到旁边去。

每个孩子都有自尊心,想要获得自尊孩子就必须先尊重他人,遵守社会秩序,注意文明礼貌。一个缺乏自尊的孩子很难有文明礼貌习惯。文明礼貌习惯实际上是人满足自尊心的一种重要手段。所以,父母要有意识地培植孩子的自尊心,让孩子在满足自尊心的时候学会文明礼貌。

建议四:教孩子掌握礼貌用语和常识

礼貌教育是孩子进行良好的人际交往的基础,不懂礼貌的孩子的主要体现是不会使用礼貌用语。父母要在平时的生活中教孩子掌握礼貌用语。但是孩子的礼貌还要靠孩子在生活中的运用。

要让孩子掌握基本的礼貌用语,如“您好、谢谢、对不起”等。接受了别人的礼物要感谢,做了错事要和别人道歉等基本的礼貌常识父母也要和孩子讲清楚,当孩子有不礼貌的行为时父母要冷静地和孩子讲道理,让孩子成为文明礼貌的孩子。

建议五:及时制止孩子的不文明行为

孩子自身的体验是最好的教育,但是孩子辨别能力差,自制力也不足,这就需要父母对孩子进行有效的监督。一旦发现孩子有不文明的行为,就要立即制止,并告诉孩子不文明行为不仅会对社会或他人造成危害,还会影响自己的形象。父母要保持认真的态度,有时一个眼神就能传达给孩子信息,阻止孩子的行为。及时制止、纠正孩子的不文明行为才能让孩子逐步学会文明礼貌,才能更好地进行人际交往。

建议六:不要强迫孩子打招呼

现在生活中,很多父母在孩子没有礼貌的时候总会强迫孩子讲礼貌,比如有客人来家里,孩子躲在房间里不出来,不与人打招呼,家长非得把孩子拉出来跟客人问好,结果,孩子产生了逆反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