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新时期我国高校财务管理的体制改革

2015-04-29 00:00:00周宇霞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15年5期

[摘 " " " " " 要] "随着我国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办学自主权呈现出一种快速扩张的趋势。另外,由于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筹资渠道的多元化以及运营经费的不断增长等多方面问题,给现阶段的高校财务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高校财务工作为解决问题又该采取何种措施,实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又该如何进行财务管理的改革,进而确保资金效益的最有效发挥,已成为现阶段高校财务管理人员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在新时期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基础上,分析了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强的建议和方法,希望为今后高校财务管理改革工作提供帮助。

[关 " "键 " 词] " 教育体制改革;财务管理;资源配置;效益

[中图分类号] "G717 " " " " " " [文献标志码] "A " " " " " " "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5)13-0056-02

一、新时期我国高校财务管理机制改革面临的

问题

(一)高速的发展给高校财务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财务压力及风险

很多高校财务工作人员都抱有这样一种观念,高校属于公共事业性单位,属于国家财政拨款的单位,贷款过程中出现的风险都可以转嫁到政府身上;同时由于高校校长目前实行的是任期责任制,这样也就很容易导致短期行为的出现,对还贷的责任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近几年,我国高校出现了快速发展的趋势,国内许多高校由于发展而导致的贷款规模不断扩大。高校贷款主要还是以信用贷款为主,因为很多学校的固定资产一般都具有公益性质,这些公益性资产也不能当做贷款抵押,种种因素造成了银行在贷款给学校时,对贷款规模的审查工作也得到了极大的放松。除此之外,还造成了高校贷款风险意识缺乏的加剧,无形之中助长了高校贷款规模的盲目扩大。随着贷款规模的不断扩大,使学校由最初的存款户彻底变成了现在的贷款户。而高校资金的来源主要来自财政拨款及学费收入,大部分高校也将这部分资金作为了还贷资金的首选,但需要指出的是,学费及财政拨款都会受到国家政策及生源变化等因素的直接影响,因此也就极大地加大了学校的财务压力,一旦贷款不能及时归还,学校就会出现一定的风险。在学校基本建设等工作中,学校财务管理人员由于缺乏基建财务方面的相关业务知识和经验,缺少相应的财务监督,财务管理工作也存在着严重的隐蔽性风险。

(二)高新技术的应用给当前高校财务管理工作提出新的要求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信息传输、处理、反馈和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比如,学校教职工工资的发放、差旅费的报销都可以有效地借助“网上银行”轻松完成,学生也不再需要在学校财务排队交费,通过网上交费即可完成学费等费用的缴纳,所有项目信息一目了然,轻松快捷。但与此同时,新技术的普遍应用,对目前的高校财务管理及内部控制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旦管理体系不够严密,内部控制不够健全,就会出现严重的经济犯罪行为。

(三)高校财务管理人员缺乏专业的知识技能,部门之间缺乏有效沟通

随着学校的快速发展,高校财务管理工作内容日益复杂,同时出现的问题也日益增多。部分学校,特别是一些民办高校,存在着财务管理部门的人员编制的不足以及工作内容未按照相关规定严格执行等严重问题,直接造成财务部门内部职务与工作内容的相背离,不少财务管理人员缺少专业能力及理论知识。同时,由于高校这一特殊的工作环境使财务管理人员与外界缺少必要的交流和沟通,时间一长,使现有财务管理人员的业务知识结构无法再适应新时期的发展需求。

(四)“集中管理、统一领导”的财务管理体制已无法适应新时期的发展需求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都实行着“统一领导、集中管理”的财务管理机制,这种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对于统一收支管理、集中学校资金等方面发挥出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我国高校教学事业的蓬勃发展,在目前高校校园面积、教学规模跨越式发展的新时期,学校教育管理工作越趋细化,财务关系日趋复杂,经济管理内容不断增多,高校财务管理的内容越来越丰富,高度集中的财务管理体制逐渐暴露出了许多的不足。由于在高校财务管理中,财政部门一家理财,而其他所有部门对学校资金管理参与积极性低下的原因,造成了部分部门通过夸大预算以争取更多经费的现象极为普遍。新时期,旧的管理机制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潮流,一定程度上还阻碍了学校的发展,不能有效地调动各个部门理财的积极性,这也已经成为学校管理体制改革过程中的绊脚石。

二、新时期加强我国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策略

针对以上我国高校财务管理体制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现提出以下几条针对性的建议。

(一)强化财务管理人才培养工作,不断提高其整体素质水平和业务能力

新时期财务管理工作不再只是简单的核算,同时还涵盖了监督、分析以及预测、决策等功能。因此,高校应根据国家会计法的相关要求规定,为高校财务管理工作配备专门的管理人才,并不断地开展专业知识、业务能力等技能方面的培训或学习交流,从而促使管理人员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有效扩大其知识容量,进而不断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水平和专业技能,更好地适应新时期财务管理体制改革的需求,促使财务管理的职能得到最好的发挥。

(二)不断加强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建立和完善严密的内控网络

财务管理信息化是发展的一大趋势,现阶段,各大高校已经实现了会计电算化,同时也正向着信息化管理的方向发展,以实现高校财务管理工作能够彻底摆脱时间和空间的局限,在最短的时间内延伸到任何地方,因此迫切需要搭建一个基于信息技术的财务会计系统,通过网络平台实现大量相关数据的直接采集,从而促使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从封闭型走向开放型。另外,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网络,明确责任,形成一个相互牵制相互制约的内部控制系统,有效避免部分人员通过网络和财务信息进行经济犯罪。

(三)统一思想认识,积极贯彻和落实国家相关政策法规

任何一种改革,都需要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而在这一过程中,就需要高校财务管理人员能够端正自身思想,做到认识上的高度统一,并积极贯彻和落实国家相关的政策法规。另外,相关财务管理部门还要积极地采取多种形式,抓住各种机会,加大宣传力度,并获得高校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理解,能够积极支持国家宏观政策的改革,进而实现对财务部门财务管理与监督工作的自觉配合。

(四)做好学校财务规划,加大对重点项目的资金管理及风险规避

近年来,在我国高校快速发展过程中所涉及的资金,其中大部分是靠向银行贷款解决的。对于这一现状,需要财务管理部门切实做好还本付息的安排工作,同时还要安排好学校正常运用的基本资金,保证既能满足学校的基本建设所需资金需求,同时还要避免该学校发展带来的财务风险,这也就要求高校财务部门要积极做好经济参谋角色,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财务规划,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三、结语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财务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发生了彻底的改变,这对现阶段我国高校财务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目前,高校财务管理体制在改革过程中还存在着不足,面对新时期高校财务管理体制改革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就需要高校财务管理部门积极地采取措施,认真贯彻和落实国家相关政策法规、加强对重点项目的资金管理及风险规避工作,同时还要加强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不断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以实现财务管理职能的更好发挥,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彭宇飞.新时期高校财务管理体制改革研究[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143-148.

[2]薛颖.利益相关者视角下高校财务管理体制改革探究[J].财会通讯,2011(2):66-67.

[3]杨园.关于我国高等学校预算管理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7.

[4]张爱淑.我国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动力探究[J].中国高等教育,2009(9):30-32.

[5]雷超宇.完善CAAC高校财务管理的对策探讨[D].西南财经大学,2012.

[6]汤东红.我国高校财务决策与风险管理[D].吉林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