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得见风景的房间

2015-04-29 00:00:00王锋
智族GQ 2015年3期

66号公路走到犹他州南部靠近亚利桑那州边界一个叫Canyon Point的地方,右拐进一条荒僻的小路,曲里拐弯又走了20分钟,一片干涸的砂石地貌里,远远看去,像是掩埋在黄沙里的几块巨石,心想,安缦到了。

尽管对安缦有期待,还是奇怪能在这荒郊野地玩出什么花样来。走近酒店犹如走近集中营,如果极端点儿,安缦应该把酒店周边戳上一圈铁丝网,前台就设在岗楼上,和入住客人玩角色扮演。

入住后,这个疑虑被房间的一面墙解开。说是墙,就是一整块玻璃。因为房间面对荒地,这面墙就没有任何遮拦,一扫—般酒店周边绿植环绕的幽闭感,安缦让你直接看到窗外的飞沙走石,大漠余晖。

从落地大窗望出去,大阶梯一埃斯卡兰特国家保护区里广阔的沙漠就在眼前,经过上亿年风化而成的巨大层状岩石令人晾叹,大峡谷在不远处。躲藏在舒适安全的客房里,静静体会大自然亿万年桑田变迁后残留的地质遗迹,想想就觉得三生有幸。在这个凡事争分夺秒的时代,人很少有机会能以亿万年为单位想事儿,这是多么没意义又堪称奢侈的体验,大阶梯安缦最不同凡响的价值,就是眼前的这—扇窗了。

一扇视野开阔的窗对获取一次难忘的酒店体验太重要了。一扇窗能引导一个封闭的空间向外扩展,最后扩展的不只是空间,还包括视野、光线、流动的空气和温度、材料的色彩和尺度,还包括内和外、历史与现实。我们旅行,多为景点操心,容易忽略酒店,忽略酒店里的那扇窗,以为酒店只是用来睡觉的,太错了。

有年去伊斯坦布尔,入住凯宾斯基。酒店前身是齐拉冈皇宫,濒临博斯普鲁斯海峡,它是最后—位土耳其帝王居住的宫殿。住这样的酒店,体验它古老恢宏的同时,也会感受到因百年衰败带来的阴鸷压抑。

到酒店凌晨5点,入住事先预订的房间,在一个逼仄的转角,窗户不足2平米,窗外是一圈内置通道和一堵上不见顶的白墙,心隋一下就低落了,睡在这样的房间,堵得慌,简直无法对明天抱有希望,甚至睡过去了就不愿意醒来。电话到前台,得知多付90欧可以置换一间面向海峡的房间,毅然叫来侍应生换房。

这是一个无比正确的决定。新房间有—扇开阔的窗,拉开窗帘,窗外就是博斯普鲁斯海峡。早7点,晨光微显,海峡上浮动—层白雾,灰白的天光从紫黑色的云层间透现,天空低而辽阔;船坞和笛鸣在雾的缝隙间隐现,横跨欧亚大陆的博斯普鲁斯大桥在远处影影绰绰,隔着窄窄的海,欧洲还在亚洲的遥望中安睡。

很难想象千百年来,这道逼仄的海峡,大多数时间都是刀光剑影炮声隆隆,经历了无数次轮回的繁盛和毁灭,从古希腊时期的移民城市拜占庭,到罗马帝国分裂后的首都君士坦丁堡,再到15世纪土耳其人将其攻陷,改名伊斯坦布尔,战乱和融合,这是一个浓缩了拜占庭、波斯和伊斯兰三种文化精华的城市……2000多年的跨幅突然摆在面前—一所谓历史,有时候就是一个这样的清晨。当然,前提是有一扇能看得见它的窗。

现代酒店,就内务、硬件设施而言,同一级别的差别不会太大,服务也大多周到温暖,乃至有些累人,这样—来,选择酒店,最大的附加值就不在内里,而在选择一个什么样的房间,选择—扇看得见风景的窗。

年前康泰纳仕全球国际部在德国开会,驻会酒店是久负盛名的柏林阿德隆酒店。这家百年酒店入住过卓别林、海明威、杰克逊、赫本、麦当娜、克林顿和赵本山……数不尽的一代风流,经历两次世界大战的炮火,演绎过横跨百年的无数传奇。不过这些跟我关系不大,忍不住炫耀的是,以我狗屎运的人品,被会议安排在酒店4楼转角的—个套房,这房间,窗、门、连带转角阳台,以100度视角齐齐对准德意志伟大的标志建筑——勃兰登堡门,目测距离还不到300米。

德国历史上,勃兰登堡门地位类似于天安门,200年前普鲁士王国统—德意志帝国修建此门,象征着王朝崛起和德意志帝国的兴衰。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战败后,分裂为东德和西德,勃兰登堡门位于东柏林和西柏林的分界线上,和柏林墙—起,成为冷战时期德国分裂、欧洲分裂的象征。

以前作为游客,穿行过勃兰登堡门,乱哄哄完全没有感觉。这次住阿德隆,得以在一个午夜,静静观赏它。深夜,勃兰登堡门早已人迹散尽,天清气朗,在欧洲,多深的夜也有种清醒着的蓝,从酒店阳台上望过去,寒夜里,勃兰登堡门灯饰璀璨,也显得更加落寞,像一出百年大戏的背景。世间万物,一旦安静,它的美感和意味就会更加强烈。勃兰登堡门在这样的夜里才现出真身,那是—扇200年里,见证了太多战争和死亡、分裂和融合的历史之门,此刻几乎可以听到隔空而来的历史回声:1987年6月12日,美国总统里根在这里发表演说:“戈尔巴乔夫总书记,如果你要寻求和平,如果你要为苏联和东欧寻求繁荣,如果你要寻求自由:就到这扇门来吧!戈尔巴乔夫先生,拆除这堵墙!打开这扇门!”

门被打开。20世纪世界史最重要的历史事件就发生在这扇门下,有幸阿德隆酒店给了我—扇窗,能在午夜时分和它对望….-这就是空间的时间性,一扇窗,它帮你完成了时间的位移,从历史到现实,时间成为空间的—部分。

一间看得见风景的客房对我们是如此重要,不同于行走中,那时候你兴奋或是疲惫,纷乱无定,走马观花,只有在酒店,你才有机会长时间安静地去感受一个陌生的景观和空间,手上有书,几上有茶,气定神闲去体会你到达的陌生之地。

上海半岛也是我很喜欢的一家酒店,带有浓厚的旧时代感,还有点儿隐秘和艳情的气息。它光影幽暗,走道逼仄,像一个心事重重又孤单脆弱的男人,纵使享有千般呵护也无法让他高兴,十里洋场几度殇,这可能就是旧上海的味道。

在半岛,印象最深的是一次从房间看到的上海。3月,南方阴雨连绵,湿冷,从客房—扇大窗望出去,黄浦江宽敞呜咽,不舍昼夜,浦东标志性的建筑群落掩映在迷蒙烟雨中,像一块灰色的幕布从天而降,整个画面弥漫着寂静的铁灰色,那是—种独特的光线,吸收到所有色彩,捕捉到上海的本质。肃穆、静默,这种独特气质转变为华丽又清冷的隋绪,同时也唤起人的审度、省思和微茫。这是一幅标志性的上海图景,这是在岁月流逝中悲欣交集的上海。好多年过去了,这始终是我印象最深刻的上海。

美国建筑师盖里50岁以前做商业建筑,50岁以后转型。第一次转型来自于自家私宅,他自述了一个瞬间:“我一直不觉得我的房子已经完成了,直到有—天,我在厕所里刮胡子,觉得厕所里应该有一道光,于是就拿—把榔头把屋角给破了,顿时一道光进来,房子终于完成了”——那道光多么重要。以后住酒店,不管花多大价钱,你一定要慷慨任性地给自己留一扇能看见风景的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