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高职英语教育强调培养学生语言表达的实际能力。传统而单一的课堂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对高职学生英语语言技能培养的要求。建构主义理论和语言的交际功能都提出应该加强第二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和语言基础能力的实践运用。从对第二课堂的基本认识和理论分析入手,肯定了促进高职院校英语第二课堂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从一线教师的视角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三点建议。
[关 键 词] "第二课堂;高职英语;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 "G712 " " " " "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5)25-0104-02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政治和科学技术不断进步,高等职业教育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和机遇。目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核心是培养学生分析理解的能力、语言表达的能力、动手能力以及创造能力。高职英语教育为了适应这一人才培养目标,也应强调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应用能力。显然,高职英语教育如果仍一成不变地开展诸如听课、实验、作业、考试、外出实习、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等常规教学活动,将全部精力放在已然缺乏新鲜元素的第一课堂,将无法实现高职英语教育重在培养学生“运用语言交流和工作”的目的,不能满足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主动性、适应性和社会性的需求。因此,开辟高职英语教学第二课堂,在时间和空间上对第一课堂进行多维度延伸才能提高教学效率。
一、关于第二课堂的基本认识
第二课堂,是指在学校教学计划之外,引导和组织学生开展的各种有教育意义的健康的课外活动,它包括政治性的、学术性的、知识性的、健身性的、公益性的和有酬性的(如勤工俭学)、服务性的活动。针对英语教学而言,第二课堂就是指除了按照教学大纲完成的第一课堂的语言学习和教学任务以外,由教师或学生自己组织的有关语言习得和语言实践运用的活动和环境。英语教学第二课堂在自主性、知识性和多样性方面都有十分显著的特点,因此,对于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和能动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语言学习是为社会交际服务的。斯大林说:“语言是工具,是人们用来交流思想的武器。”著名的语言学家Halliday也说过:“语言是为社会服务的,语言不能独立存在。”因此,在我们实际的英语教学中最能提升学生学习效果的方法就是交际法。在课堂教学短短的几十分钟内要真正实现交际法的功能却显得力不从心,我们必须提供比课堂教学更为广阔的场地和环境,那就是促进第二课堂教学。
二、组织第二课堂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核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学生的学习不能是被动的接受,而应该是对知识的主动探索和发现。主动获取知识更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再运用。第二课堂教学不受时间和空间等诸多因素的阻碍,可以将建构主义中对学生充当学习主体这一理论真正运用于实践。
《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中强调“以实用为主,应用为目的”的教学目标。高职英语第二课堂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活动,在活动中让他们不仅更多地了解了英语相关知识,同时给予了他们真实而轻松的实践机会,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提高了他们的语言综合技能,特别是使用英语处理日常和涉外业务活动的能力。在培养适应高技能高素质的专门人才这个问题上,必须处理好共性和个性的关系,使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高职英语教学要既重知识又重能力,既重理论也重实践。因此,促进高职英语第二课堂教学,使其与第一课堂相互补充、相互配合十分重要。
三、促进高职英语第二课堂教学的建议
(一)厘清英语第二课堂教学模式,创新品牌
现有的英语第二课堂教学组织模式主要分为以下三类:一类是以激发学习兴趣为重心而开展的诸如“英语角”“英语文化沙龙”等活动。第二类是依托于各类英语基础知识竞赛而开设的英语第二课堂。最后一类是学术类的第二课堂教学,比如“学术系列讲座”“外籍教师主题讲座”等。这些具有较高学术内涵的第二课堂只能吸引一部分英语基础较好,学习积极性较强,对自身要求较高的学生,然而高职类院校大部分学生英语基础差,很难跟上节奏达到其预期效果。
因此,我们应积极创新,打造适合高职学生的英语第二课堂品牌。以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我们开办了“国际语言文化研究与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中心”)这一产学研英语教学服务平台。学生自愿报名在“中心”中担任学生教学管理、少儿英语学生助教、英文接待员等工作,通过实践除了获得运用语言进行交际、教学等机会以外,也深刻领会了英语在社会化工作中的重要性。参加过此项第二课堂教学的80%以上的学生表示增强了英语学习的信心,为他们今后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强化管理,从学校、教师和学生多方面提升重视度
目前,在大多数高职类院校开展的英语第二课堂活动还是处于“雷声大、雨点小”的情况,这种教学活动没有得到足够认可和重视。要真正实现第二课堂对高职英语教学的作用,高职院校的各级领导、英语教师和学生都应该从思想上达成共识,认识到英语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的有效补充和扩展,是培养英语应用能力的重要手段。首先,领导层应给予重视,可成立专门的教研室来负责第二课堂教学的实施,系统化促进第二课堂活动开展,同时配备相应的硬件和软件来保证第二课堂活动的教学质量。其次,英语教师应积极投身第二课堂多样化教学模式的开展和创新之中,将其作为教学工作的“分内之事”,发挥监督作用,并调动外籍教师来“给学生提供全方位的英语学习环境”。最重要的是要想方设法鼓励和引导学生参与第二课堂活动,拓展课堂所学,改善英语学习环境,提升学习效能。我们还可逐步将第二课堂教学纳入正式的教学大纲和课程设计之中,并且把教师对第二课堂的教学指导和学生的教学参与分别纳入工作绩效考核和学生学业成绩评价之中,多方面地提升重视度和参与性。
(三)发挥学生英语社团的功能
第二课堂的学习就是加强自我学习能力的一个途径。在第二课堂教学活动中,我们要多利用像“英语协会”这样的学生社团的辅助作用。通过学生社团的辅助,开展英语第二课堂相关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将“学院管理”自然过渡到“学生自我管理”,一定程度上也使学生由被动的“服从”管理变成主动的“自我”管理。学生既了解了英语学习的重要性,也理解了校方和教师的教学管理意图,无形中配合了教学安排,提高了个人的英语语言实践能力。
现阶段,高职院校的英语改革和发展走到了关键时期。要将高职学生英语水平提高一个台阶,改变高职学生由于个人基础素质问题而滋生的对英语这门学科的排斥和抵触情绪,只有通过更科学的理论指导,开展丰富多彩、具有专业特色、贴近学生生活的第二课堂活动,把两个课堂共同发展,才能增强学生学习语言的动力,提高英语实践交际和应用能力,最终促进高职英语教学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邓棋.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大学英语第二课堂建设实践[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
[2]陈豪,王志军.创设英语第二课堂实现“以学促管”:创新高职应用英语专业学生管理工作的思路[J].职业技术教育,2008(8):69-70.
[3]郑晓燕,王婧.英语第二课堂在高职高专院校中角色的思考[J].科技信息,2012(29):288.
[4]徐音.浅议基于建构主义的高职英语第二课堂教学[J].科技创新导报,2014(23):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