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高考模式的高职升学理论指导研究

2015-04-29 00:00:00许炜熔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15年9期

[摘 要] "计算机类专业高职单考单招招生考试从2015年开始,分为理论和实际上机操作两方面,在考试题型和内容的安排上都有重大的变动。在充分理解高考大纲的基础上,在高三的复习过程中分为三轮,每一轮的重点不一样。同时再兼顾提高课堂效率和作业质量,以及注重客观题的解题方法,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最终在高考中考出优异成绩和增强学习能力。

[关键词] " 计算机专业;理论复习;方法

[中图分类号] "G710 " " " " " " [文献标志码] "A " " " " " " "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5)25-0046-02

根据浙江省计算机类专业高职单考单招招生考试改革方案,为全面考查考生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水平,从2015年开始,计算机类专业高职单招单考分为理论和实际上机操作两方面,这样有利高职院校招收适合培养目标的学生,引导中等职业学校重视专业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推进中高职衔接。

考试内容虽然分为理论知识考试和技能操作考试,但理论考试和技能操作仍然是有机整体,已进行技能操作考试的内容,在理论考试中可酌情降低权重。根据大纲要求,理论分为计算机基础、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计算机网络及网页设计、数字媒体技术应用、数据库知识五个模块。一些职业院校学生的理论基础知识比较薄弱,所以在新大纲的引领下,如何进行有效地复习,使学生在单招单考中考出理论知识好成绩,这是高考理论专业辅导老师需要解决的问题了。

一、了解大纲

本次理论考试和以前不一样,不是纸质考试,是上机理论考试,所以题型以选择题、判断题为主。总分是150分:计算机基础50分,计算机组装与维护40分,计算机网络5分,网页设计35分,数字媒体5分,数据库15分。涉及的五大块内容中,网络和数字媒体的分数都有大幅度的减少,其他的基本不变。

二、如何进行有效地复习

在单招单考的理论复习中,一般会经过三轮复习:第一轮复习是基础能力过关;第二轮复习是突破重点、难点;第三轮复习是应用能力提高。

(一)第一轮: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落实,梳理知识点

高考试题可以千变万化,但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不变,立足于书本的基础知识是做题的根基。所以在第一轮复习时,回归课本,弄清高考的基础点、能力点,挖掘突破点,对于书本知识地毯式地扫描过去,防止遗漏,杜绝出现知识盲点。另外,在全面复习的同时,又突出知识主干,理清知识脉络,构建知识体系。比如在学习操作系统这章节时,因为内容比较多,所以帮学生建立好一个主干: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功能(五大功能)——类型(五种类型)——特点(五种操作系统各自的特点)。然后由主干发散为枝叶,在功能中,要求学生详细地了解操作系统的五大功能、五种操作系统的类型及每种类型的特点。通过这样分析,使学生便于了解知识点,在了解的基础上会更加方便记忆。

在这一轮复习中,可谓是全面撒网,极其细致地梳理课本中的每一个知识点。

(二)第二轮:注重综合能力的突破,突破难点、重点

主要任务是通过专题复习整合知识结构,掌握考点;总结解题思路,优化解题方法,突破重难点,解决思路不通、综合应用能力差的问题。在具体的教学中,结合学生的实际及新课改高考试题的特点选定复习专题。在复习时以讲练结合为主线,比如在复习第一单元计算机基础知识时,二进制、十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之间的换算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所以在第二轮复习时,重点突出换算的方法,在课堂上通过边讲边练的方法,课外再布置作业,对于准确率低的作业,再回到课堂上讲,通过这样反反复复的练习和讲解,力求让学生掌握进制之间的换算。然后把十进制、二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之间的换算变成一个图示关系,如下图:

让学生能够更加简洁明了地掌握转换的要求,这样既注重进制转换进制知识点间的有机整合,又简洁明了地说明了每一种转换的方法。体现了在本轮复习中以讲练结合为主线、以试题训练为手段的思路。通过这种整合主干知识、构建知识结构、设置专题、总结思路、优化解题复习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力求能够举一反三,以少胜多。

(三)第三轮:注重应用能力提高

在本轮复习中主要任务是大量地做模拟试卷,研讨高考试题,查漏补缺知识,拓宽解题思路,熟练解题方法,规范解答试卷,掌握应试技巧。在复习中,一是要选好高考的模拟试卷,知识点的涉及面要广,要紧扣高考大纲,精选精练,有针对性地训练,个别尖子生可以适当分一些精力研究比较偏、难度比较高的试题。二是要适当选用、改编历年高考题进行训练,以便让学生了解高考题型及题量,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三是查漏补缺,做好错题分析和总结讲解。四是重视解题的规范化并把握好第三轮复习的时间,以一个月左右为宜,过短达不到效果,过长学生会有厌倦情绪,这就要求老师进行有效的掌控。

三、提高课堂效率

向课堂要效率是我们一直在强调的,也要求学生做到。但因为职教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在学习上缺乏主动的学习意识,课堂关注度不够高,听课习惯差,导致课堂的效率不高,学习成绩不够理想。针对这种情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1.为了防止走神,可以在心里默默地跟念老师的话。2.记笔记。记笔记不但能防止走神,更能通过记录知识点,理清本堂课的重点和脉络。有助于理解和掌握。3.当自己产生惰性,想要放弃时,可以看看周围认真学习的同学来激励自己。

只要下定决心要学习,总会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来提高课堂效率,课堂效率高了知识掌握也会好,成绩自然也会进步。

四、针对题型,找对做题方法

新高考模式题型以选择题、判断题这两种客观题为主,由于客观题具有命题的灵活性大、知识覆盖面广、考查内容的偶然性小等特点,因此审题要特别细致。一些关键性的字词,如:全部、至少、某些、经常、有时、最佳等要特别注意。考试时尽量不要出现试题的空答,也可以运用一些猜答技巧,掌握一些猜答规律:1.同一试题的两个答案相互矛盾时,其中一个是正确答案的可能性很大,因为出题人在设计选项时,常常把正确答案的反面意思列为一个选项,所以如果两个答案相反,那么正确答案一般就是其中之一,这时就可以把分析的重点放在这两个选项上。2.除非是多项选择题,一般单选题中不可能出现两个本质相同的答案,当两个选项相同时,两个都是错误的,应把注意力集中到其余选项的分析与判断上。适当地运用解题方法常可以从几个似乎都对的选项中区分出应选的答案,但若稍有疏忽,便会导致错误。另外有些相关的概念,审题不细也很容易因疏漏而错选答案。判断题的话即使是没有把握也有50%的可能性是对的,在解题时注意审题,审题仔细的话得分率会高一些。由于客观题的解答没有过程和文字叙述,只填一个符号,有时一念之差,就会错选。所以审客观题题时,可以在题干的关键字词下画一道线,然后再按要求去确定选项,这样可减少错误的发生。

在高考体系中,帮助学生构建好知识体系、强化复习获得高分是目标之一,但教会学生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才是高考的最终目标。在新环境下,学生只有学会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不盲从、不自我,心态平和,科学地学习,使自己成为学习努力、适应性强、心理素质过硬的学生,这样,才能取得好成绩,提高自身素质。

参考文献:

王亚平.高三物理有效复习的策略及方法探讨[J].考试周刊,20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