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校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2015-04-29 00:00:00陈建潘红詹瑾妮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15年9期

[摘 要] "目前很多高校的创业教育滞后,甚至存在空白,成为制约大学生就业的一大新难点。然而,提高创业教育实效性的关键是师资队伍建设。必须在创新教育理念、构建专兼职师资队伍体系、完善师资培训机制、建立考评机制和激励机制等方面狠下苦功,从而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关 键 词] " 高校;创业教育;师资队伍

[中图分类号] "G645 " " " " " "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5)25-0014-02

一、引言

“创业教育”最早由科林·博尔(Kelinboer)于1988年提出,他认为,未来的人们都应学习和掌握三本“教育护照”,一本是学术性的,一本是职业性的,第三本是创业教育,如果缺乏创业教育,学术和职业方面的潜力就难以发挥。根据中国青年报的统计数据,全国大学生每年选择创业的比例为5%,平均成功率仅有3%。要改变我国高校创业教育滞后的局面,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关键。本文结合高校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实践,对当前高校创业教育师资队伍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并就加强高校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

二、高校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专职人员比较缺乏

据调查,在我国二批本科院校创业教育师资队伍中,41%的高校既没有专职教师,也没有兼职教师,34%的高校创业教育教师由校内就业工作人员、学生工作人员、经济管理学院老师或外聘教师兼任,仅有25%的高校有专职教师。而专职教师的队伍大都非专业出身,普遍存在着创业实践经验很少,指导学生创业的能力较差等问题。除少数设立创业学院的大学外,创业教育课程主要由学校就业指导中心承担,他们也只能是从职业规划的角度对学生进行创业引导,也不能对大学生进行系统、全面的创业教育。

(二)教学方式比较传统

目前在教学方法上,由于缺少创业实战经验,教师也无法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指导,总体上还是习惯于“以课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的传统教学方法,新的教学方法只是偶尔使用。然而,个性教育和发展是创业教育的逻辑起点与基本精神,传统教育严重缺失个性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安分守己”“千人一面”,习惯于“趋同从众”“亦步亦趋”“人云亦云”。

(三)教育理念比较滞后

由于创新创业教育在我国发展的时间还不长,从大学生到教师乃至高校层面,对创新创业教育都存在着思想认识不到位、培养目标不清晰、定位不明确等诸多问题。长期以来,“学而优则仕”的教育观念深深影响着学生的择业选择,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陈腐落后的教育理念变得越来越不适应多样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了。“学而优则仕”的教育理念必然向“学而优则商”“学而优则创”等多样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新理念、新机制转变。

(四)缺乏实际创业经验

创业教育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不仅需要授课教师拥有丰富的理论基础知识和讲授技能,更应该具备扎实的创业实践指导能力。但是,目前在从事创业教育的高校教师中,参与创业的实战经历较少,大多不熟悉企业的运作、运营、管理与经营,对创业的理解仅停留在理论阶段,照本宣科式的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脱离了社会需求,与市场严重脱轨,不能从根本上满足大学生创业的现实需求,不能适应复杂多变的创业环境。

在对教师参与学生创业活动指导的情况进行调查时发现,虽然众多高校均以不同的形式开展了各种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等活动,但大学生真正将创业计划转换为创业实践的比率不到10%;任课教师能真正定期指导学生创业活动的比率不到13.2%。

三、加强高校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对策

(一)加强顶层设计和规范化建设

将创业教育与学校整体发展战略相结合,提出明确的师资队伍建设计划,着力加强组织建设,构建创业教育全员参与体系。如:成立学校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负责统筹和协调全校创业教育的整体规划,确定师资来源和安排,开展创业实践教学等。成立专门的创业教育教研室,制订合理的教学计划,纳入全校统一的教育管理,实行专职教师和企业家相结合的“双导师制”,定期选派教师进行培训,并鼓励他们申报各类创业有关的研究课题,以促进师资队伍的稳定和发展。

(二)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

理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创业教育是一个实践性较强的教学过程,重在引导和激励教育对象对创业过程的体验。因此,与传统教学方式方法不同,创业教育应该遵循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育规律。这就要求,课堂的理论学时占课程比大大缩小,课外模拟和创业实践、创业竞赛等学习方式至关重要,而教师的角色也应由教师向教练转变,做学生创业的引导者和激励者。因此,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不应仅仅功利性地停留于眼前的就业、创业难题的破解,更在于一种教育模式和教育理念的发展与创新,在于实现就业指导、创业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统一和结合。

(三)构建专兼职师资队伍体系

创业教育力避“纸上谈兵”,所以师资队伍的建设应该采取校内培养和校外聘请相结合的方式,形成内外结合、专兼结合的创业教育指导教师队伍。专职教师队伍可以通过校内选拔一些有教育热情和基础的企业管理、经济学、营销学等专业的教师担任,甚至直接面向海内外招收创业学博士建立;兼职教师队伍建设需要与地方产业特征相结合,吸引成功创业者、风险投资商、律师、政府官员等多元化的实践人才系统化地参与高校创业教育。

(四)完善师资培训机制

良好的师资能更好地引导大学生提升创业意识,指导学生参与创业实践,减少大学生创业行为的盲目性。创业教育教师的培训,一方面可以通过组织研讨会的方式来进行,通过分享创业教育实践经验让更多的教师掌握创业教育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另一方面,也可以与企业构建联合培养机制,选派专任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学习企业管理知识,也可以让一些企业家到学校来传授实践经验,为有志创业的大学生进行创业的具体指导。

(五)建立考评机制和激励机制

首先,建立创业教育教学督导制度和工作责任制度,以制度来规范教师的工作和责任,推动教学团队的建立。其次,建立以“学生评教为主、专家评教为次,实践教学为重、辅之理论教学”为核心的创业教育考评机制,将学生的创业素质培养、自主创业率、创业成功率等指标纳入专业人才培养及学生就业评价考核体系,全面、公开、公平、公正地评价教师的创业教学工作,引导教师树立“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教学为本”的教育理念。最后,建立创业教育激励机制,全面贯彻落实教育部有关文件所提出的“高校要从讲授考核、职称评定、经费支持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政策,对优秀的“理实一体化”创业教育教师给予表扬、奖励与宣传,同时与晋升、待遇等利益直接挂钩,激发其工作的主观能动性。

总之,师资队伍是当前推动我国创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条件,要把教师队伍建设放在创业教育的各项工作之首。同时,师资队伍建设又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需要认真解决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开拓创新,建立起一个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为高校创业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纪秩尚.创业素质教育与第三种学业证书[J].教育科学研究,1992(3):8-10.

[2]路军.面对1%的成功率,我们该不该大力开展创业教育[N].中国青年报,2011,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