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 " " " "要] "“十一五”以来,中国企业对外承包工程领域年均增长超过20%。在高职建工人才培养中,需要重视培养学生专业英语的使用能力。但从高职建工英语的现状来看,学生的基础较差,教师的授课方式偏向学术型,授课方法较单一,学生的课堂参与率低。经过探索,发现分组教学的模式在高职建工英语教学中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关 " "键 " 词] " " 高职学生;建工英语;分组教学
[中图分类号] " " G642.6 " " " " " " "[文献标志码] " " A " " " " " [文章编号] " " 2096-0603(2015)01-0093-02
一、建工英语教学的目标定位与社会背景
199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描述为“课程内容是面向实际的,是分具体职业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获得从事某个职业或行业或某类职业或行业所需的实际技能和知识。”2000年10月,教育部高教司颁布了《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明确提出了“以实用为主,以应用为目的”的教学思想和“以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基本原则,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
商务部合作司商务参赞陈润云在“第四届国际基础设施投资与建设高峰论坛”新闻发布会上说,中国企业对外承包工程发展很快,“十一五”以来,中国企业对外承包工程领域,无论是新签合同,还是完成营业额,年均增长超过20%,中国企业对外承包工程的水平和档次也在不断提高。
无论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及我国教育部颁布的有关高职教育的文件还是从我国急速增加的海外承包工程来看,都对当今的高职教育提出了更高标准的要求,尤其是在建工领域。因此高职建工英语教学也必须联系实际,为我国海外承包工程领域培养更多更优秀的实用型专业人才。
二、高职建工英语课堂教学现状
(一)授课方式比较单一
在高职英语教学中,专业英语的教学相对要比公共英语的教学难度大。在我院,大部分的高职英语教师都是通过学术型的培养方式去学习英语的,现在高职专业英语的教学也还是以学术型的方式去授课。比如,在建工英语教学中,多数教师都采用单一的讲授法把专业英语课变成了“翻译课”。这种单一的“讲授法”使整个课堂成了一个人的独角戏,没有互动,教师在讲台上自问自答,学生听得云里雾里。一堂课下来,不仅教师教得累,学生也学得很辛苦。甚至有部分学生上了几堂课后,觉得没意思都不肯再上专业英语课了,导致课堂出勤率低,课堂的学习氛围更加沉闷。
(二)教学资源不够丰富
大多数高职教师从学校一毕业就到高职院校任教,没有与建工行业相关的职业背景和实践经验,职业教育的意识和能力比较缺乏。所以多数教师在授课时就主要依靠教材去给学生讲授一些与建工领域相关的英文单词。因为对相关行业知识的不了解,所以导致教师死死抓住教材不放,不仅使学生学习的知识受到了局限,也没能真正培养学生使用英语的能力。
(三)学生课堂参与率低
高职院校的学生入学成绩偏低。以本人所在的川工科院为例,在授课的6个工程造价班级中,约有300名学生,高考及格率不到40%。在学习专业英语时,学生的英语基础不好,学习兴趣也不高。因此,在专业英语的课堂上绝大多数学生都不愿意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三、分组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一)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者把学习描绘成学生自身进行探索、发现和建构的过程,强调知识的发展是通过社会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建构主义是认知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建构主义者更加关注学习者如何以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为基础来建构知识。
(二)动机激发论
动机激发论将学习动机看成是学生承诺对达成他们认为是有意义和有价值的学习目标作出努力的标志。该理论的本质体现了一种人际相互作用——个人目标只有通过合作才能达到。而小组教学模式就创设出了一种每个人都对达成小组目标努力做出公开承诺的情境,从而使小组内部的成员都会尽自己最大努力为自己的小组赢得荣誉。
四、有效实施小组教学模式的策略
(一)以寝室为单位合理分组
在高职建工专业的班级里,绝大多数是男生。例如本人所授课的班级中,女生和男生的比例达到了1∶4。每个班约有40~50名学生,再加上多数学生的英语基础较差,面对人数多、性别比例大、基础又薄弱的现状,将学生以寝室为单位进行分组是最合理的方式了。本院学生多数都是住6人间,因此,每个小组的成员数就设定为6人,有少数4人间寝室的或与其他专业学生合住的学生就混编成一组,这样每个班级也就有7~8个小组。另外,以寝室为单位进行分组教学也便于学生课后进行讨论和学习。
(二)设计适合小组教学模式的教学方案
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教师应设计针对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并适合小组教学的教案。比如,在日常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按小组将所学内容改编为简短对话。但由于学生的基础较差可能无法写出较完整的对话,这就需要任课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多准备几段对话,以便让学生在课堂练习。另外,还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课题教案。比如,让各小组自愿选择一个与建工领域相关的主题,然后充分利用教材和多媒体网络资源制作成PPT,在全班进行展示。
(三)给予必要的指导
在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是完成小组项目时,可能会遇到一些麻烦,比如,不能用英语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作为英语教师应该给予必要的帮助。再比如,成员分工不明确,都急于表达自己的观点,讨论完后就忘了其他成员说过的观点。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建议每个组都任命一个人负责记录成员的观点,然后再由组长代表全组与班上其他组讨论自己小组的观点。通过教师给予的必要指导,小组活动就能更加顺利有效地开展了。
(四)有效评价
当学生展示小组成果时,教师一定要给出准确积极的评价。对表现优秀的地方可以采用课堂加分的方法;对不好的地方也一定要及时指出并纠正,哪怕一个单词的错误发音也要指出。这样学生就会感觉自己的劳动成果被足够重视,对小组学习会更有积极性。
五、总结
在高职建工英语教学中,由于多数学生基础差,授课教师又偏向传统的学术型教学方法,使得整个课堂成了教师一个人的“独角戏”。“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教授建工英语时,采用小组教学方法能让学生真正学会如何使用日常英语,并能更好地掌握常用建工英语词汇的使用方法。
参考文献:
[1]刘晓玲.高职英语教学作用、定位、现状与改革[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9(82):73-75.
[2]方明.高职英语开放性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J].中国教育学刊,2014(5):106-108.
[3]李晓冉.基于职业发展的建工职场英语课程改革探索[J].科技信息,2012(9):255-256.
[4]马骁骁.小组合作学习理论浅谈[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