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 " " "要] " 通过观察师范学院英语专业大三学生的课堂教学训练,对师范生在课件和教案的关系处理上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案例分析,结合其实训中的表现收集课件与教案,探讨实训中课件的应用误区,分析课件和教案二者在实际课堂教学中的关系,找到处理二者关系的实施方法,旨在促进课件与教案的有机结合以提高英语师范生的教学能力和专业化发展。
[关 "键 "词] "英语;课件;教案
[中图分类号] "G712 " " " " "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5)19-0110-02
一、引言
新课标背景下的教师应始终以新课改理念为指导,师范生作为教师队伍的储备力量,更应将自己作为一名真正的教师严格要求自己。观察33名英语师范生选用普通高中人教版教材的任意一单元试讲中的表现,发现由于师范生未能清晰定位课件在课堂中的角色,以及在课堂应用时没有很好地将教案结合使用,未能体现出多媒体在教学应用中的优势,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不高。研究提出处理好课件和教案的关系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师范生的教学能力,对其今后成为一名专业的教师有极大的帮助。
二、教学观察中的应用误区
多媒体作为一种教学手段,由于师范生运用课件辅助教学的经验不足且技术还不够成熟,未能找准多媒体与教学内容的切入点,课件喧宾夺主,师范生却成为课件播放员。结合教学案例,发现师范生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存在着共性问题。
(一)教学指令屡现屏幕
案例1:A同学选择高中英语人教版必修3的Unit 2 Healthy Eating的阅读教学。A同学在试讲过程中,观察到许多教师口头指令用语在课件上展示念给学生听,如:在阅读Scanning部分中Task 2 Now please read the passage “Come and Eat Here” carefully. 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s.找到对应的教案设计发现与课件呈现内容相同,只是将其照搬于课件中。讲解时课堂氛围较沉闷乏味,主要原因是把本属于教师自然过渡提示的语言内容都制作成课件,整个过程给人感觉就是在念课件,学生只是观看或做练习。
(二)教学重难点讲解不清
案例2:B同学选的是高中英语人教版必修1的Unit 3 Travel Journal的阅读教学。观察B同学在讲解时,课堂氛围较沉闷乏味,课件展示的文本信息量过大,知识点讲解一笔带过未能突出重难点;时间有限,有时将答案直接呈现在屏幕上,缺少师生间的互动交流。实训中C同学过分注重看图说话式的直观教学,讲解占据了大部分课堂时间,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以上案例中的同学在使用课件辅助教学时,孤立教案设计,借用课件向学生传达了大量的学习信息和知识,未能考虑到师生、同学之间的互动和整个学习效果的反馈,设有突出讲解重难点知识,仅是一念而过。这些应用误区使学生把原本是辅助教学工具的课件和主导教学的教师二者角色相互颠倒,本末倒置,导致课堂效果不佳。大多数学生在课件制作时都采用顺序结构,且在教学训练中过度依赖它,影响了师生交流,使自身成为课件的附属品。
三、多媒体教学中的课件与教案
(一)教案与课件的定义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课件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经过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和任务分析,教学活动结构及界面设计等环节,而加以制作的课程软件。
(二)教案与课件相辅相成
教案与课件在多媒体教学中是相辅相成的。教案是教师课前准备实施有效教学活动的具体方案,课件则是通过屏幕来传递和交换信息的媒介工具,是教案和教学的辅助工具。教案是教师备课时用到的比较全面的提纲、讲稿,而课件则是上课时要展示给学生的教学内容。课件是为教案服务的,是教案中的一部分。二者不能相互代替,要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发挥相得益彰的效果。而且教案的编写有利于教师知晓教材去准确把握重难点知识,选择科学有效的方法开展教学活动。而运用课件动态演示,可把知识的形成过程直观生动地展示给学生,帮助学生掌握其内在规律,完成知识构建。
四、课件和教案要统筹兼顾
实训中不少师范生因在制作过程中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实际使用中无法与教学活动很好地结合,从而影响了教学质量。
案例3:C同学与A同学都选择的是Unit 2 Healthy Eating阅读教学。观察C同学的实践表现,发现他对本单元的内容已经熟悉掌握,并且能够将重点内容提取出来展示在课件上进行详细讲解,而且课件制作结构清晰明了,有层次感,易于学生把握整个内容框架和教学进度。
对比案例1和案例3发现,A同学未对教材深度处理,分析其教案中三维目标设计不够具体,而C同学的目标设置清晰明确,对重难点讲解具体到位且整个教学步骤的任务和活动都是有针对性地为达到三维目标而设计。且C同学的课件设计提纲挈领,内容清晰,文章结构框架要比A同学的清晰明了,有层次感,便于学生把握整篇文章的脉络。针对本单元课题处理教材后,整个教案设计实效性强,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又与生活实际相联系,饶有趣味。
案例4:D同学与B同学选同一单元的阅读教学,即Unit 3 Travel Journal。该同学借用一个列表将全文两个主人公对旅游态度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进行对比讲解,对文章重点内容进行深入讲解,用表格将原本是文本形式的信息提取出来,使学习内容更加清晰明了。
对比案例2和4发现,在careful reading环节时授课内容相同,教学效果却明显有所差距。原因是因为D同学在对教材进行处理后,正确把握了教案与课件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将课件的制作与教案相结合,达到了相得益彰的效果。D同学所教内容更有深度,在教学中又熟练运用课件来辅助教学,才会有较好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中做到教案与课件的统筹兼顾才能保证良好的教学质量。制作课件时不能生搬硬套,要提纲挈领,把握好整体内容的结构来设计课件,达到脉络清晰,依据教案将二者在内容和结构上加以整合充分利用于课堂教学,显示出二者各自的优势并将其应用于教学中。
五、结论与建议
结合相关理论进行案例对比后,我们发现要在多媒体教学中得到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正确处理好教案与课件的关系,在实践教学中熟练又恰当地使用,才能提高教学质量。为帮助师范生正确把握教案与课件的关系,学校和教师可采取以下三种措施:首先,开设公共课程或邀请专家开设讲座对教案和课件进行理论上的知识讲解,帮助学生了解二者的特质、使用技巧及关系处理。其次,在课堂中适时播放学长学姐或优秀教师的教学大赛获奖视频。在他人的教学实践中学习,并用自己之前所学的相关理论知识来分析思考,教师要适当点评帮助学生分析从哪些方面入手去观察教学,这样能更好地有针对性地向他人学习。最后,在课堂实践训练中,给师范生实践教学的机会,亲身体验教学并从中反思,从自身学习中获取经验,逐步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指导培训,师范生定能够掌握课件与教案二者的关系,并对其进行有机结合,在教学实践中做到统筹兼顾。这对于提高师范生的教学能力和专业化发展有极大帮助。
参考文献:
[1]高明鸣.PPT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4.
[2]李勇.利用多媒体课件课堂观察评价表促进英语课堂教学[J].新校园,2015(01):145-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