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 " " " " 要] "大学是学生走向社会,发挥自己能力的一个关键阶段。在这个阶段,不仅要培养他们的专业应用能力,还要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对管理学生过程中比较得力的一些制度、措施,以及在教学、教育过程中一些较好的经验进行了总结。
[关 " "键 " 词] "全方位;管理;关键
[中图分类号] "G647 " " " " " " [文献标志码] "A " "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5)19-0084-02
一、活动平台
校、院、系为本专业学生提供了全面发展的平台和空间。主要体现在:
(一)课外活动平台: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包括社团文体活动、科技创新比赛、党日团日活动评比等。
(二)了解社会的主要途径:学院在全国50余家单位挂牌成立了大学生就业实训基地,每届学生在第四学年的第一个学期初会有专业教师带领到相关基地进行实习;由学校组织暑期社会实践,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锻炼自身的综合能力;高质量的活动离不开社团的管理,我院有团工委、学生会、专业社团、心理协会等,社团有严格的规章制度,并配备指导教师,各社团在学院的指导下从不同角度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丰富大学生课外生活。
(三)学校为本专业学生在选专业、选课程、选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等方面的制度和措施主要体现在:学校在招生时根据学生填报的志愿进行招生,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由于工程管理专业分房地产开发与管理和项目管理两个方向,在选课时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喜好选取专业选修课,每年院团委会也会组织专业课教师辅导学生选择选修课;学生毕业之前,教师要根据所带学生人数确定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数量,确保一人一题,然后交由学生选择,接下来指导教师审核并确定,最后系里统一调整。通过这种双向选择的方式充分尊重了学生的意愿。
二、选择权
为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发挥学生的专长,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校制定了“校优秀本科生转专业管理办法”。在此方案中有全校通识选修课一览表和专业选修课一览表,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选择。
(一)学分互认
在“校优秀本科生转专业管理办法”中规定校全日制一年级本科学生,只要第一学年无不及格的记录,均可在第一学年的第二学期末,提出专业申请。第一学年的公共必修课和公共选修课学分在转入的新专业中依然认可。
(二)学生指导
1.学习指导:新生入学后,以专业为单位组织学生进行专业介绍,帮助新生及时完成专业定位。每年4月,学院组织学风建设,邀请专业课教师,开展座谈,师生互动热烈,效果明显。任课教师在课外给学生批改作业,组织学生答疑;系里每年都会组织学生参加一些专业竞赛,以提升本系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系里对在校学生按年级建立了QQ群,便于沟通和答疑。
2.职业规划、创业指导:每年学校学生工作部(处)安排教师对一、二、三年级的学生讲授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创业基础和就业指导课程;学校设立了就创业咨询中心,安排在就创业工作方面经验丰富的教师担任咨询教师,为学生答疑解惑;定期邀请优秀校友返校,分享工作经验和感受,对学生职业规划和就业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
3.心理辅导:学校设立心理咨询中心,及时为心理异常的学生进行疏导,使其身心健康发展;学院鼓励学生工作人员考取相关资格证书并设立了心理协会,配合校心协组织开展一系列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学院在各班级设立心理委员,在各宿舍设立宿舍心理员,做到心理信息员的全覆盖,避免突发事件的发生。
学院鼓励学生参加专业学科竞赛,并制定相关奖励政策。此外,学校教务处每年在本科生评优评奖过程中设立创新学生奖,以表彰优秀学生。政策保障具有很强的激励作用,而组织机构的设置对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的开展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过程跟踪
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和纠偏包括两个方面的管理:
(一)任课教师对学生的管理
任课教师在上课时都会告诉学生所授课程的主要内容以及评分方法等。每次上课都会传授一些学习方法,通过提问、课间交流和批改作业的形式了解他们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对课上不用心听课的学生,进行警告和劝说,严重者报院部门解决。学生的学习效果通过期末综合成绩体现。对于不合格的学生进行单独辅导,指导他们进行补考、重修等,直到达到专业要求。
毕业设计的过程跟踪: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是安排在大四第二学期。由专业课教师先出题目发给学生,由学生选择。然后指导教师再在所选的学生中进行选择,每个指导教师所指导的学生定下来后,他们就会给学生发“校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图纸等资料。指导学生填写开题报告,开题报告审核通过后,就给学生发任务书,学生根据任务书的要求进行作业。教务处会组织进行期中抽检,督促学生更好地作业。本专业毕业生都有固定的毕业设计教室,每天指导教师会轮流值班,对学生进行监督和指导,在每年的六月初会进行毕业设计(论文)答辩,按规定对学生的设计(论文)进行评级——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不及格的学生要进行修改,进行二次答辩,直到合格。
(二)辅导员和班主任等对学生进行的过程管理
学院形成由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领导,辅导员、班主任配合工作的专兼职结合的学生工作队伍。学生工作人员有详细的工作职责,要求学生工作人员的工作内容从学生出发,以学生成才为重,加强引导与管理。
学院重视专业学习的过程管理,每个学年进行综合测评,对于测评优秀的学生给予相应奖励,对于综合测评较差的学生给予足够的关注;学校每个学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考查,对于未获得学分的同学给予黄色、橙色、或红色警示,以提醒这些学生加强对专业学习的重视程度。学校对于获得学业警示的同学专门制定了相关帮扶政策,配备导师。这些工作都是有辅导员协助完成的。
除了对学生进行学业跟踪管理外,辅导员和班主任还组织他们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与学生近距离接触,了解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于问题学生要及时地进行心理辅导,使他们成为人格健全的学生。这些活动根据“校本科生素质拓展与创新学分对照表”进行学分认定,合格了获取学分,不合格的重新参加别的活动直到获得学分。具体如下:①本科生培养方案中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必须获得6个学分的素质拓展分。这些分数主要是通过参加课外活动获得,这就要求学生必须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各类活动中,提升综合素质;②学校团委每年组建水杉英才班,所有学院需要参加素质拓展、社会实践等活动。水杉英才初级班和中级班在学院内开展,高级班在学校开展。
此外,学校还建立了毕业审核制度,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成果。具体程序如下:
1.第一毕业预审核
第七学期,学生补考结束后进行毕业预审。审核过程主要是在教务管理系统中完成。
(1)毕业规定→主修毕业规定→按专业设置毕业学分要求模板。
(2)毕业规定→按专业设置毕业毕业要求课程。
(3)毕业规定→主修毕业规定→查看学生毕业规定(主修毕业)→选择“院(系)/部”→选择“专业”→“检索”→打印→发到每个班要求学生进行核对确认。
2.第二毕业审核
第八学期,学生补考结束后进行毕业审核。
毕业审核→主修毕业审核→“查看未通过主修毕业审核学生”对没有通过的同学再进行核实确认。
从学生入校到他们成功步入社会,学校对他们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管理。在这个过程中,校、院、系的得力制度和措施是保障,辛勤付出的教师是这种制度、措施的践行者,充分体现了过程管理是目标管理的有效保障。
参考文献:
张青,南佑平.大学生行为过程管理分析[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