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动态生成的职校创业课程

2015-04-29 00:00:00刘筱婉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15年7期

[摘 " " " " " 要] "在职业学校创业课程互动的教学过程中,出现与原有教学设计不同的问题情况,或出现原有教学设计中没有的全新的问题情况,教师依据学生思想性的发展、学生创业素质、创业情感、创业精神与意志、创业实践技能养成的需要,与学生共同更新、创新教学的过程是创业课教学动态生成的过程。构建动态生成的创业课堂,以实现其重要价值,应从谋求课程预设与生成的有机统一、添加可动态生成的创业课三维目标、谋求创业课教学设计的生成可能性、妥善处理创业课教学中的突发事件、注意对动态生成内容的评价和反馈这五方面着手。

[关 " "键 " 词] "创业课程;教学;动态生成

[中图分类号] "G712 " " " " " " [文献标志码] "A " " " " " "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5)19-0018-02

一、谋求创业课预设与生成的有机统一

在课堂教学中,预设和生成是一对矛盾体,二者是对立统一的,有学者认为,预设与生成是教学的基本问题之一。细化到创业课教学,教学预设包括课前对课堂教学的规划、设计、假设和安排,是备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课堂进行时师生的教学活动按照教师课前的设计和安排展开,按计划有序地进行;也包括课后学生获得了预设性的发展,教师完成了预先设计的教学方案。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创业课预设侧重教学的科学性和计划性,而创业课的生成则偏重教学的艺术性、动态性和开放性,可见预设与生成存在着显著区别。但辩证来看,二者又是相互制约、相互配合、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创业课的教学若极端地只预设无生成,那课堂教学便是僵化的教师的“一言堂”,是灌输的机器;若在无预设的情况下盲目随机地生成,必然导致失败的教学效果。因而,预设与生成是相互制约、互补的,构建动态生成的创业课堂须“两手抓”,谋求预设和生成的有机统一,强调动态生成应以有效预设为基础。叶澜教授认为“一个真正把人的发展放在关注重心的教学设计,会为师生教学过程的创造性发挥提供时空余地”。“预设是课堂教学的基本特性,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基本要求。”一线教师力图达到良好的动态生成,应以预设为基础和前提,对本节课的目标、过程、可能效果进行逻辑、科学地规划和安排,适度预设为动态生成提供了前提和基本可能。

二、添加可动态生成的创业课三维目标

学校创业课程的实际教学,由于考核评价机制存在缺陷和不完善之处,很大程度上依旧停留于创业知识的教授,最具有动态生成空间和张力的创业素质、创业情感、创业行为与技能目标恰恰被弱化和遗弃,以致出现学生缺乏创业素养与精神、不愿也不敢自主创业的尴尬局面。因而创业课教学的动态生成,应以添加可动态生成的情感态度观念目标为起点,此处的“添加”并不是指硬性机械地植入于教学设计或教案中,更重要的在于添加在教学实践的实时更新中,是一种隐性有机的融入,这要求教师深入钻研课程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强化培养学生创业素质和创业意识,善于观察和发现学生创业情感意志动态生成的表现,及时抓住和获取这类契机,调整改进原有教学设计和活动,重新赋予即时生成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继续维持和发展的生命力。

三、谋求创业课教学设计的生成可能性

教学设计包括确定教学目标、分析教学内容、确定教学方法、指导试验和修改以及评定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教学设计是预设的核心组成部分,既然预设与生成是辩证统一的,动态生成呼唤预设的适度,这就对一线教师谋求教学设计的生成可能性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在以往传统的创业课教学中,教师们根据创业教材内容,把整个教学过程设计得“滴水不漏”,每节课的知识点、知识组块、知识链都是敲定的,只待在课堂新授课时设计的内容全盘送进学生的脑袋。部分教师在教学设计时由于客观压力和主观思维定式,无限压缩课堂动态生成的空间,扼杀动态生成的可能性,典型表现就在于在设计讨论、活动等一类极具生成性和灵活性的教学环节时事无巨细,设计和规划了每一活动、每一环节的所有细节,甚至包括学生必然的反应情况,以及未出现教师期待反应的处理方法。此种教学设计虽然体现出计划性和严密性,但过犹不及,将导致实际教学“假面”的生成,停留于表面,弹性和活力缺失。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与教学设计的动态生成性是默契配合的,创业课教学设计同样应具有动态生成的可能性和弹性,就相关活动的开展、学生的应对、创业素质的养成等预留一定的空间,适当地“留白”,这是课堂真实生成的保障。

四、妥善处理创业课教学中的突发事件

创业课的教学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教师和学生作为活生生的个体,因原有知识结构不同,思维方式也在时时变换,尤其是在教学这一特殊的头脑风暴中,思维的碰撞和灵感经常出现。此外,客观环境也可能出现异常情况。以上师生主观状况和客观环境条件是引发教学出现突发事件的主要原因。突发事件的客观存在性决定了教师无法逃避、无法忽视、无法忽略它们,而从另一方面看,突发事件若得到稳妥的处理和把握,可以成为创业课教学动态生成的优质资源和生长点。

五、注意对动态生成内容的评价和反馈

创业课的内涵和特点决定了其教学评价不能停留在知识传授和知识运用能力培养的评价上,还应包括立足过程,关注结果,促进知识、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全面发展的“三维一体”素质评价观。基于创业课程内容和目标的特殊性,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内容纳入教学评价和反馈中是合理且必须的。创业课教学的动态生成是一整个完整的过程,有其系统性,在作出生成性预设、添加可生成的教学目标、灵活且具有弹性地教学设计、把握突发事件等“生成点”和动态资源后,须对动态生成的内容进行及时有效的评价和反馈,以此保证动态生成的持续性和生命力,把握其有益效果;否则生成性的内容因得不到注意和重视,会被师生遗忘,渐渐消退,丧失了其中的价值。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上课并不像把预先量好、裁好的衣服纸样摆到布上去,问题的全部实质在于,我们的工作对象不是布,而是有血有肉的、有着敏感而娇弱心灵和精神的儿童。他认为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测课堂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作出相应的变动,这是为人师者须铭记于心并付诸行动的教学要义。创业课教学的动态生成是美妙的过程,合理有效地构建动态生成的创业课堂,将引领师生走向光明的彼岸。一如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创业课程和教学同样具有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由不完善到完善的不同层次和形态,动态生成无疑是这发展进化过程中的强大助力。演绎出更为精彩的动态生成课堂,对一线教师以及其他从事创业课程和教学的工作者指出了方向,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我们的共同坚持和努力。

参考文献:

[1]辛继湘.生成性思维:当代教学论研究的思维走向[J].教育评论,2003(5):61-64.

[2]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论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深化[J].教育研究,1997(7):3-8.

[3]薛玲珑,许俊生.高职院校学生创业素质的构成要素及其培养[J].教育与职业,2011(8):89-90.

[4]吉鸿.高职院校学生职业化发展与创业素质培养.科教导刊,2011(5):56-57.

[5]罗祖兵.生成性教学及其基本理念[J].课程·教材·教法,2006(10):28-33.

[6]马向真.论维特洛克的生成学习模式[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5(2):73-81.

[7]余文森.论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J].课程·教材·教法,2007(5):1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