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静蕾:活到通透就够了

2015-04-29 00:00:00美圻
人生与伴侣·共同关注 2015年27期

四小花旦中,赵薇率先结婚生女,寻得富足踏实的归宿;接着是周迅与高圣远牵手走进婚姻殿堂;在遥控飞机的帮助下,章子怡也被汪峰求婚成功——三个花旦终于可以在微博或媒体上,将幸福摊在阳光下,接受大家的祝福。只有徐静蕾,以“与自己另一半达成不结婚不生子的共识”终结了所有人的期待,背着一只朴素的布袋子,在美国的街头漫步、旅行,学习新事物……无论时代如何加速,周遭如何更迭,她都按照自己的节奏,过自己喜欢的生活。

红不红,是外界给予的定义,而这些,从未被徐静蕾列入她的愿望清单。所以,她与娱乐圈渐行渐远,即使交出自己的导演新“作业”《有一个地方只有我们知道》,也会在密集出席发布会之后,悄无声息地消失。

“回顾青春”的电影浪潮中,电影《有一个地方只有我们知道》虽然没有太多可圈可点的地方,但是,在这部电影里已经可以看出徐静蕾不再纠结于爱情,也不再纠结观众的评论,她修炼到了可以全身心享受创作的程度。

【“蛋白质女孩”的典范】

当下的娱乐圈,已经不是徐静蕾出道时的娱乐圈了。那时的北京天蓝云白,还没有四五六环路。这个“四九城”里长大的地道北京女孩,从小接受父亲严苛的教育,比如放学回家后,必须练习书法。写完几页成功的书帖,往往要花上几个小时。“童子功”练下来,除了一手好字,还练就了徐静蕾的耐力和心理素质,让她可以在出世与入世之间闪转腾挪,自如变换角度。如今,连输入法字体里都有“静蕾体”了,而这份荣誉背后,是沉甸甸的“功夫”二字。

因为书法屡屡获奖,徐静蕾被保送进北京朝阳区最好的中学。其后,一直以美术院校为目标的她,报考了中央戏剧学院舞美系化妆专业,却没有被录取。没想到最后却误打误撞地考上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她觉得自己能被录取简直就是“天上掉馅饼”了。

电影学院给徐静蕾最大的帮助是她终于学会展现自我,能和周围的人自如交流,沟通让她更加自信。虽然不是最漂亮的,但她却一直备受关注。一张看了就舒服的脸,笑起来清纯明朗,徐静蕾是那个时代“蛋白质女孩”的典范。

1994年,20岁的徐静蕾接连主演了两部都市清纯题材电视剧《同桌的你》和《新言情时代》。她身上那股子超凡脱俗的文艺气质,很快被更多的导演看到,从而得以主演《将爱情进行到底》,这是一部让徐静蕾成为耀眼明星的作品。

《将爱情进行到底》改变了中国青春剧的叙事风格,唯美的画面,轻盈的表达,当然还有徐静蕾、李亚鹏、王渝文、王学兵等俊男美女,这部电视剧播出后在年轻人当中引发了轰动效应,也让几个男女主角迅速红遍中国。可以说,主演《将爱》是徐静蕾成长的第一个分水岭,在毕业后不久便登上一线女星的位置,和章子怡、赵薇、周迅并称当时的中国四小花旦。

在徐静蕾最重要的成长阶段,王朔是不能缺席的重要人物。这是一个典型的才子配佳人的故事,自小熟稔唐诗宋词的徐静蕾,对大作家的欣赏合情合理。在主演了大量电影、电视剧,又捧回一座座奖杯后,她人生的第二次转折如期而至。

【华丽转身“女导演”】

虽然现在赵薇等女明星都开始转型导演了,但其实是徐静蕾开了女明星当导演的先河。

《我和爸爸》是徐静蕾转型导演的第一部作品,看到姜文和叶大鹰、张元的演员名单,就能想到这是一部“教学片”。一向喜欢插手导演工作的姜文,自然不会放过指导徐静蕾的机会。而著名导演叶大鹰和张元,则手把手地带徐静蕾走进导演队伍。徐静蕾的智慧,是大部分女明星永远不能企及的,从《我和爸爸》开始,她逐渐从纷乱畸形的娱乐圈全身而退,华丽转身“女导演”,完成了事业和人生的重要晋级。

让大家觉得徐静蕾当导演是“玩真的”了,是从《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开始的。这是一部让人过目不忘的电影,故事讲得干净利落,演员个个情绪饱满,徐静蕾和姜文在电影里碰撞出很多火花。《梦想照进现实》则是徐静蕾最文艺的一部作品,全片是由她和饰演导演的韩童生的对话组成。围绕一个罢演的起因,两人就做人的技巧、人生的困惑、现实对梦想的凌驾等方面展开辩论。这种极具实验性的电影,至今中国还没有第二部。

36岁这一年,徐静蕾导演并主演了《杜拉拉升职记》,一部叫好又叫座的纯粹商业片。电影里的植入广告就已经平衡了前期制作成本,过亿的票房让投资方赚得不亦乐乎。当初张一白拿出《杜拉拉升职记》这本小说的时候跟她说:“你就随便看看,不喜欢也没关系。”因为徐静蕾并没有在职场打拼过,所以里面的东西对她而言,都挺新鲜的。“很早我就想好,我的新作要拍时尚生活,都市感比较强的那种。当然从文字上来说它不是个好小说,但它可能反映了一部分人的生活,一个女孩从一个小白领到一个大白领这样的故事。小说给了我—个很好的底子,一个画板,这个画板不是很满,但是有空间够我画上其他的东西。”

我们能感觉到这个文艺女神在精神上完全松弛,不拧巴了。“我不会排斥商业电影,中国电影还没有其他类似艺术院线这样的形式出来,进电影院的电影可以商业一些,不然不如拍点网络电影。当然这是目前中国的状况决定的,未来应该会有变化吧。”从那时开始,无论是《亲密敌人》,还是《有一个地方只有我们知道》,徐静蕾的创作一直没有离开“商业”。

对于下一部戏,徐静蕾只透露了“还在想故事阶段,还很不成熟,所以就先不说了,应该是一部类型和以前很不一样的片子”。直觉上,徐静蕾在40岁后,在一段旅美生活后,或许又将给观众带来一次新的惊喜。

【“不结婚、不生子”的共识】

徐静蕾不久前的微博里,放了一张缝纫机的照片和很多自己新做的花布袋子、裙子甚至打底裤,并说“除了鞋子,基本实现了自给自足”,她还在微博里笑言自己接到了女神舒淇的订单。“我目前在休假状态,学缝纫,试着画画,然后就是吃饭、看电影之类的……”徐静蕾在洛杉矶,取下明星光环,过着普通人的生活。开车去超市买菜,回家做饭,穿着牛仔裤和球鞋,阳光下的她没有40岁的沧桑,却保持了《将爱》时的率真。

从出道不久的全民梦中情人到博客女王,老徐从来不乏粉丝,但她从不刻意经营自己的粉丝群。在徐静蕾看来,多少人喜欢自己都没用,只要自己喜欢的人喜欢自己,就行了。很多人觉得徐静蕾演的杜拉拉就是她自己,不过徐静蕾觉得自己比她强。“我觉得这个小说吸引我的地方,是这个人还挺具有点所谓的时代精神。—般来说,以前女人在工作当中其实更多想的是找对象,但是现在有越来越多女性把工作看得挺重,这不意味着她感情就不行,这是一个平衡的问题。但我平衡得还挺好。你看我很忙,但我什么都没耽误,我不觉得我有什么生活方面的遗憾。我一向觉得工作第二位,生活第一,主要为了生活有意思。”

和男朋友达成“不结婚、不生子”的共识,这是对主流婚姻观的直接挑战。“年纪小时恋爱什么都不想,干什么先以结婚为前提。后来发现,工作是可以计划的,生活是不能计划的。什么时候你才知道这辈子最适合你?只有你死的那天可能才知道。我觉得人的变数太大,永远都在变化当中,你可能现在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东西,但是过几年才发现不是。”现在,因为成长,徐静蕾的心态也更豁达,“婚姻和孩子不是爱情的保障。”能真心真意和爱的人在一起,哪怕一天,都是珍贵的。

编辑 / 杨世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