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书先生是有学问的人,底子厚,他有恃无恐……
◆二十多年来,相聚二百米的路我只去探访过钱(钱钟书先生)家一两次。我不是不想去,只是自爱,只是珍惜他们的时间。有时南方家乡送来春茶或春笋,先打个电话,东西送到门口也就罢了。
◆钱先生家里比较空,只挂一幅很普通的清朝人的画,可能画家与钱家有值得纪念的事……书架和书也不多,起码没有我多,问钱先生:你的书放在哪里?他说:图书馆,可以去借!
◆祖国的文化像森林。人要懂得爱护森林,它能清新空气,调节水土。摧残森林,图一时之快的教训太严峻了。
◆孩子终有一天/不知道树是什么/他们呼吸干风/树,未来的传说/如果那一天还有孩子的话……
◆流光疏忽并非时人宽宏大量,而是上天原宥这些苦难众生。
◆带我上街的好处如下:一、我不喝酒,省下酒钱。二、虽然有时筷子节拍失调,但是个可以教育好的子弟。三、我是个耐心聆听的陪酒人。四、酒价贵之,肚价贱多,多添一两,不影响经济平衡。
◆人死如远游,他日归来活在人心上。
◆谁把我的时光偷了?把我的熟人的时光偷了?让我们辜负许多没来得及完成的工作,辜负许多感情。
◆一个女孩走向世界,是需要强大的勇气和毅力的。
◆随便向人要画的中国传统恶习的蔓延已成为灾难。多少画家对这种陋习的抗拒,几乎前赴后继,是一种壮烈行为。
◆可染(画家李可染)不想惹事,谨慎、小心,大胆子全用在画画上。
◆李庚(画家李可染之子)成为一个强者。祖上遗留的一副魁梧体魄,再加上马背和荒漠对他的锻炼。他越过父亲这一辈人逆来顺受的温良性格。懂事,但不乞求平安……乃李家之千里驹也。
◆孩子们是我们的甜美,也是我们的悲伤;是我们的骨肉,我们的心。
◆可染先生其实是有一种农民性格中的聪明和纯朴,勤劳是他的天性。作品因之显现出厚重的民族魂魄。所以,面对他的作品时,就无法拒绝扑面而来的道德感染。
◆九十二岁的林风眠来到天堂门口。
“干什么的?身上多是鞭痕?”上帝问他。
“画家!”林风眠回答。
◆表叔(沈从文先生)一辈子善良得不近人情,即使蒙恩的人对他反噬,也是从不想到报复。这原因并非强大的自信,也不是没有还击的力量,只不过把聪明才智和光阴浪费在这上面,早已不是他的习惯。
◆从浪子的角度看,朝夕怀念的故乡还是老样子是颇感甜美的。
◆他(沈从文先生)的故乡,他的家庭,他的禀赋,他的际遇,以及任何人一生都有那一闪即逝的机会的火花,都是他成为文学家的条件。
◆一个人的文章好,总是给人提供一些智慧的线索,正如托尔斯泰称赞契诃夫文章说的“既美丽又有用”。
——摘自黄永玉《那些比我老的老头》
编辑 / 宁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