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长期以来,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效率较低。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对阅读教学越来越重视,关于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的研究和探索也越来越多。本文在分析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的基础上,阐述了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方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 阅读教学 有效性 方略
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目的,不仅在于帮助学生理解语言文字,还在于帮助学生交流,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与思想品格。一直以来,我国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以下问题:首先,语文阅读教学理念落后。教师的分析讲解繁琐,学生无法在阅读中产生心灵的触动和共鸣,所以也领悟不到语文阅读的精髓;其次,学生主体意识缺失,阅读教学模式化严重。教师通过“一注音、二解词、三分段、四主旨……”的方式,向学生灌输模式化的阅读知识,学生合作探究、自主阅读的机会非常少,致使其主体意识缺失;最后,阅读教学以考试为目的,教学内容广泛、全面,却无法精讲。受应试教育影响,教师强调学生死记硬背,很少涉及文章的意境和内涵,极大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方略
1.富有创意的教学设计
有创意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设计较多,只要教师用心思考,才能挖掘出新颖独特的教学创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如在教学《大自然的语言》时,传统教学的重点主要集中在语言特色、结构层次和说明方法上,学生的积极性不高。但是,如果教师巧妙运用课本中物候专题中的物候诗,以诗词助兴,就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在阅读全文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 忆曾经学过的诗词,然后按照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分类,把诗词歌赋与阅读内容巧妙地结合起来,不仅帮助学生复习了学过的知识,而且教会学生融会贯通的阅读方法,阅读效果显而易见。
2.融合思想与文字的教学目标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语言文字和思想内容是互相依存的。思想内容需要依托语言文字来表达,而语言文字的出现,又离不开思想内容,所以在初中语文教学目标的确定过程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来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如在教学《马说》时,笔者引导学生细细研读“策之不以其道……‘天下无马’”这句话,深刻体会食马者的愚昧浅薄,感悟作者对统治阶级的嘲讽和批判。
3.通俗易懂的教学内容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确定教学内容。对于比较浅显的内容,教师不能只是简单地讲解,而应该由浅入深以通俗易懂的方法,让学生感受到文章背后的深层含义。如在教学《七颗钻石》时,一方面,教师可以从文章的对话特点入手,让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不仅仅停留在“爱心”这个层面,而是体会作者更深层次的涵义——道德祈求;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适当地质疑文章内容,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质疑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和感悟学习内容,挖掘蕴含在文章中深层次的内涵,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知识和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促使学生不断完善。
4.以培养学生想象力为基础的教学方法
在初中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有营造自由表达、无拘无束的课堂氛围,学生才会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大胆表达自己的思想,宽松、自由、和谐的教学方法,是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创新精神的重要条件。如在教学《幼时记趣》时,笔者充分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当有学生提出可以把“鹤群”联想成“直升机”时,笔者充分肯定了学生的想象,并鼓励其他学生也展开大胆而丰富的联想。这样一来,阅读课堂充满了活力和生机,学生也进一步拓展和迁移了知识,阅读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三、结束语
如何提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结果的有效性,是目前语文教师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然后从阅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四个方面阐述了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对于提高初中阅读教学效果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单位:江西省兴国县第六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