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初中体育拓展性训练的必要性及方法

2015-04-29 00:00:00李朋辉
知识窗·教师版 2015年11期

摘要:拓展性训练是一种全新的训练方式,同时也传递了一种全新的训练理念。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开展拓展性训练,是对学生身心的一种磨炼,也是符合新课程改革要求的一种做法。本文阐述了开展初中体育拓展性训练的必要性,探讨了开展初中体育拓展性训练的方法。

关键词:初中体育 拓展性训练 必要性 方法

一、开展初中体育拓展性训练的必要性

1.它是现代体育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开展初中体育拓展性训练,符合现代体育教学发展的趋势,也符合现代体育教学对学生的要求。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方向逐渐向健康功能转移,对学生的身体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要想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教师必须创新体育教学方法,而开展初中体育拓展性训练,无疑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2.它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新课程改革要求体育教学进行创新和改革,除了剔除许多传统体育教学项目之外,更要求教师注重教学内容的创新性和丰富性。拓展性训练能满足这一要求,为体育教学提供更丰富的教学内容。如“信任背摔”这一项目,它把许多在军事化学校才能看到的高空项目简单化、安全化,正好符合新课程改革提出的拓展性训练的要求。

3.它能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体魄

许多家长对孩子有着望子成龙的期盼,所以当家长了解了拓展性训练的内容之后,均开始大力支持、积极配合项目的开展,从而更好地帮助孩子形成健全的体魄。

4.它能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品质

对于学生来说,拓展训练也是健全人格的一种方式,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提高心学生的理素质。通过拓展训练中的合作,学生之间能建立起团结协作的团队,彼此之间互相信任、互相帮助,从而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促进学生共同进步。

二、开展初中体育拓展性训练的方法

1.设计符合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的内容

要想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开展拓展性训练,教师就必须依据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发展特点,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如“携手盲行”就是一种很好的拓展项目,但是在一些军事化项目的推广中,它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如果教师想把它引入初中体育教学中,就必须考虑其安全性,确保学生可以安全地进行体育活动。此外,在“携手盲行”的活动中,教师可以用桌、椅、板凳作为简单的道具,人为地设置障碍。这样既安全,又开展了拓展性训练,实现了教学目的。

2.依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内容

在开展拓展性课程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于一些危险性高、难度系数大的拓展性项目,教师要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调整。如“空中断桥”这一项目是在距离地面有一定高度的空中完成的,这对于普通初中生来说,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和挑战性,同时对于安全措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师可以依据实际情况,将它改为在地面上进行,转变为“信任背摔”。改变后的项目不仅没有违背开展拓展性训练的原则,还培养了学生对搭档的信任感。

3.教师要不断提升素质

教师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才能适合拓展性训练的要求。如学校可以定期组织体育教师参加培训,让教师到军事化场所,观看军事化学校或者部队是如何进行拓展性训练的。教师可以记录下这些项目的主旨和意义,然后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改编这些项目,使它们最终能运用于初中体育拓展性训练中,为体育教学服务。

4.师生要具有持之以恒的精神

开展拓展性训练,要求教师和学生具有持之以恒的精神。毕竟拓展性训练的开展,还处于初步试用阶段,成效并不明显,仍存在许多问题,需要教师及时改正。此外,学校还要加大对体育拓展性训练的投入,建设简单的场地,购置简单的道具,以满足初中体育拓展性训练的要求。

三、结语

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初中体育拓展性训练是一种突破,不仅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还能提升学生自身的素养,起到强身健体的目的,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磨炼学生的意志,使他们不断超越自我、突破自我。

(作者单位:江西省龙南县新都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