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围绕语文课程目标,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注重综合性、主体性、参与性和生成性的学习方式。它涵盖了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综合性学习既符合语文教育的传统,又具有现代社会的学习特征,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应该积极提倡。”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虽然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有所增强,但是学习效率仍然不尽如人意。
数字故事是把讲故事的艺术与多种媒体工具结合在一起,形成简短且发自内心的故事表达方式,它不仅激发了师生的创作兴趣,丰富了信息化的个体文化生活,而且提高了师生的艺术欣赏水平和教育信息素养,优化了学生的语文综合性学习,值得语文教师尝试使用。
本次综合性学习活动《岁月如歌,我的初中生活》选自人教2001课标版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笔者尝试运用数字故事优化本次活动,由学生欣赏笔者献给大家的毕业礼物——数字故事作为导入,然后随机挑选学生评价并谈一谈感受。这个数字故事《致我们永远的2012级15班全体同学》98%的内容是由九年级(15)班学生的生活点滴照片组成,每幅照片都配有相应的文字,是笔者对学生们的印象和祝福。上课时,学生们看得非常认真,一些经典的照片还让他们开怀大笑,课堂气氛十分融洽。
课前,笔者请每位学生写好“我在初中最难忘的人或事”微卡,学会用简要的语言有选择性地写出相应素材,然后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以《岁月如歌,我的初中生活》为主题,让每位组员在手抄报上设计好自己的版块,选择最适合制作成数字故事的最难忘的人或事。这个过程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个性特长,而且极大地锻炼了学生围绕一个主题进行调查、搜集、整理、分析资料、制作数字故事等能力,尤其是在数字故事的制作方面,选材、构图、音乐、课件等各个细节,学生们都亲力亲为,很好地突破了本次活动的重点和难点,优化了综合性学习活动,使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新颖。
在观看完数字故事后,有学生真诚地写到:“感谢黄老师用心制作的数字故事,通过这个数字故事,我们重温了难忘的初中岁月,让我们回想起与同学一起疯过、苦过、笑过、努力过的日子,令我们的内心不禁为之触动。那稚嫩的脸庞,成了心底最美的回忆。所有一切,恰恰是我们最美好、最青涩的‘匆匆那年’。”张姝雨同学是这样写的:“老师和同学制作的数字故事非常感人,回忆起我们难忘的小情节,让我感到之前的日子有太多的欢乐,匆匆三年一晃而过。当我们回忆起过去时,竟发现有那么多值得纪念的东西。这堂课让我们对这三年做了一个快乐、难忘的总结。”
当然,在实际开展活动的过程中,笔者也发现了一些值得注意和反思的问题。第一,任何教学形式都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是否运用数字故事,在何时、何处运用数字故事,教师必须根据教学内容来判断,不能走形式主义;第二,数字故事的选材可以更丰富,中心可以得到更高的升华,与教学内容的联系更加紧密;第三,师生制作数字故事的水平有待提高,对于学生在编辑数字故事的素材时出现的错字,教师应该及时指出,并提醒他们下次不要再犯同类错误。
本次综合性学习活动是语文学科的活动,不仅提高了学生语文的整体能力,还保留了“语文味”,让学生真正学有所得。
(作者单位:江西省上饶县第七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