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高中语文教学效率和质量的途径

2015-04-29 00:00:00何丽
知识窗·教师版 2015年11期

摘要:本文以高中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为研究对象,着重探讨了提高高中语文教学成效的途径,以提高高中语文教学效率与质量。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 成效 提高途径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也有了很大改进,教师素质和学生学习效果都有了很大改善。但是,有些问题依然突出。如教师把考试当作教学的主要目的,教学方法单一,使得学生误认为“考试至上”,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一、高中语文教学改革成效不明显的原因

高中是学生的敏感期,教师普遍把考试当作教学的主要目的,把课堂内容改成高考试题讲解,为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质量,也致使学生对语文学习缺少兴趣,放松学习,上课不认真听讲,忽视语文的重要性,那么语文课堂效率不高也就不足为奇了。当然,有些语文教师综合素质不高,对教学也有一定的消极影响。

二、提高高中语文教学改革成效的途径

1.明确语文教学目标

目前,语文教学目标产生偏颇,存在三种不良倾向:一是目标泛化。语文课成了无所不包的文化课;二是目标狭隘化。语文教学等同于应试教学,怎么考,教师就怎么教;三是目标随意化。教师拿到课文,只凭主观感受随意确定教学目标,没有客观的标准。

其实,语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丰富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健康的思想及积极的人生态度,引导学生在理解文字的同时,接受民族文化教育,受到民族精神的熏陶和民族情结的感染。因此,首先,教师必须准确理解和把握教学目标,最大限度地减少教学随意性、盲目性和模糊性,提高教学的方向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其次,教学是双向的,学生也扮演着重要角色,所以教师应尽量帮助学生确立语文学习的目标,正确引导学生进行语文学习,从而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与效率。确立教学目标之后,教师就要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语文课堂教学灵动起来,学生才能得到多元化的发展。

2.开启“细读”模式

高中语文教学不应止于教学内容的浅尝辄止,要想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语文的魅力,教师还需要带领学生“细读”语文文本,学习课文精髓,形成自己的见解与学习方法。俗话说,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只有深度剖析文本的言语与内涵,以及表现技巧、修辞手法、语言组织结构等,明白个中缘由,才能丰富学生的学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如《故都的秋》中有一段话:“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细读之后,笔者提出问题:“牵牛花为什么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然后引导学生进入散文情境中,以情驭景,以景现情。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笔者营造了民主自由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与意见,从而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更好地巩固了学识。

3.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目前,语文课堂教学普遍存在学生学习语文兴致不高,而教师为节省时间或追赶教学进度,替学生进行阅读或思考,总结课文中心思想,替学生消化等现状,致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高中语文教学担负着提升学生思维和思想深刻性的使命,提倡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要想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就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如在教学《珍珠鸟》时,为了让学生体会人与鸟和谐相处的美好境界,理解“信赖,往往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笔者通过“解构”文本结构,引发学生自主思考,从深层次理解了作者寄寓的表层意义,体味了花鸟虫寓式情趣。

参考文献:

[1]王晶晶.刍议新课改下高中语文教学的创新[J].现代交际,2013,(2).

[2]董桂霞.略谈新课改下高中语文教学的实施[J].教育教学论坛,2011,(11).

[3]刘斌山.高中语文新课改教学的有效性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3,(34).

(作者单位:江西省玉山县樟村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