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公平
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促进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让每个人都有机会通过教育改变自身命运”。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参加政协教育界别联组会上表示,教育部将采取有力措施促进教育公平,包括加快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全面改善薄弱学校和寄宿制学校基本办学条件,通过对口支援等方式支持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等。有代表委员认为,还要切实提高农村教师待遇,从根本上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高考后遗症
每年高考之后都会有一些考生出现因为压力大而焦虑、兴奋过度等心理问题。而随着高考录取工作渐近尾声,考生心理压力也会加大,导致“高考后遗症”的几率越来越高。
高考后是青少年心理危机的一个高发期。紧张的考试刚结束就要经历估分、查分、报志愿和等待录取结果等重要环节,考生心理压力可想而知,但一些家长在考后对孩子的关注度却不如考前。在各种因素作用下,高考后的考生极易发生心理问题。
一旦孩子出现心理危机,要及时进行干预。如果情况严重,要到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就诊。
点名神器
如今,高校老师点名方式可谓千奇百怪,高科技含量也越来越高,如:“手机课堂”APP签到、蓝牙定位点名、二维码签到、指纹打卡点名等等。而网络上一组“成信老师用证件照点名”的图片也走红网络,许多网友纷纷表示:“也是醉了,这下找人冒充都不行了。”网友们调侃:高校就是任性,进入点名神器时代,人类已无法阻止老师点名了。
书虫经济
把有着大量读者的文学作品搬上银幕、排成话剧、改编成电视剧等,并以此将书迷变成新载体的观众,这一现象,被文化界人士称为“书虫经济”。刘慈欣的《三体》、顾漫的《何以笙箫默》、天下霸唱的《鬼吹灯》陆续与观众见面,瞄准的正是书迷们的钱包。这些作品往往会选择当红偶像主演,产生“书迷+粉丝”的叠加效应,实现购买力的叠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