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姆斯特丹的自行车
在阿姆斯特丹,每一个车站旁边都有巨大的停车场,上下班的人,长短途出门的人,可以把自行车骑到车站存好。
阿姆斯特丹是座水城,城里有像蜘蛛网一样缠绕的运河,城外是海,房屋古老,街道狭窄,单行道猝不及防。最方便的出行方式是坐船,但游艇不是谁都坐得起,于是自行车就成了人们最重要的交通工具。
在北京从来都是开汽车的是老大,而在阿姆斯特丹骑自行车的才是老大,在你身后按喇叭的极少,但在你身后喝令你闪开的很多。
不过你要认为在阿姆斯特丹只有穷人才骑自行车,那就错了。荷兰人很富有,但是自行车还是得骑,这是整座城市最有效的交通工具。就算你有钱摆排场,那些十六、十七世纪就铺好的砖头路,你也没办法让它们突然变宽。
【多维解读】
1.适者生存。如果一个人不能改变环境,那么就改变自己,去适应环境。只有在变化多端的社会里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生存道路,才能丰富自我,走向成功。
2.去繁就简。人们应该活得越简单越好,不要把事情搞得复杂,不仅让自己受累,还得不到想要的结果。
“脸”丢在哪里才合适?
“人要脸,树要皮,人不要脸没法治。”小时候常听老人这么说。现在想来,大概意思有二:一是人须要脸,绝大多数人都要脸;二是人如果不要脸了,很难对付。
近来在网上看到一个帖子,是一位在美国的留学生写的,此人在超市偷了175美元的东西,被逮住了,超市报案后,警察赶到,给他一张传票,要求两个月后去法院。他担心会留下案底,有了这个不良记录,办理签证会有妨碍,希望大家帮他出个主意。
看了这个消息后,我想,跟帖者肯定会有人指责他“丢中国人的脸”。往下看,果然不出所料,有的说:“你丢的不是你自己的脸,而是整个中华民族的脸。”有的说:“华人在美国已经受人歧视了,你还这么不争气。”有的说:“讨厌你这样的人,你当时就没有想到国家的荣辱吗?”看到这里,我脑子里忽然蹦出了一个问题:中国人的“脸”丢到哪里才最合适?
在外国偷了东西是丢中国人的脸,然而在国内偷东西就无关紧要了吗?如此说来,中国人的脸难道内外有别么?或者说,这张脸在国内脏乱差一点不要紧,到了国外就无论如何要弄得干净体面一点?
中国这么大,世界的华人这么多,丢脸的事常常发生,并且发生在哪里都是一件丢脸的事,改变不了事情本身的性质。我们不要抱着“家丑不可外扬”“内外有别”的心态来对待。无论如何,错了就是错了。对于那些丢人现眼的事,无论在国内或国外,都要及时制止。
【多维解读】
1.勇于承认错误。做错事就需要承认和改正,而不是一味地解释。
2.内外有别。不管是在国外,还是国内,面对所有事情,我们都要一视同仁,不能区别对待。偷东西就是违法的事,就要付出相应的代价。我们应该通过这件事来警示国人,不管身在何处,都不要做违背良心的事。
穿越剧的盛行与利弊
近年来,文学界、影视圈都不约而同地掀起一股穿越风潮。在第二届新浪微小说大赛中,网络写手金一宁凭借作品《遗憾》成为最大赢家。为了体验这种流行风,还有一些人大玩穿越恶搞,穿越配音《何书桓爱上容嬷嬷》更是让人捧腹大笑。
面对千万“穿越迷”的热情,旁观者有包容,更有质疑。然而,不管怎么说,穿越小说的创作在未来两年内仍将是一个亮点。
由于现代人无法真正实现时空穿越,所以他们爱上了虚拟穿越。一是在穿越类的影视剧中寻找快感,仿佛当下的生活有无数遗憾,都想重新来过。二是在现实中玩角色扮演,假装穿越成功,变成救世英雄。
穿越是一种另类幻想成功学。因为现世生活不能给出足够的幸福感。紧张的生活节奏、激烈的社会竞争、升学难、就业难、买房难、看病难……生活的各种难使人容易产生挫败感,而穿越却能让人们成为人生赢家。
【多维解读】
1.满足。人要知足常乐,只要自己活得开心、快乐、健康、幸福就好。过多的追求会让自己迷失方向,失去自我。
2.创新要符合实际,不要盲目创新。现在的时代需要创新,但不需要虚拟的创新,一切都要以文化、社情、现实为依据,只有这样才能创新,才能被人们所接受。
济南好的哥
2014年5月7日1时,济南市民刘金玉卧床多年的老伴张国振不慎受伤。刘金玉到小区门口叫了一辆出租车。司机帮她将受伤的老伴背到楼下,送他们到了最近的武警医院。等到医生处理完张国振的伤口,刘金玉这才想起来自己还没付打车钱。可来到医院门口,她已看不到出租车司机的身影了。从医院回到家后,她越想越不得劲:人家帮了这么大的忙,自己不光没付车钱,甚至连句谢谢都没来得及说。“人家也要养家糊口,深更半夜拉个活不容易,我们还没付车钱,这让我们心里怎么过得去?”刘金玉自责地说。
“说来也巧,这已经是第二次有好心司机帮助我们了!”刘金玉感慨地说。2001年4月9日,张国振突发脑溢血,也是一位出租车司机帮着把张国振送到了医院。当时,出租车司机把张国振送进急诊室就走了,钱都没要。
刘金玉说,她和老伴大半辈子没做什么亏心事,唯独没付车费这事一直放不下。“都是好心人啊,真希望能找到他俩,把车钱还上,再给人说句谢谢!”刘金玉说。
【多维解读】
1.风气。风气是一个地方文化内涵、人文素养的体现。老人在危急时刻,总能遇到好心人帮助,这是社会良好风气的一种体现。
2.感恩。人生道路,曲折坎坷,不知会面对多少艰难险阻,甚至遭遇挫折和失败。在危困时刻,有人向你伸出温暖的双手,我们要心怀感恩之心,回报社会。
网络中国节
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的生命力
2015年6月16日,由国家网信办指导,光明网与中国文化网络传播研究会联合开展的“网络中国节”之端午主题活动正式上线。了解端午知识,参加趣味游戏,体味中华传统文化,很多网友已迫不及待地体验了一把。谁说端午只剩了吃粽子?君不见,中华文化与“互联网+”发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焕发出全新的生命力。
事实证明,互联网也好,传统文化也罢,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包容性和开放性,二者不仅不是一对矛盾,而且会相得益彰、水乳交融。互联网因传统文化而更加文明、理性、有序,传统文化因互联网而更加生动、丰富、亲民。
【多维解读】
1.传统节日的传承和创新。传统文化重在传承,传承重在全民参与和互动。“网络中国节”主题活动探索和开辟了传承传统文化的新模式,充分利用了互联网的互动性和参与性,最大程度地挖掘了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和魅力,使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
2.技术也可以人性化。技术日新月异、瞬息万变,但传统文化不会改变,国人的情怀更不会逝去。合理运用技术,社会将更有人情味。
“塌楼大片”为何三集连播?
2015年6月14日凌晨6时左右,遵义市红花岗区一居民楼发生局部垮塌。记者从遵义市红花岗区委宣传部了解到,发生局部垮塌的楼房是位于该区延安路五金市场内的一栋9层老旧居民楼,有群众对现场的描述是:正在卧室里看电视,突然发现客厅瞬间消失了。
又是一起塌楼事件,又是发生在贵州,又是发生在深夜。屈指算来,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这已经是第三起了。第一起塌楼发生的时候,当地有关部门说:这是天灾,是泥石流惹的祸。第二起塌楼发生的时候,当地给我们了一个“中国好邻居”,大力宣传好人精神。到了这第三起塌楼事故,不知道贵州方面又会给我们怎样一个说法?难道要把塌楼推给“楼房陈旧”?
【多维解读】
1.安全无小事。安全问题不是儿戏,楼房的安全涉及千家万户,我们不能把百姓的生命当成蝼蚁。
2.追责质量问题。陈旧不会是房屋倒塌的唯一原因。所有楼房的建设,都有质量标准。如果已经到了使用的年限,属于“过期产品”,这就需要追究安全部门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