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30日,斯坦福大学退休化学教授、口服避孕药之父卡尔·杰拉西因癌症并发症在旧金山家中辞世,终年91岁。
卡尔·杰拉西,1923年10月29日出生在奥地利维也纳。杰拉西的父母都是犹太人,父亲是一位皮肤病专家,擅长治疗因性行为传染的疾病。母亲是一位牙医。在纳粹上台并将其魔爪伸向奥地利后,举家逃亡,后定居美国。杰拉西16岁进大学,不满19岁便毕业,立愿成为化学家。22岁时,杰拉西获得威斯康辛大学化学博士学位。
上世纪40年代,杰拉西开始研究避孕药。1951年,他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墨西哥城的一个制药公司研发出孕激素炔诺酮,成为第一款口服避孕药的重要组成部分。杰拉西发明的避孕药改变了许多女性的生活,也为女性提供了决定生育的选择权。
避孕药的问世,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杰拉西的人生,让他更关注于科学如何影响社会。1969年,杰拉西发表了一篇文章,探讨美国的避孕药研究可能带来的全球影响;次年,他发表的另一篇文章提及研发男性口服避孕药的可行性。
1959年,杰拉西到斯坦福大学化学系工作,此后陆续发表了1200多篇科研文章。1973年,杰拉西因对新型避孕药的贡献,获得美国科技成就最高奖“国家科学奖”。1999年被《泰晤士报》评为“千年最有影响力的30大人物”之一。
此后,卡尔·杰拉西在一定程度上参与进科研商业开发事业,曾长期担任辛泰克斯公司的各种职务包括总裁,1968年还创办了佐伊肯生物制药公司并自任执行总裁。这些商业开发工作,令杰拉西获利不菲,他将其中一部分用于艺术品收藏。后来他卖掉绝大部分收藏品,用这笔钱在加利福尼亚州伍德赛德附近设立一片生活区,用以安置作家、音乐人等,支持艺术创作。
这是因为杰拉西对艺术也有着诚挚的爱好。他是一位多产的小说家、诗人和剧作家。不过,杰拉西也曾表示,之所以涉足文学创作,是因为文学是区别于自然科学的完全不同的智力活动,他可以借小说来表达自己对科学家、科学界的思考。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杰拉西完全脱离科学研究,开启人生的第二事业,创作了大约20部小说和剧本,包括回忆录《男人的避孕药》和小说《领唱者的窘境》等。
令其遗憾的是,他始终与诺贝尔文学奖无缘。尽管杰拉西并未获诺贝尔文学奖,但他在避孕领域的重大成果被许多人认为应该获得诺贝尔奖的承认。巧合的是,他在1989年出版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诺贝尔的囚徒》就围绕着诺贝尔奖展开,也从侧面展露出心绪。
口服避孕药是由人工合成的雌激素和孕激素配制而成,这种方法避孕的成功率极高。经过半个多世纪的研究和改良,目前口服避孕药的副作用已经非常轻微,对女性生育能力和后代的健康发育没有不良影响,服药者停药后即可怀孕。
自1960年起使用,全球采用避孕药进行避孕的妇女约有7500万。如今,世界上许多妇女认为口服避孕药是有效的、可逆的、方便的避孕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