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蹲在北京郊区二十年,自以为读懂了北京,以至生出近处无风景的伤怀情绪而无法自拔。北京无声地把我留住,不得已在北京工作了六年,正是这六年,使我的头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是北京人,家里三代人都没离开这里,我想走出去,但最终还是落在北京。虽然赴美生子的签证很有诱惑,但我想第四代人还会出生在这里。
我曾有两次强烈的冲动想要离开北京,一次是高考,那是少女时段唯一一次可以名正言顺用着爹妈的钱去远走他乡的机会。魔都上外,珞珈武大,花城中山,都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我。或许是命运,被第二志愿录取的我不得不落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离家只有区区几公里。
还有一次机会是大学毕业的校园招聘,全国各地的大公司都会来办宣讲会,我铆足了劲竞争一家心仪的上海公司的职位。经过简历的百里挑一,我终于血拼到面试阶段。面试官手里拿着我的简历,问了我第一个问题,祖籍北京?我恭敬地回答,是的,还不忘补上一句,三代都是。我以为这是我的优势。三个月后,看着同批的外省同学收到录用通知,我才明白,是三代北京人的背景导致我引起上海城市情绪的对立。这绝不是因为实力,因为我的面试官只问了我这一个问题。就这样,导致我和大上海失之交臂。
后来我进了一家外国人开的公司,三班倒,从朝阳到海淀,换两趟车,9字头的公交要坐一个小时。那时我想,我被拘在了北京城,很绝望的情绪。冷静下来,换个角度看,我得念北京城的好,因为只有北京城才对我不离不弃。
在我值了一年的夜班以后,凭借着韧性和一个机会遇到了林总,一头撞入了销售行业。
林总的家乡是中国最南端的三亚,他却已经在北京定居十年。偶然间问起,他说已经很少回老家。他特别喜欢北京,他几乎所有的朋友都在这里,他的事业也是从这里起步,现在又买了房子。他说自己是海南椰子树的种子要在北京扎根发芽。
在林总的手下,我非常努力,上网查资料,整理笔记本,没日没夜地阅读和背诵,每天的事情就是抓紧时间学习项目知识,争取早日掌握项目。我总是假设:客户会问到我没看到的资料下一页。
忽然有一次,接到常联系的一个客户电话:程老师,我想咨询一个问题……她此前一直直呼我程佳。那一刻,我内心激动不已,我的辛苦没有白费,苦修般的努力得到肯定,我对于项目问题的解答已经得到客户的认可。但我知道,职业素养需要我保持镇定,解答了客户的问题,我告诉自己:程佳你是顾问了。很简单的一句话,我努力了很久,等待了更久。
我坐着二等座的火车和经济舱的飞机跑遍了大半个中国,我可以饿到胃疼,也可以喝到胃疼。 这一年我向林总交出的成绩单是:年度营销竞赛蝉联三届头名。
说来有意思,我满中国跑来的客户,他们中的大部分却长居在北京,最后的签约和后续服务基本上都是在北京完成的。缘于他们对我的认可,我从顾问变成他们的朋友并私交甚笃,比如豪爽的内蒙古张哥,文雅的山西杜姐,平易的香港崔生,和他们在一起,让我打开了眼界,是他们的信任,让我站稳了脚跟。
我蹲在北京郊区二十年,自以为读懂了北京,以至生出近处无风景的伤怀情绪而无法自拔。北京无声地把我留住,不得已在北京工作了六年,正是这六年,使我的头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前觉得北京就是六个圈,现在明白北京与世界是互联的;以前觉得在北京没发展,现在明白只要一个机会就能翻身;以前觉得北京的天怎么这么差,现在明白北京是在培养自己的狄更斯。
三年间,我去过好多城市,也去了失之交臂的上海。一个城市有一个城市的独特性格,比如北京的贵胄大气,上海的小资精算,深圳的从商创新,都是骨子里渗出的复制不来的独特气质。这三个城市,我认为他们已经是中国城市的前三甲,但这些城市的人们,目光远不止于此,三甲头名才是想要的,或许更远,要与彼岸的城市争锋夺魁。这也是这些一线的特大城市为什么吸引人的魅力所在,在这里你始终不缺乏对手、队友和需要仰望的背影。
想起很久前我去找工作,招聘的人问我月薪多少,我咬牙说了五千。对方很诧异,说你知道我们这儿能给多少?我摇头。他说我们这儿上不封顶。当时觉得是个笑话扭头走了,但现在见过许多人经历许多事后,回想起这句话,却真切地让我从中丈量出了北京和其他城市的区别,这不是月薪的差额,这是梦想的差异。
一个外省的朋友对我说,北京是一个你站住了脚,就能坐得下,还能躺得舒服的地方。之所以总是不满意,是因为总是见到比你好的人,比工作,比座驾,比宅子,你却不曾想,回到家乡,这些想都不敢想。有一种人,比是前进的动力,还有一种人是被比下去了,贫富的差距就是这么造成的。
我想想,他说得挺对。我的同学,有位在开出租,那次正巧我坐了他的车,之后的聚会,他怎么叫都不来,我懂他的想法,他是不愿见我,怕被比下去。这就是同样身为北京人的他的想法。而我如果遇见开着豪车的同学,我会想以后我也会有一辆的,我不怕现在做你的陪衬,因为我们终将分庭抗礼。
今天,我进入互惠生这个新兴行业,已经做到项目负责人。
北京城对我来讲,就是这么一个地儿。头二十年我在这里想走也走不成,这十年在这里恋爱结婚并发展事业不想走,未来我也离不开这里。但某一天我会短暂地出去转转,继续打开我的眼界,但终究是要回到北京城的。
因为这是我的家,是故乡。就像老辈人的落叶归根,叶是枯黄的自己,根是甲子人情。
责任编辑 张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