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2015-04-29 00:00:00
财经 2015年7期

24只新股申购创纪录

【《财经》记者 李勇】自这轮牛市起,IPO发行速度悄然加速。

2月9日至12日,沪深两市共有24只新股申购,创造了新股申购数量的纪录。

在这24只新股中,13只深市创业板、中小板股票,11只沪市主板股票,体现了沪深两市均衡发行上市的特点。24只新股覆盖了传媒、医药、电力、通信、农业、金融等领域。

自去年11月份以来,新股发行节奏提速,IPO批文下发速度与发审会审核公司数都在增加。

去年上半年,证监会考虑到市场承受度,按月平均安排IPO发行,从2014年6月份到年底,计划发行上市新股100家左右,目前100家企业已经完成发行。

接近监管层人士透露,彼时市场行情较差,IPO发行成为众矢之的,且新股发行改革的一些环节遭到质疑,证监会承受了较大压力。因此,IPO发行的速度较慢。

随着市场的向好,IPO的发行节奏也渐渐加快,此举有利于缓解冗长的上市排队压力和促进企业的融资。更为重要的是,随着监管层释放明确的预期,市场认识到IPO发行不等同于利空,股市的涨跌与IPO发行并无太大关联。

今年以来,IPO审核发行节奏明显有了新变化。1月5日,证监会核发新一批20家IPO批文,1月30日,证监会核准了24家企业的首发申请。一个月内下发两次批文,且发行数量有所增加。

与此同时,发审会也开始提速。1月30日,证监会审核通过了6家企业的首发申请,2月4日主板发审委还审核了4家企业的首发申请。

证监会数据显示,截至2月5日,证监会受理首发上市企业623家,其中已经过会31家,未过会592家,未过会企业中正常待审企业95家,中止审核497家。

事实上,对于IPO的提速,监管层此前也有明确信号。

中国证监会主席肖钢在2014年12月表示将积极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在保持每月新股均衡发行、稳定市场预期的基础上,适时适度增加新股供给。

目前,证监会从发行层面,严格审核企业募集资金,同时,将老股发行与投资者股票锁定挂钩,因此,较好地控制了企业发行的高市盈率现象。

从去年下半年以来,新股发行的市盈率几乎都低于同行业上市公司,数据显示,2014年上市的125家上市公司中,有90家公司的发行市盈率在20倍至40倍,占比超过7成,且主要集中在22倍左右,以往有些公司发行市盈率超过100倍的现象不复存在。因此,新股上市后都会受到投资者追捧。

在市场环境上,此轮牛市为IPO的快速发行创造了时机,证监会层面受到的压力较小。

接近监管层的人士介绍,在IPO发行加快的同时,在发行层面,证监会的诸多举措亦是在为IPO注册制的实施做过渡准备。

从2月初开始,证监会向社会公众定期公开企业发审会过程中发审委员关注的问题。此前,证监会将企业的预先披露时点进一步提前至申请受理时,并向社会公开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审核流程和审核进度。以此,使发行环节更加透明公开,为下一步注册制的实施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