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药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

2015-04-29 21:30谢丽莎梁天坚龚志强江海燕谢丰鸿黄艳红
课程教育研究 2015年1期
关键词:药学专业独立学院人才培养

谢丽莎 梁天坚 龚志强 江海燕 谢丰鸿 黄艳红

【摘要】对独立学院药学专业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进行研究。处于发展阶段的我院,笔者认为必须从师资配备、专业建设、课程体系改革、实验室、实训室建设等方面完善。开展特色专业建设与精品课程建设,科学合理改革课程体系与实践教学,建设实验室与实训室,才能更好地实现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发展战略。

【关键词】独立学院 药学专业 应用型 人才培养

【基金项目】广西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项目(2012-01);广西高教教改项目(2012JGA246,2013JGA435)。

【中图分类号】G423.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1-0225-02

目前,独立学院本科专业大多数的人才培养模式与公立院校很接近,其人才培养定位未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在定位上与二本存在着角色混同,我院药学专业围绕着“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点,从加强专任教师队伍建设、加强服务药学行业功能、深化课程改革、强化技能训练各方面进行系列改革,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现就我院的做法总结如下。

1.药学专业专任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是办学的主体,师资队伍的建设是专业建设的核心,“大学者,大师也”。一所大学质量的好坏从根本上取决于师资力量的强弱。我院的药学专业在探索中不断实践,结合自身专业特点,准确定位不断创新,力求办出特色。为此要扎实推进教学改革与内涵建设,让每个学生皆可成长终身发展,首先以教师为本,推行药学专业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目前我院师资队伍建设采取了“专兼结合的方式”,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实践。

1.1按普通本科学校教师设置要求建设,贯彻国家教育部的相关文件精神,按比例有计划逐年引进硕士以上学历青年教师。原则上所有教师和教辅人员都具有全日制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并取得学士学位。授课教师,要求更高,要求在硕士学位以上的教师占讲课教师总数的80%以上。

1.2立足于培养本土的青年教师,鼓励在职进修学习一是在青年教师基本确定了自己的发展方向后,以某门学科作为主讲课程,争取尽早突破,兼顾选修其他课程。让青年教师到母体高校教研室学习,参与教研室活动,努力帮助提升教学专业技能水平。根据独立学院的用人特点,要求专职青年教师逐步做好“一专多能”,在讲好实验课和理论课的基础上,逐步掌握边缘学科的一至两门课。二是积极参加实验教学工作,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刚入职的青年教师根据不同专业安排到实验教学中心培训一年,针对性培养青年教师的专业技能与实验带教。并要求他们随班听课,随班考试,成绩备案人事处,作为工作考核以及职称晋升的考核要素。强调实验带教必须做预试,做好示教。三是实施“授课”示范制与试讲制,重点抓青年教师课堂授课质量。由教学经验丰富的导师给青年教师作示范性讲课,组织年青老师进行观摩学习,并通过“传、帮、带”促进青年教师成长。无论是新任课的教师还是上新课的青年教师都坚持试讲制度或集体备课,必须在任课前试讲,在场专家进行点评指导,并检查教案,抽查讲稿,以求教学的实效。这样既拓展了青年教师的教学思路,促进其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1.3用心打造和培养一支素质精良的教学团队,选好学科带头人。

1.3.1随着办学规模逐年扩大,独立学院师资队伍建设问题引起了学院的高度重视,建设一支具有良好政治素质、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是保障学院得以健康发展的关键。因此我们从机构建制入手,成立了药学系,团队以教研室、教学实验中心、实训室、教学基地等为建设单位,以系列课程或专业为建设平台,组建了综合化学教研室、药学基础教研室、中药教研室、药理教研室、药剂教研室、药物分析教研室,并以6个教研室覆盖了药学专业所有学科。

1.3.2选择学科带头人作为团队的核心人物,他们熟悉本学科的发展前沿和相关课程改革,有较强的改革意识。近年来,学院给药学系引进一批副高职称以上,资历深,责任感强,业务精湛的学科带头人。他们从其他高校或母体高校带来的各种经验以及不同的教学风格,影响学校的教风、学风,并稳定了专任教师的队伍,活跃了学术氛围。他们的言传身教,以老带新,成为青年老师的学习典范,让青年教师成长更快,脱颖而出。创造条件让团队成员到校外交流访问,观摩学习,业务技能培训,拓宽团队队员视野,提高他们的学术水平和知名度。

2.专业建设应服务于行业及发展方向,突显药学特色

2.1坚持“应为药”的宗旨,高质量培养应用型人才。紧贴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行业需要,科学定位,明确方向,将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方案紧密结合。坚持应用型人才质量标准,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紧扣行业需要,紧贴市场需求,突出药学特色。以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为出发点,全面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积极调整和优化专业布局与专业结构。药学专业在2011年7月正式批为广西壮族自治区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点。推动了药学专业师资力量、办学条件及教学质量有较大的提升。近年来,顺应学科的发展,增设4个新专业:中药学,药物制剂学、市场营销学、食品质量与安全学。特色专业充分体现学校办学定位,在人才培养模式、师资队伍、课程体系、教学条件、人才培養质量等方面具有较高办学水平和鲜明的办学特色。在药学特色专业的引领下,继续做好为地方经济以及行业培养人才的服务工作。

2.2坚持遵循“应围药”的原则,促使学科和专业都与“药”有关。围绕行业需求所设置的学科和专业需求体现医药特色,专业建设过程中突出区域特色,特别是彰显广西民族医药的特色——壮药资源的研究与开发。在药物分析实验课中增设药材有机残留及药材重金属元素检测等内容。加强特色课程建设,2010年10月《生药学》与《药物分析学》课程被评为院级精品课程。在围绕药学行业培养人才的过程中,“急企业之所需,应企业之所求”,关注地方核心企业,支柱企业的人才需求,培养区域特色的优势学生与专业。专业建设要坚持创新原则,在对专业外部环境和内部教学条件进行充分调查、产业背景、岗位背景确定特色专业建设方向,进行科学定位,并不断深化和创新,充分体现教学质量,学术水平,办学效益和社会声誉的提高,为国家医药卫生事业发展服务做出应有的贡献。

2.3專业建设中既“围药”亦可“不唯药”,多格局的发展新专业。根据药学专业特色发展的需要,我们拓展药学以外的相关学科与专业。为了适应社会需求为地方经济服务,充分共享学科与专业优势及原有药学专业的教学资源,设置相关的非医药学科和专业。如市场营销学、食品质量与安全等专业,实现了药学专业为特色,理、工、管、文多学科协调发展,体现了“不唯药”的思路,促进了多学科交叉融合。

3.教学改革必须以课程建设为核心,创新课程体系与实践教学体系

3.1根据学科发展趋势与市场对人才质量的需求,改革了药学的课程体系。为了突出独立学院“理论够用,重在实践”的办学特色,我们遵循教学规律,重组制定合理的课程体系,为此重新修改了药学专业6个学科的教学大纲。

3.2着重修订药学本科教学计划,专业基础由14门调整为13门,专业课程重组后由9门增至11门,并根据市场需求增设了4门新课程,限制选修课由21门调整为19,实践课程由6门合为5门。经精心选择教学内容后,理论总课时由3072精简至2838课时,实践技能课时由1080精简至1064学时。

另外还适当调整理论与实践比例课时,具体体现在药学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的设置,理论课/实验课由原来1:0.87增至1:0.91,新课程体系体现了科学性,实效性。从而建立了整体的教学,既加强了学生专业基础知识的优点,又注意学生能力的培养。精选学科、精简课程、精选选修课与必修课,增开实用性课时,建立了具有时代特点和药学教育特点本科生课程体系,也为实现我院药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合理的课程体系。

4.完善实践教学条件,强化技能操作培训

药学作为一门实践性与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对从事药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实践能力至关重要。

4.1加强实践教学与实验室建设。我院结合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要求,增加实践教学比重,改革实践教学内容,改善实践教学条件,加强实验室、实习实训室和实践教学共享平台的建设。近年来,药学专业开设实验室共21间,开出实验课100%,满足了药学专业实验的要求,生均仪器设备占有量为0.54万元。

4.2完善实训建设,创造条件培养专业能力。在实训一体化课程的推动下,实训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已经初步形成一个兼顾学习性、仿真性、综合性的实训室。还可提供兴趣小组的课外学习、学生技能竞赛,开放式的实训实习,学生技能和技术素质大幅度提高,专业能力均达到了“实际、实用、实效”的基本要求,数码互动显微系统实验室,在实验教学中可进行随时监控、资源共享,实现人机对讲,互动教学。

4.3药品质量检验实训室配备了高效液相色谱仪、紫外-可见光光度计、气质联用仪、液质联用仪、原子吸收光谱等大型仪器设备。

4.4模拟药房可供中药鉴别与调剂实训,让学生熟悉药房工作环境与流程,并能熟悉辩认药材饮片。

4.5药物制剂工艺实训室装备了固体、半固体制剂的4条生产线,还配备了药剂实训GMP教学仿真系统可供教师授课、学生自学、综合考评。通过感性熟悉技能操作,模拟岗位实际操作,了解工艺流程后进入实训室。这样既营造了培养学生操作技能又让学生产生技术占有的欲望。

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实验室与实训室的建设,不仅仅是硬件条件的改善,更主要的是促进课程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改革。根据学生能力培养要求,建设各类实训室,同时为应用型人才培养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机制。

5.结语

十一年的办学历程,我们苦练内功,注重内涵发展,搭建学科平台,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开设新专业,建设精品课程,修订培养计划,课程体系与实践教学改革,实验室与实训室建设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让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到,创建学校的办学特色与内涵建设任重而道远,我们要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努力创特色,育品牌,坚持不懈,踏踏实实走内涵发展的道路,使药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顺应社会的需求,实现跨跃式发展。

参考文献:

[1]荆光辉,黄文新.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特色化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9,8(5):94-96.

[2]杨凌,蔡绍晖.药学专业创新型与应用型人才分类培养模式的改革探索[J].中国药房,2013,24(12):1146-1148.

[3]梁天坚,谢丽莎.医科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的问题与对策[J].高教论坛,2001,2(1):45-46.

[4]屈茂辉.中国法学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基于法学院系网站资料的分析[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0,9(1):85-88.

[5]谢丽莎,梁天坚,江海燕等.独立学院药学本科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探索[J].今日药学,2012,22(11):702-704.

[6]谢丽莎,梁天坚,黄红泓等.独立学院药学类本科专业后期教学改革的探索[J].药学教育,2011,27(6):48-51.

[7]赵永娜,李玛琳,黎华丽等.构建药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实践与思考[J].医学教育探索,2009,8(1):19-20.

作者简介:

谢丽莎,(1955-)女,广西南宁人,主任药师。

梁天坚,副教授,广西中医药大学赛恩斯新医药学院副院长。

猜你喜欢
药学专业独立学院人才培养
关于高职药学专业教学改革探讨
行业背景下高职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改革探析
药学专业有机化学教学改革初步探索
文化传承视野下的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究
独立学院法学专业的学科特色及其发展研究
以微课教学促进独立学院国际经济学应用性教学转型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