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课改,十年收获

2015-04-29 15:06郑小林
课程教育研究 2015年1期
关键词:基本策略教师素养构建

郑小林

【摘要】新一轮地理教育改革的基本理念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这需要通过提高教师素养,充满教育智慧的教师能让学生从轻松中获取知识,在学习中得到发展。十年课改,十年践行,也就让我深刻认识到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养,要成为促进学生学习的设计者,要通过构建有效课程、彰显学科特点及多元化的练习来加以体现。

【关键词】教师素养 科学备课 构建 彰显 多元化 基本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1-0151-01

教育部推行新课程改革已过十年,十年的课改践行让我越发深刻地认识到有效教学在地理教学中的实际意义,也让我能静下心来思考这十年来的课改。总结过去才能更好的面向未来。本文就同行及个人的教育实践以来的感受,谈谈新课程下应如何提高地理有效教学。

一、提高教师素养是有效教学的基石

教师的素养通常包括教育追求、文化底蕴和教育智慧。教育追求决定教师的理想与信念。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应抓住新课程交往互动的教学本质,把自己定位成组织者、合作者,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只有让新课程理念成为我们自觉、明确的心理意识,成为一种自动的思维习惯,才能真正内化到行动上。文化底蕴是指教师要有与新课程相适应的知识结构、知识积累和扎实的基本功。面对新形势下的地理教育,教学上的理念、内容、方式、手段都在发生着变化,教师已有知识显得单薄而陈旧,因此必须向网络、媒体、书本、专家、同行学习当代自然和人文方面的知识,学习最新的地理教育教学理论和现代教育技术,才能使文化底蕴在长期的积淀中不断丰富。教育智慧是教师在教学中所表现出来的智慧、技巧和艺术。充满教育智慧的教师能让学生从轻松中获取知识,在学习中得到发展。教师新颖的观念、渊博的知识、娴熟的技能、燃烧的激情、敏捷的思维、精美的语言、灵活的机制、严谨的风格必然能为建构生动、高效、让学生流连驻足的课程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采用科学备课是有效教学的支撑点

如何备课是摆在我们面前非常现实又不可回避的问题,传统的备课,教师考虑的是如何有效牵制学生,如何能把内容预设的更全面、讲得更清楚,吸引学生聚精会神地听,认认真真的记;如何使问题的答案更准确、更完善,以便上课时一一告诉学生,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而新课程下的科学备课,教师要成为促进学生学习的设计者。要做到五点:一备学生。分析学情,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能力水平、学习心态和内在潜能,找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以学定教,恰到好处的处理好必修和选修的关系不越位。二备课程,即整合课程资源。以前我們只把课程当教学资源,而忽视了对其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其实,与学科知识相联系的生活经验以生产生活中的一些自然现象、时事新闻地理及其他学科知识相互渗透的知识和素材,都是新型的课程资源,甚至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问题也是重要的地理课程资源,要善于开发和利用。三是备方法。也就是指在备课过程中,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思考采用什么样的教学策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更有效,善于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重视活动过程的设计。四备情境。善于假设思维情境、活动情境、媒体情境,善于使学生在一个宽松、和谐、民主的氛围中张扬个性。五是备自己。新课程强调教师的自我反思,只有敢于否定自己、质疑自己,才能超越自己。建立在个人备课基础上的集体备课可以相互交流、探讨教法,切磋技艺,发挥群体优势,达到资源共享,共同提高的目的。

三、建构有效课堂是有效教学的保证

新课程积极倡导建构焕发生命活力的有效课堂,这样的课堂教学重心是学生,特点是以学定教、以学促教提高三维目标的达成度,使学生得到和谐发展。思维始于问题。建构有效课堂,创设有效情境,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非常重要。“是不是”“会不会”等表层问题是不能引起学生积极思考的,能够让学生体验到问题解决中的困惑和解决问题后的喜悦才是有价值的问题。如在学习海洋中的海水等温线的弯曲方向与洋流流向关系的规律时,教师提出:陆地上等高线的弯曲方向与河流流向关系又是怎样的?这样的问题能够引发学生深入思考,通过回忆、搜索陆地等高地形图中在山脊和山谷处等高线的弯曲状况,比较有何不同,这样有利于对新知识的理解,还能引导学生自己构建知识网络。

四、彰显学科特点是有效教学成败的关键

中学教育由多门学科构成,各个学科都发挥着各自不同的作用,同时也都有着自己突出的学科特色,在教学中能否充分表现出其学科特色是决定其教学成败的关键。但是在教学中如何才能做到彰显自己的学科特色,笔者认为地理学科最为突出的特色之一就是“从图中来,到图中去”。地理学科是中学教育的有机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它又完全不同于其他学科,它是一门文理科性质兼备的学科,这从其教材的构成不难看出。中学地理教材是由文学材料和图(表)材料(地图)两部分组成,而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在教材中占有很大的比例,成为学习地理的最重要的工具。地图作为地理学科独有的一种语言,其中包藏了众多的显性和隐性地理知识,许多地理特点、规律都可以通过观察、分析地图得出,即“从图中来”。

地图的教学作用固然突出,但使用不当依然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教师在备课时必须准备充分,用什么地图,什么时候用,怎么用,都要做到有的放矢。如讲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规律时,必须引导学生对照以往所学过的世界陆地气候分布示意图,因为自然带与气候具有相对对应的分布特点,然后引导学生做对比,这样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记忆。

此外,地图的学习,必须加强对部分地图信息的记忆,特别是中国省级行政区示意图,因为这是填绘有关中国其他地图信息的重要基础贵在平时的积累。

五、多元化的习题是有效教学的夯实手段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地理习题教学的目标、维度、功能都在悄然地发生着变化,学生完成习题不只是为了检验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更是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建构的实践活动。不仅如此,培养学生的情感和价值观,用地理原理、概念及地理方法解决问题已成为新课程教学中完成习题所承载的功能。以提高学生升学应试能力为唯一价值取向的“题海战术”已不能适应新课程的需要,应该摒弃,但摒弃不等于不做练习,不要应试,而是要寻找培养学生地理素养和发展应试能力的最佳结合点。应该看到,近几年的地理高考试题不仅注重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而且也渐渐加大关注时事新闻热点,这和课程目标是统一的。因此,教师选题时,要突出“新材料、新情境、新设计”要和生产、生活、社会、环境紧密联系。不仅如此,还要建立多元化的练习体系,让学生通过网络、媒体、课外书籍等了解自然与人文的发展动态,获取有用信息。练习设计的价值取向应体现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生活化。新课程下的学生练习是一种学习过程和生活方式。应引导学生对自然、社会的观察与思考,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寻找练习内容与生活的最佳结合点,设计富有生活情境的练习。二是活动化。新课程下的学生练习不仅要活化练习内容,更要从形式上改变传统练习单调乏味的局面。如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进行研究性学习,以调查报告、小论文等形式出现,可使地理练习变得真实具体、生动有趣。三是合作。合作化学习是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重要策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和关心社会生活的态度是新课程的目标、内容和实施过程在练习中体现的重要特征。

其实在教学中落实新课程的教育理念,这需要我们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在教育实践中不断的探索与总结。

参考文献:

[1]邵泽玉、王玉红:《提高地理教师知识素养适应基础地理教育改革》.山东教育科研,1996年03期

[2]宋福勇:《备课与有效教学》.中国民族教育,2009年Z1期

[3]袁盛影:《中学地理课堂有效教学的认识和实践》.课程教材研究所,2010年1月

[4]罗晓容:《谈如何运用地图突出地理学科特色》.教育前沿与探索,2009年第2期

[5]许雅敏:《高中地理作业设计探究》.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9年第7期

猜你喜欢
基本策略教师素养构建
浅谈高中生物的有效教学
浅谈师生问答细节的教育思考
如何提高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中小企业市场营销策略分析
初中英语语法教学的实践与认识
探析初中历史高效课堂构建的基本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