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德育渗透教育

2015-04-29 09:51牛秀丽
课程教育研究 2015年1期
关键词:心灵美的德育

牛秀丽

【摘要】音乐教育是情感教育,它能使人感到一种可以意会而不可言传的情感体验。此外,它还对儿童审美能力的提高、健康行为的塑造、道德观念的构建、品格素质的培养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音乐教育可从多个方面,运用多种方式手段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德育渗透,使学生在真、善、美的音乐世界里受到高尚情操的陶冶和美好品德的教育。

【关键词】音乐教育 德育渗透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1-0069-02

“凡音之起由心生也,人之心动,物使然也”,《乐记》揭示了音乐以美的音色、节奏、和声、旋律构成美的形象,振奋人的精神,提高人的审美情趣。它发之于心,因此也能动之于心。与其他艺术形式相比,音乐是最能表达感情的艺术,音乐教育是以音乐艺术为手段,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因为音乐是以乐曲的旋律美、歌词的语言美、音响的意境美、演唱的情感美来表现其独特的魅力,净化人的心灵、美化人的行为,所以音乐教学在德育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其他学科无法取代的。尤其是当今小学生普遍喜欢音乐课,通过音乐教学,教育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使其具有革命理想、高尚情操和良好品质,使其热爱集体、热爱生活、热爱自然,从而在潜移默化中达到音乐教育的最终目的——德育。

新课标明确提出:“音乐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音乐教育应寓思想教育于音乐艺术之中”。音乐教育含有丰富的德育内容,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是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中心展开的,音乐教材中还教育学生爱家乡、爱学习、爱劳动、爱科学,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继承革命传统,尊敬师长和团结友爱等,从多种角度帮助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

音乐教育作为道德教育的有效手段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提高审美能力。音乐通过美的音响、美的形象、美的情感引起共鸣、美化心灵,使人身心愉悦,它以曲动人,以情感人,其感染力是巨大的。音乐这种最具情感的艺术,在培养学生高尚情操方面起到了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有学者、作曲家把一些言行道德规范编成了童谣、谱成了歌曲让孩子和学生们传唱,使他们在学唱中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二、引导健康的道德行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音乐作为强调情感性的艺术,它感动的是人的心灵,这种感动是能够与人分享的,音乐的感动与分享是超出时代、地域、文化背景的界限的,促成了不同年龄、性别、国度、种族的人们之间的理解和交流,促进了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当学生在学习他国的音乐文化中时,就会与之产生跨时空的精神共鸣,发现人类更多的共同话题。在教会学生认识生活、感受生活的同时,音乐教育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

三、形成正确的道德取向,塑造理想人格。音乐艺术具有提升人格的特殊力量。一方面,音乐欣赏的过程是一个自我心理投射的过程,这种心理投射比其他艺术更为集中;另一方面,音乐活动的本质是对音乐艺术“美”的欣赏与追求,这种艺术“美”就是用人为形式特意创造出来的一种使生命得以升华的境界。

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健全的人。教育是培育人的工作,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和目的,音乐教育对促进人和社会和谐发展有着积极作用,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健全的人的有效方式。“音乐教育除了非常注重道德和社会目的以外,必须把美的东西作为自己的目的来探究,把人教育成真和善的”。通过不同的教育手段和音乐特殊的表达方式,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永远追求真善美的人。

在音乐教学中可从多个方面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德育渗透教育:

一、增强德育意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教师应当牢固地树立德育意识,以教材为内容,以课堂为阵地,认真钻研教材,分析和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做到每堂课都能有德育的侧重点。有些教材具有明显的思想教育目的,如:《我们多么幸福》、《我爱家乡我爱祖国》、《我爱北京天安门》等。而还有一些教材,如:《国旗国旗真美丽》、《小乌鸦爱妈妈》、《看龙船》等歌曲,教材丰富的德育内涵和深刻的哲理需要教师在备课时去挖掘、发现和理解。

二、讲述音乐背景,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如教《卖报歌》时,先介绍这首歌产生的时代背景,讲述旧中国上海报童饥寒交迫的痛苦生活。揭露旧社会民不聊生、腐败黑暗的现实,激起学生对社会主义新中国强烈热爱,对反动、黑暗腐败是旧中国无比憎恨的感情,要学生们一定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从小树立认真学习,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

三、学唱音乐歌曲,在唱歌教学中净化学生的心灵。歌唱教学是音乐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歌唱最易使学生直接感受音乐艺术的魅力,同时又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陶冶情操的过程。歌曲以它独特的美——乐曲的旋律美、歌词的语言美、音响的意境美、表达的情感美在学生们的心灵中扎根,从而促使学生形成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净化学生的心灵,美化学生的行为。

四、开展音乐活动,进行集体主义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音乐活动,也是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美好的品德的重要途径。儿童都具有爱表现自己的心理特征,借助这一特征,在各种艺术活动中,可以充分结合他们热衷于表现自己才艺的心理,在校内组织小合唱团队、音乐队等开展活动,使学生懂得,只有协调一致,团结协作,才能唱出统一和谐的音调,才能使演唱、演奏得以成功,从而增强学生的群体意识和珍惜集体荣誉、严守纪律的良好品质。

小学音乐教育中渗透德育的探索,能够有效地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響,寓教育思想于教学之中,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热爱一切美好事物,净化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素质,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在音乐教育中,我们要深入挖掘出音乐歌曲中内在的思想、情感、品德教育因素,从多个方面运用多种方式充分发挥音乐的情感作用,让学生在受到美的熏陶的同时,得到良好的德育教育,达到音乐教育与德育教育的“双赢”目标。

猜你喜欢
心灵美的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心灵真正的荒凉来自太多的快感
打破平衡
好美的雾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扩充心灵的“兼容性”
唤醒心灵
出来“混”,总是要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