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立刚 程程 刘庆庆 高雅娟 周倜
摘 要:基于多元民族文化视角下建构国家认同一直是政治传播学研究的焦点。媒介传播是影响受众政治行为,特别是国家认同感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基于对云南地区媒体的传播现状,在理论上将国家认同的考量划分为国家政治认同、经济发展认同以及民族文化认同三个维度,运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问卷数据分析并结合深度访谈、座谈等调查形式,力图从经验研究层面阐释云南地区受众的媒介使用情况对其国家认同建构的影响,从而进一步提出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媒介使用 国家认同 影响 对策
随着“地球村”概念的提出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格局的建立,国家、民族、地区之间文化的交流和碰撞也越来越深入,使得国家认同的建构面临着严峻挑战。为了避免在全球化浪潮中丧失国家的独立性和自身的影响力,许多国家需要借助某种手段深化民众对国家认同感的建构。
国家认同主要指公民对国家政治、文化、族群等要素的评价和情感,也是族群认同和文化认同的升华①。从传统意义上讲,国家认同是一个政治学概念,但是公民对国家形象的认同还在不同程度上受到所处地区经济发展、民族习俗、宗教文化等因素的影响,特别是有着“第四权力”之喻的媒体所起到的作用更是不可小觑。格伯纳的培养理论认为,大众媒介是构建“客观现实”与“主观现实”的桥梁,其对受众价值观的影响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陆晔在研究媒介使用与国家认同的关系时认为,“大众传播媒介在传递主流政治意识形态,建构国家认同方面的作用不容置疑”②。传播技术手段的不断更新,使受众几乎每天都浸泡在媒介的讯息中,可以说,大众媒介的传播效果与受众使用媒介方式的差异都在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国家认同和认知。
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部分民族跨省区而居,呈现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杂居的分布格局,居住在西南部边境的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与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傣族、哈尼族村寨的村民经常使用本民族语言与老挝、缅甸等邻国进行交流,部分甚至还存在着族亲和姻亲关系,社会情况复杂,跨国、跨民族交往容易出现问题。研究大众媒体对多民族融合地区的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建构,寻求有效的政治传播途径,有利于凝聚受众的社会共识,维护民族与边境地区的和谐稳定。鉴于政治传播研究的抽象性,本文将“国家认同”的概念划分为国家政治、经济发展、民族文化3个维度,即从受众对3个方面的认同程度考量受众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并选取了3个典型事件(“3.01云南暴恐事件”“昆明国际旅游节”“媒体的民族文化宣传”)为例,研究受众的收受途径和收受内容,由此得出媒介政治传播的合理化对策及建议,意将对研究云南民族地区媒体的新闻报道和宣传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对今后处理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方面的问题起到重要的借鉴作用。
本文选取云南省昆明市、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大理白族自治州3个地区,以媒体工作人员和云南省城市地区、少数民族村寨民居的受众为调查对象采取抽样调查,其中包括云南省委宣传部、新华社云南分社、云南省广播电视台、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广播电视台、《西双版纳日报》、大理电视台、《昆明日报》等媒体单位,共发放问卷260份,回收245份问卷,回收率94.2%,其中有效问卷231份。
一、受众的媒介使用情况
本次调查的对象共231人,其中男性为132人,占57.1%,女性为99人,占42.9%;年龄分布在10岁-80岁之间,20岁—35岁的青年人占据65.4%,35岁—50岁的中年人占据13.4%,20岁以下的占10.4%,50岁以上的占10.8%,中、青年占抽样受众群体多数,尤其是青年人。采集到民族样本20个,分别是汉族、白族、彝族、僳僳族、回族、哈尼族、满族、傣族、基诺族等。汉族人口最多,占64.1%,傣族、白族、彝族、哈尼族所占比例分别为6.9%、6.1%、5.2%、4.8%,位列人口数量的前四位,与云南省少数民族分布情况大体一致。通过问卷调查得出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媒介使用的基本情况如下:
(一)互联网和电视日益成为受众使用最多的媒介方式
随着新闻事业的发展,受众接触到的媒介形式日益丰富,阅读报纸、收听广播、收看电视、登陆网络、使用手机等移动媒体已经成为受众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便于统计,笔者把受众的媒介使用习惯分为四大类,分别是纸媒(包括报纸和杂志)、广播、电视以及网络媒体(包括微信、微博平台,门户网站,手机等)。上述媒体中的网络媒体(包括手机等移动媒体)和电视成为受众的最爱,分别占66.6%和20.3%,其次是纸媒占10.7%,广播则仅占2.4%。调查中笔者了解到,在西双版纳州一些少数民族村落、聚居地,报纸的影响力要超过电视和网络媒体。由于当地的一些傣族和哈尼族村民只使用本民族的傣语和哈尼语进行交流,所以更加关注报社出版的新老傣文报纸。在遇到生活中的问题时也会电话联系报社进行咨询。例如,2014年7月,“景洪市澜沧江面瓜鱼的死亡事件”中就有大量渔民亲自来到报社或打电话进行询问。可见,新闻报道对少数民族地区农林渔业的影响以及少数民族地区民众对当地新闻媒体的信任。与此同时,当地电视台和网络也正在加强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新闻报道的建设。
(二)受众希望广大公众能够发出自己的声音,同时也重视政府和媒体发言
统计显示,人们最倾向于在媒体上看到广大公众的声音,所占比例为31.2%。受访者中以行政、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学生为主,这些人都是普通平民百姓,他们希望广大公众能够发出自己的声音,而不再是听信政府或媒体人员的单方面解说。尤其是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受众自己变成了信息的传播者,人们开始利用微信、微博发布自己的观点、看法,希望能够参与到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希望政府发言人和新闻媒体从业者发声所占比例分别为27.7%和25.5%,这说明政府和媒体仍然在人们生活中占据着重要位置,人们在面对重大突发事件时还是以政府和媒体发布的信息为主要信息源。所占比例最小的是社会知名人士、专家学者,比例为12.1%。专家学者有着自身的优势特点,但是他们只能是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二、受众对国家认同、民族认同认知现状
“认同”的概念最早来源于心理学。在西方,弗洛伊德对于认同的界定具有开创性意义,认同被认为是在“社会情景中,个体对其他个体或群体的意向方式、态度观念、价值标准等,经由模仿、内化,而使其本人与他人或团体趋于一致的心理历程。”认同一方面表现在情感方面,即对与自己有共同之处的其他群体感到亲切,加以承认、认可和赞同;另一方面也有社会文化规范的功能,即成员自觉地以认可的对象的规范要求自己,按所认可对象的规范行事。一些学者认为,认同是在一种社会情境中发生的集体现象,一般发生在那些身处民族国家疆域之中、拥有众多共同特征的社会群体也就是民族之中③。从当前的文献综述来看,一部分学者将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联系起来进行分析,另一部分学者将国家认同划分为不同的维度,从政治、文化方面进行分析,由此拆分国家认同的概念,以便更加深入地进行量化分析。
本文将“国家认同”这个抽象的概念划分为3个维度,从政治、经济、文化3个方面对云南民族地区的受众进行调研统计,即考虑国家政治方面、经济发展活动以及民族文化方面的新闻报道,对该地受众的国家认同认知产生的影响。
(一)国家政治
笔者选取了2014年3月1日发生在云南昆明火车站的暴恐袭击事件,作为测量政治生活方面受众的媒介使用情况对国家认同的影响。3月1日晚9时20分,10余名统一着装的暴徒蒙面持刀在云南昆明火车站广场、售票厅等处砍杀无辜群众,民警当场击毙4名暴徒、抓获1人。笔者调查了云南地区的受众对该事件的了解和认知情况,有效问卷的231名受众中,230人知道云南昆明火车站的暴力恐怖袭击事件,仅有1人不知道该事件。如图2-1,59.2%的受众通过新媒体(如微信、QQ、微博、博客、论坛)等了解事件的发展,32.4%的受众通过传统媒体(纸媒、广播、电视)关注事件,通过其他途径了解的受众占2.3%,剩余6.1%的样本为新华社云南分社新闻记者亲自采访报道该事件。
云南昆明火车站暴力恐怖袭击事件已经定性为有组织、有预谋地企图扰乱社会秩序,分裂民族团结的政治事件。此项调查得出云南地区受众对于新闻报道中的政治事件关注程度很高,越来越多的青年人选择新媒体作为了解国家政治的平台,而中老年人则普遍选择收看电视、阅读报纸的方式。网络平台是受众自由表达意见的舆论场,具有“双刃剑”效应。突发政治事件随着互联网的及时更新可以有效地避免谣言的产生以及不健康、甚至是威胁国家政治安全不良信息的传播和“发酵”,引导正确的舆论导向,从而稳定民心,建构受众对国家的政治认同感。
(二)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和谐稳定的重要支撑,受众国家认同的建构往往要以经济发展作为基础。正如德国学者迪特·森格哈斯所指出的社会价值观的差异往往取决于社会发展水平的高低。由此,笔者将经济发展因素作为考量云南地区受众国家认同感的维度之一。云南民族地区的经济主要以种植业(包括橡胶、咖啡、茶叶等经济作物)、制药业、养殖业、旅游业为主。云南是我国的旅游大省之一,每年带来的经济收入相当可观。本项调查的第二部分以云南昆明举办的国家旅游节为例,探究受众通过媒介获取经济信息的认知,从而从经济方面探究云南地区的国家认同、地区形象的认同。
昆明国际旅游节从2000年开始举办,如今已经成为云南省最重要的国际性旅游招商活动,是展示云南地域风情、民族文化、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从有效问卷的数据统计中可以看到,有64.8%的云南受众知道昆明国际旅游节的举办,33.4%的人不清楚这个旅游节,缺失样本1.8%。
新媒体成为人们了解云南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的新宠,电视仍有较大受众群。伴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新媒体的普及,人们越来越多地享受到新媒体给生活带来的便利。51.9%的受众尤其是青年受众已经习惯使用新媒体来了解云南地区的旅游情况,比如通过网络搜索旅游景点,通过QQ或人人网了解其他人分享的景点评价,通过较专业的网站了解路线或行程,通过微博、微信分享旅游图片和感受等。可见,新媒体的普及对于云南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和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电视媒体了解云南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受众占据31.6%,说明电视媒体仍然有较大的受众群体,也说明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在电视上投放了较多的旅游方面的宣传,比如专题纪录片、少数民族节日庆典实况转播等,即较好地利用了媒体宣传来促进经济发展。使用报纸和广播媒体来了解云南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受众占据13%,一方面是因为受众的媒介使用习惯已经发生改变,更倾向于使用视听新媒体;另一方面是因为纸媒和广播的传播力小于电视媒体和新媒体,地方政府不重视通过纸媒和广播宣传地方旅游资源。
(三)民族文化
民族文化认同是国家认同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尊重各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同时,共同追求在国家边疆界内的所有民族之间建立和发展一种共有的、新的国民文化纽带或体系,一种自认为正确的国家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在全体国民间产生一种新的、有凝聚力的国家观念、国家情感和国民意识④。文化认同是基于历史背景下多民族融合的产物。民族主义思想家马克思·韦伯在其大量著作中强调了民族在国家政治中的地位,认为国家是维护民族文化捍卫者,民族间文化价值观的认同维系着整个国家的认同感。云南地区拥有我国55个少数民族,这是其他省市、自治区所没有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宗教信仰、文化习俗、生活禁忌存在巨大的差异性,民族问题、宗教问题、边境领土问题相互交织,一旦出现意识形态领域的偏差就很容易引发政治问题甚至危害国家安全。本项调查正是考虑到云南多民族文化交织的现状,以此考查受众如何利用媒体获取民族文化方面的新闻信息以及媒体在民族文化宣传、引导主流意识形态方面产生的影响。
云南的少数民族众多,民族之间的服饰、语言、节日都存在很大差异。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最完整的传承形式,例如傣族泼水节、彝族火把节、僳僳族刀杆节、纳西族棒棒节等,都突出表现了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生活禁忌。笔者将媒体上少数民族关注的文化类型大致分为4类,其中民族节日占50.2%,民歌或民族舞蹈占22.1%,民族服饰占12.1%,民族语言最少,占10%,缺失值占5.6%。调查中发现,人们更愿意在社交媒体中关注民族节日、民歌或民族舞蹈类的信息。如今,一些微信订阅号、微博认证号等社交媒体都刊发许多关于民族节日、民族歌舞表演类的信息,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少数民族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可,也使他们了解到其他民族的文化生活。
笔者进一步对当前新媒体报道云南少数民族的民族文化现状进行了受众调查,发现有49.2%的受访者认为,新媒体对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存在内容单一的情况,即新媒体的传播内容只是展现与旅游相关的民俗风情,而没有对文化的多元性和深刻内涵进行传播。这主要是因为新媒体的传播以受众个人为主体,也就是说自媒体的特性决定了传播者不可能去全方位地关注少数民族文化。24.7%的受访者认为,新媒体对于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的报道频率太少。14.7%的受访者认为,新媒体在传播云南少数民族文化时存在报道失实的情况。9.8%的受众认为,还存在文化语言障碍。
三、建议与对策
从总体来看,大众媒体在构建受众对国家认同3个维度方面都产生了一定的直接影响,特别是互联网传播的及时性和互动性,使得受众在突发政治事件和经济发展宣传方面越来越依赖于从网络、移动媒体上获取新闻信息,并迅速在公共空间引发讨论,但是传统媒体所掌握传播信息的话语权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当下媒介建构受众的国家认同,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一)针对不同受众阶层进行定位传播
定位传播是一种精确传播信息的方式。根据受众的年龄、媒介使用习惯的不同,可以将受众分为较依赖传统广播电视媒体的中老年受众和较依赖新媒体的青年受众。中老年受众中广播剧的形式和民族语言特色的电视节目很受欢迎,将国家认同的媒介传播与民族地区传统的艺术形式相融合,更有利于使边境村寨的中老年人接受政治性的传播。西双版纳电视台创新的新闻报道形式——章哈新闻就是把党的政策和新闻消息用民歌编写出来,通过演唱的方式表情达意,增强节目的可看性和吸引力,使不识字的群众也可以了解国家的政治、经济、民族文化,从而增强国家的认同感。
(二)采取温和的传播策略,增强与受众的接近性
在媒介信息泛滥的当下,相比较传统的生硬、刻板的宣教式的新闻传播方式,温和的传播策略尤其是柔性的政治传播更能够增强受众的国家认同感。新型社交媒体的传播方式给传统媒体如何进行温和的政治传播带来很多启示。首先,在传播方式上,要寓观点于事实,掌握讲故事的方法。比如,在电视新闻专题栏目中通过典型事例或情节化的故事,以软性的内容直达受众心里。其次,在传播技巧上,不仅要晓之以理,还要动之以情,采用受众乐于接受的形式,以隐性的、软性的内容进行传播,增强宣传的实际效果。第三,在媒体造势上,要掌握平衡的技巧,注重传播的人文关怀,增强与受众的接近性。第四,在传播语言上,要克服生硬的官方语言措辞,积极使用网络流行语甚至“卖萌”的方式,进一步提升受众的国家认同感。
(三)利用少数民族语言来提升宣传效果
云南省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区,部分边远村寨的少数民族仍处于落后、保守和封闭的生活状态,由于不懂汉语,他们只能使用本民族的母语进行交流。语言文化障碍使得该地区受众接受政治传播、科学理论和科技知识比较困难。因此,媒介在传播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建构受众的国家认同时,应当使用一定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耐心阐释,用民族语言文字传递党和国家对少数民族生产生活、文化的关心,建构受众内心的民族情感与国家共同体意识,从而提升宣传效果。
目前,西双版纳自治州广播电视台每周二、四、六都有固定的傣语和哈尼语新闻播出,并转播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用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传播主流意识形态价值观,增强了国家意识对少数民族受众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尤其是不会用汉语交流的村寨村民,可以更方便地通过民族语言文字网站、地区报纸少数民族语言版了解国内外的新闻时事和地区间的经济民生新闻。
(四)深入了解民族节日、民族文化,开展特色传播
根据媒介对受众民族文化认同的调查,目前云南地区媒介宣传民族特色文化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媒介需要将民族文化与国家意识有机结合,同时注重本土新闻的创新,贴近少数民族的精神文化生活,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国家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特色的节目和民族语言文字传播的节目,在传承和发扬民族文化的同时,要找到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契合点,将主流意识形态渗透到民族宗教文化中去,搭建国家意识共同体和民族多元文化之间的“桥梁”,使少数民族文化更加开放、包容,有效地避免极端民族主义的发展。
互联网媒介技术手段的传播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云南地区传统的民族文化,在多民族文化碰撞、包容、融合的公共平台,建构着新的民族文化,这种多民族融合背景下的民族文化,正是建立在国家认同感的基础上。因此,大众媒介应当创新民族文化的传播模式,规范管理舆论空间,从而推动国家认同与民族多元文化的良性互动发展。
(五)提高新媒体的宣传力度,促进媒介融合发展
新媒体的传播方式给传统媒体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一些报社、杂志社出现了式微趋向。为了使政府信息更容易被接收、评论、转发,起到更好的传播效果和互动效果,在新媒体的利用方面可以采取这样一些方式:第一,打造精品的“微信公众号”。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政府或媒体机构可以通过公众号推送政府部门的政策信息、新闻信息、地方特色、旅游资源、民族文化等,更可以通过软性的内容传播核心价值观、建构国家政治认同感。“西双版纳发布”“傣乡楷模——引领群众路线的带头人”“团结进步——慢下来”“用手做”“绿色力量”等都是典型的政府微信公众号。第二,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应加深合作,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媒体的整合互动,采取多种媒体合作摄制主流意识形态价值观的故事、公益类的节目,减轻单一媒体机构的压力,将制作的节目改制成广播剧,通过无线广播播出或在电视台搭配相应的主题播出,还可在电视台的网站或其他新媒体平台上推广,加深受众印象,增加传播力度,从而建构国家认同感。
注释:
①龙小农:《从形象到认同——社会传播与国家认同建构》,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2年4月,第3页.
②陆晔:《媒介使用、社会凝聚力和国家认同——理论关系的经验检视》.《新闻大学》,2010.6:16-19.
③陈静静 庄晓东:《文化认同与少数民族电子网络媒介》《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9.2:87-88.
④沈桂萍:《民族问题的核心是国家认同问题》,《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4:56-57.
参考文献:
[1]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西双版纳调查队编.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经济工作手册(2014年).2014.5.
[2]西双版纳报社编委会编.西双版纳报再创辉煌(内部资料).2012.3.
作者简介: 刘立刚,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新闻学教学组长、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新闻理论与实务、民族新闻传播研究;程程、刘庆庆、高雅娟、周倜,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新闻学硕士研究生
编辑:邰山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