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婷
【摘要】心理安全需要是幼儿身心健康成长所不可或缺的需要,深受人本主义学者的重视。然而,在幼儿园生活中,幼儿的心理安全需要往往遭到教师的忽视,得不到满足,严重阻碍了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因此,帮助教师认识满足幼儿心理安全需要的重要性非常必要,此外,还应指导教师如何从情感关注、环境支持以及促进幼儿同伴交往三方面来满足幼儿的心理安全需要。
【关键词】心理安全 幼儿 满足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1-0022-02
《心理学百科全书》把安全需要界定为:“对安全感,稳定性,可预见性和摆脱恐惧,焦虑的需要”。心理安全是指个体希望获得稳定、安全、秩序、保障,免受恐吓,内心充满安全感的需要。美国学者W.I.托马斯认为,寻求安全是人类四大愿望之一。当人在受到保护或者摆脱危险情境时就会体验到安全感(safety feeling)。安全需要发生于幼儿早期,分为生理安全和心理安全两类。心理安全需要出现于幼儿早期,对幼儿身心的健康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正如马斯洛所说的:“在幼年期就得到安全感,变得坚强的人,在以后的生活中无论遇到任何危胁,仍旧能保持安全感和坚强的性格。”[2]
一、幼儿心理安全需要的重要性
(一)心理安全需要的满足有利于幼儿探究能力的发展
幼儿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他们喜欢去探究一切新奇的事物。但是这种探究行为的发生是以心理安全需要的满足为基础的。鲍尔毕认为幼儿的内在兴趣会激励他们指向一定的新异对象,并试图接触、摆弄它。但是这种探究行为受到周围环境的性质及幼儿内在焦虑水平的制约。一旦探究环境中的刺激激起幼儿警觉和恐怖的感觉,幼儿感到不再安全时,探究活动就会终止。著名的“视觉悬崖”试验可以很好的证明这一点。幼儿在视觉悬崖的“浅边”,其母亲在“悬崖”的“深边”呼唤幼儿,当幼儿深度知觉出现之后,他们就会因害怕掉入“深渊”而停止探索。
(二)心理安全需要的满足有利于幼儿交往能力的发展
社会需求理论认为,人生来就有与人保持交往的需要。交往需要的满足不仅能满足幼儿情感上的需要,而且可以促进幼儿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而心理安全感则是幼儿与他人建立交往的基本前提。当幼儿感到自己处于一个充满爱与安全感的人际交往环境中时,幼儿便会产生交往的欲望,大胆地与自己周围的成人、同伴進行接触、交流。在交往的过程中,不断地促进了其交往能力的发展。
(三)心理安全需要的满足有利于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
埃里克森的人格理论认为,幼儿0-1.5岁时的主要任务是建立信任感。在这一阶段,如果幼儿的父母能够满足幼儿的生理需要,给予其爱与温暖,为幼儿营造一个安全的氛围,幼儿便会产生对这个世界的信任感。因此,安全感是信任感形成的内在基础。在这一基础之上,幼儿将去认识周遭的世界、形成自己的行为方式,建构自己的世界观与价值观。心理安全需要得到充分满足的幼儿往往会自信,乐观,出现亲社会行为,而心理安全需要满足缺失的幼儿则倾向于自卑、消极、出现反社会行为。
二、幼儿心理安全需要在幼儿园中的具体表现
(一)入园分离焦虑现象说明幼儿需要安全感
“我要妈妈!”接下来就是一阵哭声……莹莹是这学期最早入园的孩子,同时也是哭得最厉害的孩子之一,从早上入园和家长分开那一刻起她就开始哭。老师为了安抚她,让她玩玩具也无济于事。
刚入园的幼儿都会表现出明显的入园分离焦虑现象。分离焦虑(separation anxiety)“通常出现在与父母分离或与所爱和依赖的人分离或面临分离的威胁等情况下。表现为恐惧、焦虑紧张、不安等情绪反应。”入园分离焦虑现象说明在幼儿的内心深处,他们认为幼儿园是一个陌生、无法预测的世界。幼儿不知道自己将要面临怎样的状况。特别是当幼儿还没有与教师建立起新的依恋关系之前,他们往往会处于心理不安全、情绪不稳定的状态中,感到茫然不知所措,此时他们强烈的需要得到心理安全的满足。
(二)幼儿依恋替代现象说明幼儿需要安全感
旭旭从早上入园和家长分开开始,就一直跟着老师,老师走到哪里,他就跟到哪里;无论进行什么活动,他都不愿离开老师半步……
“依恋老师”以及“依恋自带物”是幼儿缺乏安全感,寻求安全需要满足的又一表现。幼儿在很小的时候会强烈的依恋父母或其他养育者。当依恋对象在身边时,幼儿会觉得很有安全感,可以毫无顾及地一个人探索周围陌生的环境。到幼儿园之后,幼儿以前的依恋对象没有了,为了满足他们的心理安全需要,克服陌生环境带来的不安全感,幼儿就会对自己的老师或者自己从家带来的东西产生依恋,把他们当作自己的安全基地一刻不离。
(三)同伴接纳现象说明幼儿需要安全感
岚岚从另一所幼儿园转来的时候,总是孤单一人。其他小朋友玩耍的时候,她也仅仅是站在一边静静地看着。一周之后,岚岚有了自己的小伙伴,同他们一起游戏,一起聊天。
岚岚的经历反应了幼儿交往过程中的同伴接纳现象。同伴接纳是一种群体指向的单向结构, 反映的是群体对个体的态度: 喜欢或不喜欢, 接纳或排斥。幼儿渴望得到同伴接纳以及接纳其他同伴的现象说明幼儿需要满足其心理安全的需要。被同伴接纳, 意味着被同伴所认可, 这种接纳被认可为一种奖赏, 一种安全感这种同伴交往所带来的安全感或不安全感会被内化, 成为幼儿安全体验的重要源泉。能够顺利被同伴接纳的幼儿, 往往会形成自信、乐观的性格,这种乐观的性格会使幼儿时刻拥有积极的情感体验,体验到自己归属于特定的同伴群体,为幼儿带来归属安全感。
(四)无序环境焦虑现象说明幼儿需要安全感
彬彬所在的班级总是频繁更换教师,不同的老师对幼儿的要求不尽相同。幼儿因此需要不断的改变自己已形成的常规习惯,适应新老师的要求。因此,彬彬班的幼儿普遍比其他班的幼儿易焦虑、烦躁,表现的更加不配合。
无序环境焦虑是指当幼儿处于一种没有稳定秩序,缺乏统一规定的环境中时,表现出焦虑不安、恐惧紧张等情绪反应的现象。马斯洛认为幼儿喜欢一种安稳的程序或节奏。在他看来“在一种至少有一种框架轮廓的系统里面,儿童似乎能更加健壮地成长,在这种系统里,不仅对于现在,而且对于将来,都有某种程序和常规、某些可以依靠的东西。”因此,无论是没有秩序感的物质环境(如杂乱无章的教室),还是带给幼儿无秩序感的心理环境(如情感不和谐的家庭),都会导致幼儿心理安全感的缺失。
三、教师满足幼儿心理安全需要的策略
(一)积极关注
积极关注是指教养者应时刻给予幼儿温暖、爱抚、关怀、赞许等。罗杰斯认为,在儿童成长发展的过程中,积极关注不仅是幼儿自我发展的普遍要求,更是促进幼儿发展的外在价值条件。父母及其他教养者所给予幼儿的爱与关心能够使幼儿体验到温暖与安全。
积极关注的实施包括三个方面:1.运用口头语言对幼儿进行积极关注。如,当幼儿在完成某项学习任务时,教师要及时用语言来肯定幼儿的表现。2.运用肢体语言对幼儿进行积极关注。罗杰斯说过:“幼儿喜欢安全感,以及与安全感有关的拥抱和呵护。”当幼儿到园之后,老师摸摸幼儿的小脑袋,拍拍他们的肩膀,能够让幼儿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关爱,安全感便在心中油然而生。3.运用表情对幼儿进行积极关注。老师温柔的微笑、鼓励的眼神,能够很好的满足幼儿的心理安全需要。
(二)训练幼儿交往技能
韦斯(Weiss)在社会需求理论中指出,个体在与同伴群体的交往中可以获得爱、亲密、安全和归属感。幼儿在与同伴的交往过程中体验到的亲密感、友谊是其安全感发展的催化剂,能够帮助幼儿克服在幼儿园中出现的焦虑和恐惧。因此,教师应当有目的地训练幼儿的交往技能。
幼儿交往技能的训练包括以下四方面:1.为幼儿创造交往机会。2.教给幼儿交往的方式方法。3.指导幼儿解决交往中的矛盾。4.强化幼儿交往所获得的积极情感体验。例如,教师可以组织本班幼儿与其他班的幼儿进行游戏活动,在游戏中教师以模范榜样的身份为幼儿示范如何使用协商策略来与其他幼儿进行交流、合作、分享,解决矛盾冲突,分享通过交往感受到的快乐。
(三)提供良好成长环境
马斯洛认为良好的环境对于满足幼儿心理安全的需要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他指出“处于和平、友爱和安全环境中的孩子很容易发展,并容易懂得发展的过程。但处于不安全环境中的孩子却总是渴求稳定和安全,甚至一个健康的孩子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也会变得小心翼翼,不敢轻举妄动。”因此,为幼儿提供一个良好的幼儿园成长环境非常重要。
良好成长环境包括:1.有序的物质环境:幼儿园和教室的设计、布置应当安逸舒适,房间里物品的摆放应井井有条,各种装饰应既有秩序感又充满童真童趣。让幼儿感到幼儿园的环境充满了秩序感与亲切感。2.和谐的心理环境:教师与幼儿应当互爱互尊,给予幼儿适当的自由,多与幼儿进行协商;教师应教育幼儿关爱自己的同伴,与同伴和睦相处;教师与教师之间也要互尊互助,使幼儿园真正成为一个和睦温馨的大家庭。让幼儿在集体生活中感到温暖,心情愉快,形成安全感。
幼儿心理安全需要的满足对于幼儿一生的发展都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但由于其外显性并不明显,往往被教养者所忽视。希望通过本文能够引起幼儿教育工作者以及幼儿家长对幼儿心理安全需要的关注与重视,通过各种策略的实施更好地满足幼儿的心理安全需要,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振宇.儿童心理发展理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288
[2]车文博.人本主义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186
[3]马斯洛著,许金声译.动机与人格[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22
[4]沈德立,白学军.实验儿童心理学[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128
[5]张文新.儿童社会性发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38
[6]赵石屏.孩子的精神需要(之一)安全感的需要[J].家庭教育,2002(01)
[7]潘福勤.安全感對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影响[J].山东教育,2002(09)
[8]心理学百科全书.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4:1185
[9][美]弗兰克.G.戈布尔著.吕明,陈红雯译.第三思潮.马斯洛心理学.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10]林崇德,杨治良,黄希庭主编.心理学大词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上卷:351
[11]陈利国,高翔.影响儿童同伴接纳因素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3(2)
[12]罗杰斯著.刘毅,钟华译.罗杰斯著作精粹.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