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今年是本刊创刊一百周年。也是本刊复刊三十周年。自1985年复刊以来,本刊在传播世界最新科学知识的同时,也努力地介绍中国学者科学研究的学术成果。这里摘载回眸的一篇文章就是其中之一。胡焕庸先生1935年提出的一条中国人口地域分布线(瑷珲一腾冲线,即胡焕庸线),经过了五十年的沧桑巨变,到1987年胡先生写这篇文章时仍然没有被突破。其实,就是到今天,这条人口地域分布的界线仍然存在。如何让这条界线发生有利于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变化,这需要有认真的科学工作,更需要有在科学工作基础上的改革创新实践。本刊愿继续跟踪报道关于这条线的科学成果和社会变迁。
我国东南部人口高度密集,西北部人口特别稀少,这是我国人口地域分布最突出的特点。笔者早在1935年发表的《中国人口之分布》一文中,采用了瑷珲一腾冲线,充分揭示了这一人口地域分布差异。当时我国东南部的台湾省被日本军国主义霸占着,西北部的外蒙古尚未独立。那时瑷珲一腾冲线东南侧,面积约占全国面积的36%,而人口却占全国总人口的96%;该线西北侧面积约占全国面积的64%,人口仅占全国的4%。该线两侧人口疏密之悬殊,引起了当时国内外人士的关注。此后半个世纪以来,我国人口分布的这种大势一直没有大的变动。最近,黑龙江省的瑷珲已改名为黑河,因而今天瑷珲一腾冲线也应改为黑河一腾冲线。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时,该线东南包括台湾省在内总面积411.7万公里2,占全国面积的42.9%;人口为97139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94.4%:该线西北的人口只占全国总人口的5.6%,面积却占全国的57.1%,经过五十年,东西两侧人口比率的变化很小。
我国人口分布东南与西北的悬殊差异还表现在其他许多方面。例如,在我国县一级行政单位的人口密度统计资料中,1982年底人口密度超过每平方公里1000人的县有17个,都分布在黑河一腾冲线的东南侧;人口密度小于每平方公里1人的县有28个,市1个,镇2个,都分布在黑河一腾冲线的西北侧,从我国特大城市和大城市的分布看,1984年一百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有20个,19个分布在黑河一腾冲线东南侧,西北侧仅有甘肃的兰州市1个,人口114.5万人;五十到一百万人口的大城市有30个,27个分布在黑河一腾冲线东南侧,西北侧只有3个。
黑河一腾冲线是一条我国最重要的人口地理界线,该线两侧的地理环境有着巨大的差异。西北部山地高峻,高原广大,沙漠、戈壁广布。如著名的青藏高原平均高度在4500米左右,空气稀薄,日光辐射强烈,气候高寒,夏季也有霜冻。东南部多平原丘陵,地势坦荡,水网稠密,土壤肥沃。我国水资源的分布也是东南部富余,西北部贫乏,由东南向西北逐步减少。由于受东南季风的影响,我国的东南部包括台湾、福建、广东等省的大部分,浙江、江西、湖南、广西、四川和云南等省、自治区的一部分以及西藏的西南角是年降水量最大的地区,在1600毫米以上;其次是秦岭一淮河以南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和广西、贵州、四川等省、自治区大部分地区,以及东北长白山地区,年降水量在800~1600毫米;再次是华北平原、东北平原以及内蒙边缘等地区,年降水量400~800毫米;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青藏高原东部和北疆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200~400毫米;新疆(不包括北疆)、内蒙、宁夏、甘肃、青海、西藏北部等广大干旱地区年降水量都在100毫米以下。可见,黑河一腾冲线西北大部分地区的年降水量都在400毫米以下。我国地表径流的分布,由于受降水和地形的影响。也是东南部多而西北部少,地区分配极不平衡。黑河一腾冲线东南年径流深度都大于50毫米,最多的广东、福建、台湾等地可达900毫米以上,该线西北除了西藏东南部、新疆伊犁河、额尔齐斯河流域等部分地区外,其他地区年径流深度都在50毫米以下。在我国的西北地区,水资源缺乏已经成为当地经济进一步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
另一方面,同我国人口分布东南和西北差异相一致的是,我国人口分布的沿海和内地的差异及山地和平原的差异。即离海岸越近,人口越稠密,越往内地,人口越稀疏。在距海岸200公里以内的地区集中了我国35.9%的人口,这里人口密度高达每平方公里374.6人。距海岸200公里至500公里的地区,人口密度为182.9人,不到前者的一半;500公里至1000公里,人口密度降为131.1人;1000公里以上,人口密度只有19.4人。沿海地区地势低平,气候温和,水源丰沛,交通方便,对工农业生产的发展都比较有利。沿海人口集中是人口地域分布的一般规律,不仅我国是这样,世界人口分布也是这样。
我国绝大多数人口集中在海拔高程较低的地区,我国海拔500米以下的平原和低谷合计占总面积25.2%,却集中了全国人口的79.7%;而海拔2000米以上的高原和高山,占总面积32.9%,人口却仅占2.1%。两者人口密度相差数十倍之多。
我国的地形以青藏高原为最高,平均海拔4500米;其次是一系列海拔1000~2000米的高山、高原和盆地,最低的是沿海平原和丘陵,形成三个台阶。与地形轮廓相一致,我国人口分布从东南到西北。自密到稀也呈阶梯形的变化;因而,我们也不妨将人口的分布划为三个台阶,有所不同的是在这三个台阶上。地形是东低西高,人口密度是东高西低。
第一台阶是我国经济、科技文化最发达的地区,人口高度密集。这一台阶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北、河南、山东、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福建、台湾、广东、广西16个省、自治区和北京、上海、天津3个市;据1984年的统计(不包括台湾、港、澳地区的数字),人口为74730万人,占全国人口的72.43%,而面积是282.2万公里2,只占全国面积的29.39%,平均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264.8人。
第二台阶地区的经济、科技文化发展水平较第一台阶地区低,但是,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发展的潜力很大。这一台阶包括新疆、内蒙古、山西、陕西、甘肃、宁夏、四川、贵州和云南9个省、自治区。据1984年统计,人口为27723万人,占全国人口的26.90%,面积474.1万公里2,占全国面积的49.38%,平均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58.5人。
第三台阶包括西藏、青海两省区,目前经济、科技文化水平还很落后,该台阶自然条件独特,气候寒冷干旱,但自然资源还较丰富。1984年有人口599万人,占全国人口的0.58%,面积194.3万公里2,占全国面积的20.23%,平均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3.08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