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伟艳 高占文
摘要:介绍辽宁省玉米秸秆综合利用现状,分析玉米秸秆直接还田、生物秸秆反应堆、秸秆饲料和秸秆能源等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在辽宁省的推广情况,总结制约玉米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推广的因素,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玉米秸秆;综合利用;直接还田;饲料;能源
中图分类号:S21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61(2015)01-0070-02
玉米是辽宁省第一大粮食作物,玉米秸秆产量大、分布广,长期以来一直是农民生活和农业发展的宝贵资源。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劳动力的转移、能源消费结构的改善及各类替代原料的应用,玉米秸秆出现季节性、结构性的过剩,导致玉米秸秆焚烧量呈上升趋势,并成为新的污染源头。焚烧玉米秸产生大量烟雾,不仅污染农村环境,而且殃及城市空气质量及交通安全。在此情况下,亟需研究、探索、推广秸秆综合利用的有效措施。
1 辽宁省玉米秸秆综合利用现状
据调查,辽宁省的玉米种植面积稳定在213.3万hm2,玉米总产量1350万~1450万t。在正常玉米生产情况下,其草谷比一般在1.0~1.3,平均值约为1.2,据此测算全省玉米秸秆理论资源量为1620万~1740万t。据统计,除40%的玉米秸秆被农民用做生活燃料和养畜饲料外,其余的60%被丢弃或就地焚烧,造成很大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即使被农民用做生活燃料的玉米秸秆,也是大部分被燎去玉米叶后再使用。
2 玉米秸秆综合利用技术
2.1 玉米秸秆直接还田技术
当前,我国的耕地普遍存在地力不足的现象。玉米秸秆中含有大量的有机质、氮、磷、钾和微量元素,是农业生产重要的有机肥源之一。玉米秸秆直接还田一般是指在玉米籽粒收获后,先将秸秆粉碎,再用深耕犁进行翻耕,将粉碎后的秸杆置于地下。在有机肥料不断减少、化肥用量不断增加的生产条件下,作物秸秆直接还田较之堆腐后施用,更有利于更新土壤腐殖质组成、维持土壤有机质平衡、提高土壤微生物学活性,在改善土壤物理性质及促进土壤养分循环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玉米秸秆直接还田技术不仅可以改善土壤耕层结构、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而且能够提高土壤通透性、降低土壤容重、优化农田生态环境,进而稳定作物产量。随着全省玉米机收水平的逐年提高和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应用,玉米秸秆直接还田面积也在逐年增加,2013年玉米秸秆还田量约为567万~609万t。目前,玉米秸秆直接还田综合利用技术已经成熟,并在全省许多地区推广应用,已成为玉米秸秆综合利用主要方式。
2.2 生物秸秆反应堆技术
生物秸秆反应堆技术是应用生物技术将玉米秸秆转化为作物生长所需的热量、CO2、营养物质和抗病孢子的生态农业新技术。秸秆反应堆技术可以提高温室内CO2浓度,促进作物光合作用;还可以提高地温,减轻病虫害,使温室蔬菜提早上市10 d左右,且品质得到明显改善。目前,该项技术在全省温室大棚蔬菜生产主产区——朝阳地区应用较为普遍,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3 秸秆饲料
玉米秸秆中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有机酸、醇类、脂类及无机矿物质。用适当方式处理后,其适口性大为提高,营养价值也大大增加,是发展畜牧业的良好原料。作为饲料利用后,其副产品粪便又是上好的肥田原料。
然而,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逐年提高,大牲畜的饲养量也大大减少,有限的牛羊饲养只能利用、消化少量玉米秸杆,且区域性特别强。
2.4 秸秆能源
据测定,每公顷玉米秸秆平均可产热能1.26×107 kJ,相当于3.8 t煤产生的热量。因此,玉米秸秆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库,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弥补能源的不足。秸秆可燃性好,但如果直接燃烧,不仅利用效率低,而且污染环境。将玉米秸杆制成颗粒或压块后再进行取暖或做饭,污染小、效率高,是秸秆利用的新方式。
2.5 生产食用菌
在粉碎后的玉米秸秆中按比例加入磷肥、氮肥、石灰及水,堆闷发酵,保持料内温度控制在60~65 ℃,每2~3 d翻1次,保证原料发酵均匀。发酵约半个月后,用发酵好的熟料装袋生产食用菌(如平菇、鸡腿菇、蘑菇等),其生物转化率可达70%~100%,且用后的废料可作为农家肥还田。
3 制约辽宁省玉米秸秆综合利用的因素
3.1 秸秆收集、运输成本高
玉米秸秆具有生产时间的季节性和生产区域的分散性,且收割、捡拾、打捆成本高。为节约成本,农民往往是收获后直接将玉米秸秆堆放在地头,加上玉米秸秆加工配套措施不完善,没有形成规模化生产,导致大量玉米秸秆闲置或被焚烧。
3.2 秸秆捡拾打捆机具价格高
虽然国家对农用机械实施购置补贴,但价格仍然比较高,如捡拾打捆机的价格为10万以上,群众自筹资金的购置难度较大。
3.3 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推广不力
农民对玉米秸秆回收利用技术认识不够,如秸秆还田、生物秸秆反应堆技术等技术,需进一步加大培训推广力度,切实让农民掌握秸秆利用技术,并进行长期、大面积的应用。
3.4 秸秆回收资金缺乏
尽管很多地方鼓励农民回收和利用秸秆,但具体落实起来,存在缺乏资金和政策等难题。多数地方迫于上级的压力,注重堵而懈于疏,没能从源头上解决问题,给玉米秸秆找到出路。
4 促进辽宁省玉米秸秆综合利用的措施
辽宁省应结合生产实际,以政策为引领,以技术创新为动力,以制度完善为保障,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加快推进玉米秸秆资源化利用、商品化收集、产业化增值。
4.1 加强玉米利用宣传力度.
玉米秸秆利用是一项公益性事业,应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广泛宣传秸秆综合利用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增强农民综合利用玉米秸秆的意识,使秸秆综合利用及禁烧真正变成农民的自觉行动。
4.2 采取疏堵结合的秸秆焚烧控制措施
秸秆禁烧必须疏堵结合,以疏为主;建立秸秆禁烧的长效机制,为农民提供秸秆加工利用、变废为宝的综合技术。只有当农民将秸秆视为一种资源而不是包袱的时候,他们才会自觉自愿地配合禁烧秸秆行动,使焚烧秸秆的现象得到缓解。
4.3 完善玉米秸秆综合利用扶持政策
加强对秸秆回收企业的政策支持,在秸秆收储运、终端产品推广等薄弱环节制定相应的扶持政策,以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促进秸秆回收利用,解决当前治理秸秆焚烧的瓶颈问题。
4.4 实现玉米秸秆利用产业化
在政府的扶持下,通过市场化操作、产业化运作、因势利导,实现玉米秸秆利用产业化,在解决秸秆影响环境问题的同时,让农民从中获益,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改善农村环境与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机结合、互促共进。
参考文献
[1] 刘晚兰,赵海燕,陈慧萍,等.玉米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的推广[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3(2):49-50.
[2] 郑素平,贺桂香.忻州市加快玉米秸秆综合利用步伐[J].农机科技推广,2013(4):33-34.
[3] 李常广.玉米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推广研究[J].农业科技与装备,2012(9):78-79.
Abstract: The article introduces the status of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corn straw in Liaoning province, analyzes the extension status of the technology of corn straw direct returning to soil, straw biological reactor, straw feeding and straw energy in Liaoning, summarizes the factors which limited the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corn straw, and gives relative solutions.
Key words: corn straw;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direct returning to soil; feed; ener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