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斡尔族民歌创作技法简析

2015-04-29 01:13王佳宁
北方音乐 2015年10期

王佳宁

[摘要]达斡尔族民歌源于黑龙江流域诸游牧渔猎民族的传统民歌,以说唱、舞蹈为主的一种综合的艺术形式,具有较强的艺术特性。达斡尔族的民歌非常丰富、并且很有特色,其内容有情歌、酒歌、渔歌、牧歌、奶歌、猎歌、神歌等;其形式有“扎恩达勒”、“哈库麦勒”、“乌钦”、“雅德根”等。迭斡尔族民歌的创作是我国少数民族民间音乐里重要组成部分。而达斡尔族民歌的创作在大批的声乐作品中与时俱进,为中国少数民族民间音乐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民歌《达斡尔姑娘》《亲亲的达斡尔人》《祝酒歌》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在创作的技法上融入了中国民族音乐的特色,也为我国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

[关键词]达斡尔族民歌;《达斡尔姑娘》;《亲亲的达斡尔人》;《祝酒歌》;创作技法

一、概述

达斡尔族民歌源于黑龙江流域诸游牧渔猎民族的传统民歌,以说唱、舞蹈为主的一种综合的艺术形式,具有较强的艺术特性。达斡尔族的民歌非常丰富、并且很有特色,其内容有情歌、酒歌、渔歌、牧歌、奶歌、猎歌、神歌等;其形式首先有山歌小调类歌曲——扎恩达勒,其次民间歌舞歌曲——哈库麦勒,达斡尔族的“哈库麦勒”歌舞形式非常完整——“举一袖于额,反一袖于背,盘旋作势”,就是形容哈库麦勒的经典表演形式。再是民间说唱歌曲——乌钦,是由民歌体音乐向说唱体音乐过渡的典型“说唱音乐”。这种口口相传的形式已成为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最后是萨满歌曲——雅德根。

二、民歌《达斡尔姑娘》简析

民歌《达斡尔姑娘》是一首经典的扎恩达勒。从主旋律上看,多以同度或二度级进关系为主,即使是跳进也是在4、5度关系上发生,并没有跨度太远的大跳。从节奏和节拍上看,达斡尔民歌最大的特点就是节奏与节拍对比鲜明,多以2/4拍表现出的艺术特点是衬托旋律的明快与喜庆,在赞扬达斡尔姑娘的美丽同时也表现出达斡尔人热爱生活、赞美美好事物的喜悦之情。全曲共分为两个乐段,是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结构:

由前奏引入引子,运用达斡尔经典的衬托词“呐呦耶”来印证少数民族歌曲的曲风和民族特色。从23小节才进入A段,并且由起承转合的四句体乐段构成,诉说性较强。以五声调式开始,43小节的长度,都在渲染一种欢乐的气氛,借此来表达达斡尔姑娘惹人喜爱的快乐一面。节奏多以8分音符与16分音符相交替的节奏型展现了美丽的达斡尔姑娘的豪爽之情。起承转合的4句体乐段运用最直接的肯定的表达方式来赞美达斡尔姑娘的美丽,并在结尾的和声上有明显地终止式来结束乐段,这也正是A段在感情基调上为全曲起到的铺垫作用。

B段则以8分音符与4分音符组合的形式在速度上和节拍节奏上营造了达斡尔姑娘安静的一面,如果说A段展现的是美丽姑娘活泼、可爱的一面,那么B段则展现了美丽姑娘恬静、温柔的一面。在结尾处的一个6度大跳,坚定了达斡尔姑娘美丽、善良的形象。以反复的形式来加深人们对达斡尔姑娘的印象,反复两次之后将旋律推向结尾处的高潮。这样使整个作品给人以轻松愉悦的感觉结束,且对达斡尔姑娘充满的美好的想象之中。

三、民歌《亲亲的达斡尔人》简析

《亲亲的达斡尔人》是一首思念家乡的独唱歌曲。虽然很短,作曲家在创作这首作品时同样采用了4/4的节拍及自由舒缓的速度诉说着对家乡人民的热爱。开头以弱拍进入前奏,同样以弱起进入主题旋律,体现了对家乡人民思念的细腻,并且与后面旋律中出现的大跳形成对比,把思乡之情表现的淋漓尽致。此曲是由两个乐句构成的一部曲式结构,1-9小节是前奏,9-17小节是第一乐句,17-30是第二乐句,全曲又反复了一遍进入第二结尾。全曲的调式依然是民族五声调式,体裁是扎恩达勒,多运用了8分附点音符和8分音符、16分音符,与4/4拍相结合的旋律走向,表现出了远方游子对家乡思念的浓烈之情。全曲旋律线条起伏舒缓,衬托着节奏与节拍的柔和,这正是作者诉说着游子内心深处对家乡父老的想念与记挂之情。

四、《祝酒歌》

《祝酒歌》是达斡尔人祝酒时所唱的歌曲,旋律朗朗上口,全曲可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1-24小节,第二部分是25-结尾。这样的划分主要是以模进的创作手法来划分的。虽然旋律简单且旋律线条舒缓,但运用模进的手法后,使全曲在平稳与高潮上做到了明显地区分。也让《祝酒歌》在欢庆的日子里唱起更有愉悦的心情和快乐的享受。

五、结语

从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角度来看达斡尔民歌的创作,基本上保留了达斡尔民族的特色,主要在旋律上多以同度或级进为主,多以节奏欢快节拍明朗为主,这与当时的创作条件和人民的生活背景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所以达斡尔族民歌的艺术形式在黑龙江这片肥沃的黑土地上形成了自己特有的风格和艺术形态,并且在不断地挖掘和探索着更广阔的创作发展空间,我们也坚信达斡尔民歌的创作会迎来属于自己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