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山西省考古研究对外公布碧村遗址考古发掘取得重大成果,首次在晋西高原发现龙山时期石城及大型石砌房址。其中,史前遗址12处,以仰韶中期、龙山时期为主,出土有丰富的陶器。调查发现民间人士收藏有碧村玉器近百件。
碧村遗址位于吕梁市兴县高家村镇碧村北,地处黄河与蔚汾河交汇处,是进出黄河的重要关口之一,历史上著名的“合河城”和“合河关”就在碧村附近。该遗址面积约75万平方米,自西向东主要包括寨梁上、小玉梁、殿乐梁、城墙圪垛等四个台地,含仰韶、龙山、汉代、辽金、明清等阶段堆积,以龙山时期遗存最为丰富,遍布整个遗址。
今年4月至7月,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研究人员分别对小玉梁和城墙圪垛上的重要遗迹进行了小规模发掘。在小玉梁台地上共清理龙山时期房址2座,灰坑13座,还有一段石砌护坡性质的墙体及一处墩台。城墙圪垛台地清理了一段宽约3米的龙山时期石砌城墙。这次的重要收获是发现了4座大型石砌房址,房址石墙建造统一而有序,多为长石砂岩错缝平砌,石块之间以砂质黏土坐浆,个别墙体采用砾石垒砌;立面均较规整,转角方正,互不咬合。出土遗物以陶器为主,多见于灰坑中,以夹砂灰陶居多,泥质灰陶和褐胎黑皮陶次之,器形有鬲、甗、敛口斝、管流盉、蛋形瓮、高领罐、粗柄豆、大口尊等。
考古人员在调查中,还见到了民间人士收藏的部分碧村玉器。据了解,这些玉器主要出土于小玉梁及附近区域,数量近百件,种类有璧、环、臂钏、琮、刀、钺、璜等。其中玉璧形式多样,有环形璧、牙璧、多璜联璧等,这批玉器流行素面,玉质多为青白玉,还有少量墨玉,细腻温润。工艺上,盛行片切割,钻孔技术发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