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石渠宝笈特展”记

2015-04-29 18:54:30吕埴
艺术品鉴 2015年10期
关键词:石渠宝西华观展

吕埴

为庆祝故宫博物院建院90周年,9月8日至11月8日,国宝云集的重量级书画展——“石渠宝笈特展”在故宫展出。展品大多是历代书画中的经典之作,清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五朝宸翰集体亮相实属首次。其中,《清明上河图》为近十年首次展露真容。

“石渠宝笈特展”开幕前,周围就已经吵得热火朝天。有在故宫博物院工作的好友,老早便在朋友圈里宣传,还时不时地播报下布展进度。而在中国嘉德工作的好友,也在转发关于嘉德助力“石渠宝笈国际学术研讨会”的消息,并晒出大展正式开幕之前举办的“石渠宝笈特展”嘉德贵宾专场的照片。再一想到《清明上河图》、《伯远帖》、《展子虔游春图》、《冯承素摹兰亭帖卷》、《写生蛱蝶图》、《渔村小雪图》、《听琴图》等国之重宝,真真是让人心旌荡漾了。

9月8日,“特展”正式开展。一般在展览开幕日,人会很多,现场也比较嘈杂,这个时候去观展实非明智。况且我也没有邀请函,生生去了岂不很没面子。

9月9日,办公室的同事趁中午休息时间去了趟故宫,回来说,武英殿人挺多的,要排很长的队,因为要赶在下午上班前回单位,就没有来得及看《清明上河图》。

既然这么火,我也别凑这个热闹,等人不多的时候再去。反正我们单位(国博)跟故宫仅一街之隔,中午饭后一遛弯就到了。而且,因为是同一系统的“兄弟单位”,持我们的工作证进故宫是无需买票的。有了这个便利,我更是有恃无恐。

9月10日,随着各种媒体对于“特展”铺天盖地的报道,情况变得有些不妙,主要是武英殿外等候看展的队伍排得越来越长,最夸张的要等6、7个小时才能一见《清明上河图》真容,且还是要移动观看。这下,我有些沉不住气了。

9月11日,周五,北京天气大好。我午饭吃得快,结束战斗时发现还不到12点,随即突发一想,何不进宫去看看?

想要观展,我知道得排很久的队,况且天气这么好,人肯定不会少。尽管如此,我还是抱着侥幸的心态,人多但万一还可以接受呢?

一进午门,迅速左转,往武英殿奔去。老远就看见乌央乌央的人……因为武英殿前的空地有限,队伍排得打了几个弯。看这情况,一两个小时是难进去的。

幸亏早有心理准备,立刻折转方向,往延禧宫赶去。

此次“特展”分武英殿、延禧宫两个展区举行。武英殿展区以《石渠宝笈》著录书画为主轴,展出137件中国历代书画经典。大众熟知的经典名作,基本都在这里。而延禧宫展区,则集中表现《石渠宝笈》著录的典型作品、图书善本和《石渠宝笈》所用宝玺等,总计146件。直白点说,就是延禧宫展区没有武英殿展区那么热火。

紧赶慢赶到了延禧宫,不出所料,这地方虽然人也不少,但还不至于像武英殿外那么多人排队。

尽管延禧宫展区的展品也很不错,可对于我来说,心中惦记的还是《清明上河图》们。因此,延禧宫一路看来未免有些走马观花、心不在焉。

延禧宫出来,咱再回武英殿看看,还是不死心。

谁知大中午的,武英殿外的人竟然越排越多,估摸着没有4个小时,我是进不去的。

这个时候,我也是逼急了,又想出一点子,看能不能不排队进去,毕竟我们跟故宫是一个系统的单位,也算是自己人嘛。

于是,我怯怯地走向现场一位年纪偏大、面相偏老、肚子偏圆的工作人员,一般这样的人不是领导也是管事的。在我说明来意,并出示证件后,那工作人员苦笑道:“这真不行,院里三令五申,就是咱们自己人也得排队。”

哎,这下是真没办法了。眼看着就要下午2点钟了,再不回单位,上班就得迟到了,只好悻悻然地往回走。

9月14日,周一,故宫闭馆,北京天气较差。经过了一个周末,不少关于“特展”的负面消息都出来了,甚至新华社的记者也吐槽故宫在展览方面的不足。可说真的,就中国这种人多且观众素质有待提高的环境下,展览真的没法做得不被人抱怨。

正当我颇觉观《清明上河图》越发不易之时,故宫一位平日交好的同学发来微信:“今日某局专场,可蹭。西华门候汝,速来!”

正是午饭时间,看到这信息,我把吃了一半的打卤面都撂下了,机不可失啊。

故宫西华门距离稍远,天安门周边地区打车肯定是不方便,至于坐公交,也要等好久,干脆我跑步去得了。

还好我午餐只吃了一半,要是吃全饱了,这一跑一颠非得胃下垂不可。

也就20分钟的时间,我便到了西华门,同学已经在那里等候。也不多话,我们直接朝武英殿飞去。西华门距武英殿仅数步之遥。

这时武英殿外的空地上,已经停了不少院内员工的自行车。看来蹭专场的可不光我这么一个“自己人”。

武英殿的正殿“皇室秘赏”单元,除了《清明上河图》展柜前人略多外,其他各展品前都较宽松。《清明上河图》独立展柜,全卷展开,柜前有隔离带,有专门工作人员进行秩序维护。我还看到,一位参加专场的部级领导也在《清明上河图》前安静地排着队。

我是先将其他展品挨个观赏,然后才转到《清明上河图》前的,好似吃东西要留最美味的在最后,郑重地饕餮一回。我几乎是眼睛贴着玻璃柜看完的。以前也在图册上眼见过《清明上河图》的繁华,知道画有几百人,楼阁几十栋,动物几十匹,什么御园、官府、大宅、商街、店铺、拱桥、民居……什么园林、花鸟、禽兽、行人……心想也算是旧相识了。可当眼光着实落在真迹上,却陡然而起一种紧张的陌生,那人生海海的繁华、那洋洋大观的街景、那热热闹闹的人世,伴随着脑际的“轰隆”声顷刻间裹袭了我。纷至沓来的,竟然是一种奇怪的距离感,热闹是他们的呵,我什么也没有。

这哪是旧相识,分明是初见。

这眼见的繁华与热闹,让我确信了“清明上河学”的郑重。古代历史上有研究东汉许慎《说文解字》的“许学”,有研究北魏郦道元《水经注》的“郦学”,有研究清代曹雪芹《红楼梦》的“红学”,唯“清明上河学”是近几十年来悄然兴起的。我无意于《清明上河图》诸本的论辩和考证,倒对其中形形色色的社会生活满怀兴趣。

宋人尚雅,即便勾栏瓦肆,也讲究情调。“清明上河学”曾研究到,宋朝的酒店,门首通常都是悬挂着红栀子灯,以为标志。如果这红栀子灯不论晴雨都盖着竹叶编成的灯罩,则表示这家酒店还提供色情服务,有点类似于今日西方社会的“红灯区”。《都城记胜》记载,有一些酒店,“谓有娼妓在内,可以就欢,而于酒阁内暗藏卧床也。门首红栀子灯上,不以晴雨,必用箬盖之,以为记认”。《清明上河图》里“孙羊正店”门口挂着的红栀子灯便是。连色情都如许雅致,倒让今人“拍案叫绝”了。我是真的寻起“孙羊正店”来,但寻来寻去,似乎并未见“红栀子灯”,心里纳罕也不好意思表露。许在正经人士看来,我要红着脸才是吧。但我并未灰心,定要下次找到它(不知还有没有机会)。如许的小心思还有很多,但因为观展时间的有限,以及不能安放的激动之情,都左右了认真观摩一番的雄心。

之后又去武英殿的两边偏殿看了“重回石渠”、“考订辨伪”两个单元,《五牛图》、《听琴图》以及其他经典之作也是很值得一看的。

下午2点以后,专场观展的人也渐渐多了,想挤到正殿再看一遍《清明上河图》已经不那么容易。其实再看一遍,心中还是不满足,既然今天得了这么大一个便宜,我见好就收得了,别再妨碍别人观展。

从西华门出来,都已经下午3点钟了。我心中始终不能平复,琢磨着怎么才能再来一次观展……

猜你喜欢
石渠宝西华观展
西华大学成果展示
包装工程(2024年8期)2024-04-23 03:59:24
西华大学成果展示
包装工程(2023年4期)2023-03-07 01:13:24
观展指南针
汽车观察(2021年4期)2021-05-10 04:06:36
《石渠宝笈》藏品专题
中国书画(2020年8期)2020-12-06 20:38:34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文苑(2020年5期)2020-06-16 03:18:36
参观美术馆
3天观展人数超过50万人次首届智博会发布多项重要成果
录附:《石渠宝笈》著录的圆明园旧藏书画目录
中国收藏(2018年1期)2018-04-04 06:34:30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观展攻略
汽车观察(2015年11期)2015-12-23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