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朝辉 曹剑锋 夏丽莎 刘丹 陈慧琴
摘要[目的]百尾参抗炎镇痛、止咳祛痰活性部位研究。[方法]采用小鼠氨水引咳法、小鼠酚红排泄法观察其止咳、祛痰作用,小鼠醋酸扭体法观察其镇痛作用,用二甲苯致耳廓肿胀法和棉球致肉芽肿法观察其抗炎作用。[结果]百尾参提取物中乙酸乙酯提取物、丙酮提取物和水提物显示了明显镇咳平喘药效作用,且随着剂量的增加,药效作用越明显;中高剂量组能显著延长咳嗽潜伏期,减少咳嗽次数;增加小鼠气管内酚红分泌量,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乙酸乙酯提取物的镇咳平喘作用效果比水提取物和丙酮提取物更显著些。百尾参乙酸乙酯提取物、水提物和丙酮提取物中高剂量显著降低醋酸扭体法的小鼠扭体次数,抑制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廓肿胀度;抑制棉球所引起的肉芽肿,显示了良好的镇痛消炎作用。[结论]该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百尾参抗炎镇痛、止咳平喘的药效物质基础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百尾参;提取物;祛痰止咳;抗炎
中图分类号 S567.23+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5)11-116-03
百尾参为百合科( Liliaceae)万寿竹属(Disporum)植物万寿竹(Disporum cantoniense ( Lour.)Merr.)的根及根茎, 别名又叫白味参、百尾笋、白龙须。百尾参为多年生草本植物, 为苗族习用药材, 其味甘、淡, 性平,具有润肺止咳、健脾消积的功效,可用于虚损咳喘、痰中带血、肠风下血、食积胀满等症状[1-2]。目前以百尾参为主药的上市复方制剂有贵州百灵企业集团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咳速停糖浆及胶囊,具有润肺止咳、健脾消积的功效。除张松对百尾参煎提液的镇痛作用进行了初步研究[3]外,未见其他关于百尾参的药效学研究报道,该研究以百尾参为材料探讨其镇咳平喘、抗炎有效部位,为百尾参的进一步临床应用和药物开发提供基础数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试材。昆明小鼠(贵阳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动物饲养合格证号SCXK(黔)2012-0001。
1.1.2药品及试剂。急支糖浆(太极集团重庆涪陵制药厂有限公司,批号Z5 0020615),冰醋酸(天津市富宇精细化工有限公司,批号120510),酚红(上海源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氨水(上海广诺化学科技有限公司,批号120208),磷酸组胺(上海谱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批号ZY150112),乙酰胆碱(sigma公司)。
1.1.3受试药物及制备。取百尾参干燥粉末2 kg,用95%的乙醇60 ℃回流提取2 h,过滤重复2次,合并滤液,浓缩的浸膏分别用不同的有机溶剂石油醚、氯仿、丙酮、乙酸乙酯萃取,浓缩至浸膏冷冻干燥后分别得到百尾参石油醚、氯仿、丙酮、乙酸乙酯提取物,冷藏备用。取百尾参干燥粉末1 kg沸水浴浸提2 h,浸提2次,合并滤液,浓缩的浸膏冷冻干燥得水提物。
1.1.4仪器。YLS-8A多功能引喘诱咳仪(安徽正华生物仪器设备有限公司)、722分光光度计(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1.2 试验方法
1.2.1止咳祛痰作用。
1.2.1.1百尾参提取物对小鼠酚红祛痰作用的影响。
取健康清洁级昆明种雄性小鼠(20±2 g)114只,随机分为14组:空白对照组,百尾参水提取物、乙酸乙酯提取物、丙酮提取物、氯仿提取物各分大、中、小3个剂量组,急支糖浆组。空白对照组灌胃生理盐水,其余各组分别给予相应剂量的药液。灌胃给药连续5 d,每天1次。最后一次给药前禁食不禁水12 h,给药后30 min腹腔注射0.5%苯酚红纯化水溶液0.5 ml,30 min后脱颈椎处死小鼠,暴露气管,气管插管与注射器链接,用2%碳酸氢钠溶液0.5 ml,缓慢注入气管内,然后轻轻吸出,如此反复3次。合并3次冲洗液放置一定时间使杂质沉淀,得到透明红色上清液,用紫外分光光度计于558 nm处测定A值,根据苯酚红标准曲线回归方程分别算出其粉红浓度[4],与空白对照组比较。
1.2.1.2百尾参提取物对小鼠氨水引咳试验的影响。
取健康清洁级昆明种雄性小鼠(20±2 g)112只,雌雄各半,随机分成14组:空白对照组,百尾参水提取物、乙酸乙酯提取物、丙酮提取物、氯仿提取物各分大、中、小3个剂量组,急支糖浆组。空白对照组灌胃给生理盐水,其余各组分别给予相应剂量的药液。灌胃给药连续4 d,每天1次。最后一次给药后1 h,将小鼠置于引喘诱咳仪的玻璃钟罩内,超声雾化喷氨雾20 s引咳,记录0~3 min内咳嗽潜伏期和咳嗽次数[4],与空白对照组进行比较。
1.2.2抗炎镇痛作用。
1.2.2.1百尾参提取物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的影响。
取健康清洁级昆明种雄性小鼠(20±2 g)104只,随机分为13组:空白对照组,百尾参水提取物、乙酸乙酯提取物、丙酮提取物、氯仿提取物各分大、中、小3个剂量组。空白对照组灌胃生理盐水,其余各组分别给予相应剂量的药液。每日1次,连续5 d,各组末次给药后30 min于小鼠右耳两面涂抹 2 0 ml二甲苯致炎,致炎30 min后处死小鼠,打孔器摘下小鼠左右耳片,称重,计算肿胀度(右耳重-左耳重,mg),并求出肿胀抑制率(抑制率=空白对照组肿胀均值用药组肿胀均值/空白对照组肿胀均值×100%)[5]。
1.2.2.2百尾参提取物对醋酸扭体反应的影响(扭体法镇痛试验)。
取健康清洁级昆明种雄性小鼠(20±2 g)105只,随机分为13组:空白对照组,百尾参水提取物、乙酸乙酯提取物、丙酮提取物、氯仿提取物各分大、中、小3个剂量组。
空白组给予生理盐水每日1次,其余各组分别给予相应剂量的药液,连续5 d,末次给药后30 min,每只小鼠腹腔注射0.7%的冰醋酸溶液0.2 ml,立即观察并记录小鼠发生扭体反应的潜伏期和在15 min内出现扭体反应的次数,并按公式计算小鼠扭体反应潜伏期的延长率和镇痛率。延长率(%)=[(给药组潜伏期-对照组潜伏期)/对照组潜伏期]×100%,镇痛率(%)=[(对照组扭体次数-给药组扭体次数)/对照组扭体次数]×100%[5]。
1.2.2.3百尾参提取物对棉球致肉芽肿的影响。
取健康清洁级昆明种雄性小鼠(20±2 g)105只,随机分为13组:空白对照组,百尾参水提取物、乙酸乙酯提取物、丙酮提取物、氯仿提取物各分大、中、小3个剂量组。
手术在腋窝处植入10 mg灭菌棉球。空白组给予生理盐水,其余各组分别给予相应剂量的药液。每日1次,连续灌胃给药7 d。末次给药后30 min,处死小鼠取出棉球及周围结缔组织,烘干后称重[5]。
1.3 数据统计 数据以x±s表示,采用SPSS11.5软件进行t检验处理,以P<0.05为显著性差异。
2 结果与分析
2.1 止咳祛痰作用
2.1.1百尾参提取物对小鼠酚红祛痰作用的影响。
从表1可以看出,乙酸乙酯提取物组和水提取组均随着剂量增加明显具有祛痰作用,丙酮提取物中剂量组具有明显祛痰作用,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氯仿提取物组没有显著性差异。
2.1.2百尾参提取物对小鼠氨水引咳试验的影响。
从表2可以看出,乙酸乙酯提取物组和水提取组均随着剂量增加明显具有止咳作用,乙酸乙酯提取物高剂量组作用更显著(P<0.01),丙酮提取物组中剂量组具有明显止咳作用(P<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氯仿提取物组没有显著性差异。
2.2 抗炎镇痛作用
2.2.1百尾参提取物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的影响。
从表3可以看出,乙酸乙酯提取物组、水提取组和丙酮提取物组均随着剂量增加明显具有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作用,中高剂量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乙酸乙酯提取物高剂量组抑制率达63%,丙酮提取物组的中剂量组作用强于高剂量组,氯仿提取物组没有显著性差异。
2.2.2百尾参提取物对醋酸扭体反应的影响 (扭体法镇痛试验)。
从表4可以看出,乙酸乙酯提取物组和水提取组均随着剂量增加明显具有延长小鼠扭体出现的时间和减少15 min内扭体次数,乙酸乙酯提取物组高剂量组延长率达75.8%、扭体次数的减少率达42.8%;水提取组中剂量组具有明显延长扭体出现的时间和减少扭体次数作用,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氯仿提取物组没有显著性差异。
2.2.3百尾参提取物对棉球致肉芽肿的影响。
从表5可以看出,乙酸乙酯提取物组和水提取组均随着剂量增加明显具有抑制棉球致肉芽肿作用,乙酸乙酯提取物组高剂量组抑制率达49%,丙酮提取物组中剂量组具有明显抑制肉芽肿作用,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氯仿提取物组没有显著性差异。
3 结论与讨论
从试验结果来看,百尾参提取物中乙酸乙酯提取物、丙酮提取物和水提物在止咳作用试验中均显示明显镇咳药效作用,且随着剂量的增加,药效作用越明显;中高剂量组能显著延长咳嗽潜伏期,减少咳嗽次数;增加小鼠气管内酚红分泌量,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乙酸乙酯提取物的镇咳平喘作用效果比水提取物和丙酮提取物更显著些,与对照组相比氯仿提取物的镇咳平喘作用没有显著差异性。百尾参提取物抗炎作用试验结果也表现出与止咳平喘相似的效果,百尾参乙酸乙酯提取物、水提物和丙酮提取物中高剂量显著降低醋酸扭体法的小鼠扭体次数,抑制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廓肿胀度;抑制棉球所引起的肉芽肿,显示了良好的镇痛消炎作用。关于百尾参化学成分研究报道较少,陈磊从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到了木犀草素、芹菜素、金圣草黄素、芦丁及甾体皂苷类化合物等[6],甘秀海等也从百尾参中分离出了槲皮素、β-谷甾醇、豆甾醇等成分[7-8]。百尾参水提物、乙酸乙酯提取物和丙酮提取物具有镇咳平喘、抗炎镇痛作用可能与存在黄酮类及甾体皂苷类有关,除此之外可能还有其他成分也具有止咳平喘、抗炎镇痛作用,因此百尾参止咳祛痰、抗炎镇痛的药效物质基础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邱德文,杜江.中华本草.苗药卷[M].贵阳:贵州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54.
[2] 贵州省药品监督管理局.贵州省中药材、民族药材质量标准[S].贵阳:贵州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62.
[3] 张松.白龙须镇痛作用的实验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 2010,5(21):1275.
[4] 徐淑云,卞如濂,陈修. 药理实验方法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5] 陈奇.中国药理实验方法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6] 陈磊.百合科两种药用植物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9.
[7] 甘秀海,周欣,梁志远.不同产地百尾参挥发性成分比较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2):765.
[8] 甘秀海,周欣,梁志远,等.百尾参根的化学成分研究[J].中国实验方剂学,2013(23):65.
责任编辑 陈玉敏 责任校对 李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