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波
【摘要】音乐曲目中有很多题材近似、情感互通的曲目,如何让学生深入理解这些曲目的深层情感、独特意味,是教学中的一大难点。经过多年的教学探索,在音乐教学中合理地使用比较法进行深入地分析体味,是攻破这一难点的有效手段。就月下情歌而言,从旋律节奏上的审美空间向度、性别视角下的审美情感维度、意蕴层次中的审美理性深度这三个方面进行纵横比较,可以引导学生深入音乐作品的情感内涵,获得独特的审美体验,从而在演唱时具有更深刻的表现力。
【关键词】月下情歌;旋律节奏;空间向度;性别视角;情感维度;意蕴层次;理性深度
中国传统的音响之乐,向来以歌唱为美。魏晋南北朝时的笔记小说《世说新语》“识鉴篇”注引时人对音响美的看法:“听伎,丝不如竹,竹不如肉,何也?答曰:渐进自然。”“丝”指的是琴、筝、琵琶等弦乐,“竹”指的是笛、箫、笙等管乐,“肉”则是指人声演唱的声乐。丝弦不会自生音响,需要外物的弹拨揉捻,旋律难以流畅婉转;管乐与人唇齿相偎,借助气体流转,旋律可跳跃可流畅,转折自然;声乐纯用丹田运气,人喉发声,口腔吐音,无需借助外物,更显和谐自然。这是从音响发生的角度评价乐声的自然与否,是一种朴素的音乐审美观点。不过,这个观点是建立在声乐技法成熟、表情达意自然的基础上的。一个发声方法不合理、情感处理不自然的歌手,是无法带给听众和谐愉悦的美感体验的。因此,中师课堂中的声乐教学,不能仅仅注重于向学生传授科学的发声方法,也要关注于培养学生高超的音乐表现能力。
中师音乐教材中有很多表现人类各种美好理想、深沉情感的曲目,我们选取其中四首借月抒情的曲目,来具体地谈一谈比较法对于激发学生音乐表现力所起的作用。这四首月下情歌分别是来自大理白族自治州弥渡县的云南民歌《小河淌水》、王洛宾根据西北地区民间音调创作的歌曲《半个月亮爬上来》、海峡两岸词曲作家共同创作的歌曲《月之故乡》、著名的军旅歌曲《十五的月亮》。这几首歌都是流传已久、广为传唱的经典老歌,都是借月起兴、望月咏怀的深情之曲。在单独教唱这几首歌曲时,都要强调情感的真挚、思念的深重,但仅止于此,则难免流于泛泛,不见重点。学生在处理情感时或者千曲一面,一味愁苦哀怨,缺乏独抒性灵的特色;又或者隐隐感觉歌曲所叹有所不同,但不能准确地捕捉微妙的情绪,无法清晰地表达音乐的品性。所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述而》),学生心里欲通而未通之时,是教师介入开导的良机。我们不妨以四曲对比的方法进行词情的辨异、调律的梳理,以厘清四曲在普遍情感之外各自的独特之处,深化学生的情感认识,提高学生对同类题材不同曲目的音乐表现能力。
一、旋律节奏上的审美空间向度
这四首歌曲来源不同,涉及不同民族地区人群,在旋律和节奏上有很大的差异。《小河淌水》是云南民歌,歌词结构非常有特色,是比较典型的“山花体”,即8句歌词字数呈7775、7775分布。假如去除歌词中配合旋律重复或者增加的字词,全曲歌词应为:“月亮出来亮汪汪,想起阿哥在深山,一阵轻风吹上坡,阿妹叫阿哥。月亮出来照半坡,望见月亮想起哥,一阵轻风吹上坡,阿妹叫阿哥。”这首歌在旋律上属于大理白族调,是典型的民族羽调式,主音是“La”。羽调式的旋律清澈纯朴,如行云流水,在表达幽思时略带哀怨,宁静缓和。另一首云南民歌《绣荷包》也是如此。因此演唱《小河淌水》时应保持气息的连贯缠绵,凸显情韵的空旷悠远,从容舒展。
相比之下,取调于西北地区的民歌《半个月亮爬上来》则以“Mi”为主音,基本为民族角调式,曲调婉转悠扬,生机盈盈。全曲为带再现的三段式结构,其中第一段和第三段舒缓平稳,像小夜曲一般充满宁静的氛围,而第三段旋律则起伏较大,打破宁静的氛围,显出活泼的情调。与《小河淌水》相比,同为月下情怀,演唱时却不再有空间的辽远疏旷,而更多地表现出静夜妆楼下的丝丝甜蜜,有时如花前月下的窃窃私语,有时是患得患失间的焦急热烈。而大量倚音的使用则使此曲彷如水波荡漾,与《小河淌水》静静流淌的旋律相比,更添轻俏之律、跃动之感。
前面两首歌都有比较明显的民族特色,而《月之故乡》和《十五的月亮》则不似前两首歌一样富含少数民族音乐元素,曲调更显现代汉民族的音乐质感。因而演唱时在旋律的体会与处理上相对比较简单。需要注意的是,《月之故乡》由三次重复的乐段构成,演唱时需要在音色、音强方面稍作区别,以区分情感的层次。
二、性别视角下的审美情感维度
这四首歌曲的抒情主体是不同的。《小河淌水》是白族阿妹诉说对远山阿哥的深情,《半个月亮爬上来》是青年男子表达对闺中女子的爱慕,《月之故乡》是两岸同胞倾吐对隔海亲人的思念,《十五的月亮》是边关将士寄托对后方家人的牵挂。这些抒情主体中,有柔情似水的女子,有刚劲伟岸的男儿,他们以不同的面貌和风骨展现着华夏民族的传统情怀。
其中,《小河淌水》是唯一一首完全从女性视角抒发情感的歌曲。它的抒情方式与传统的“思妇诗”如出一辙。曹丕《燕歌行》中有:“慊慊思妇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李白的《长相思》中也写道:“长相思,在长安。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李之仪《卜算子》曰:“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传统女性不能远渡关山,追随爱人,只能幽思闺中,无限等待。千古一叹的孤独与无奈使得女性的形象愈加柔弱无力,其风韵愈加清幽缠绵。在历史的长河中,在离情别绪这类审美情感中,女性的身影逐渐成为一角小楼,将月色渐渐柔化,在如银月华中倾泻清幽的相思,在如诗轻风中寄托深情的呼唤。“哥啊!哥啊!哥!你可听见阿妹叫阿哥!”没有哭天抢地的哀嚎,没有声泪俱下的怨诉,只有轻柔缠绵的寄语、凄婉幽清的长叹,一声声、一字字,随风而去,赠慰离人。如斯女子,如斯怨情,配合如斯旋律,正适合用头腔共鸣吐字送音,用不绝如缕的气息支撑高下婉转的音调、甜美明亮的音色,营造出清丽孤绝的音响世界。
而《半个月亮爬上来》和《十五的月亮》虽然前者为男女声合唱曲目,后者现多为女生独唱,但从歌词内容来看,两曲原本都是男子抒情曲目。事实上,《十五的月亮》原唱者也不是女歌手,而是蒋大为。不过,这两首歌的抒情男主人公又不太一样。《半个月亮爬上来》中是徘徊于闺楼下、活泼害羞的邻家少年,《十五的月亮》中则是巡逻在边境上、刚强坚毅的军中男儿,所以前者的乐感是柔和中略带俏皮,总体偏柔美,后者的乐感则是舒缓中透着坚定,总体偏健爽。
《月之故乡》是一首模糊了抒情主人公性别的歌曲,是海峡两岸男女老少共同的心声,因此唱腔的处理可以更多样化,柔婉既佳,沉郁亦可,是同一种传统文化美的不同表现。
三、意蕴层次中的审美理性深度
对于一般的学生来说,能够在演唱中突出旋律的民族特色、抒情主体的个性特征、情感差异,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表现就已经可以得到认可了。但要追求更完美的表现力,我们还需要对音乐作品的意蕴作更深层次的理性召唤。
这四首歌中,相对来说更有旋律特色的是《小河淌水》和《半个月亮爬上来》,而这两首歌都是抒发青年男女对爱恋对象的思念之情,都是关注个人内心的悲欢离合,因此情感处理时只需渗透个人的风格元素,在思念之情中加入女子的轻柔哀婉或者男子的忐忑热切即可。这是意蕴层次中最容易被演唱者体会并发挥出来的人类普遍情感,也是听众最容易接受和理解的审美情感体验。
而《十五的月亮》这首歌,则是特定群体的思亲之歌。这首歌可以认为是男子思念妻子的作品,但更重要的是,他表达的是保家卫国的军中健儿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这里面交织着光荣昂扬的爱国之情、建功立业的自豪之情和梦回故土的乡恋之情。乡恋之情中渗透着军民鱼水情,自豪之情中渗透着个人荣誉感,爱国之情中渗透着历史使命感。这复杂的情感因素构成了军旅将士独特的生命体验,绽放出铿锵有力、热烈崇高的生命之花。它是军与民的恋曲、力与美的协奏。
《月之故乡》将目光投掷在宇宙时空中。“天上一个月亮,水里一个月亮。天上的月亮在水里,水里的月亮在天上。”这种对宇宙生命的探索是人类历史、东西文化共同的哲学思考。“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拷问似乎从未停止,“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绝响亦将永亘史册。这首歌将思亲念故的民族感情融进了永恒无垠的时空背景中,将历史宇宙的辽阔浩远幻化成这首歌曲的意境画幕。处理这首歌的情感,既要有“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的思乡怀土之情,又要有“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哲学机趣之心,还得有“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的历史兴亡之感。
综上所述,这四首月下情歌有不同的旋律特色、不同的抒情主人公、不同的审美关怀,在演唱时理应投入不同的情感、表现不同的情怀。《小河淌水》最宜用头腔共鸣吟唱出女性柔美的声线和期盼的幽情;《半个月亮爬上来》应该用舒缓与俏皮交互递进的唱腔表现活泼的生活场景和徘徊的忐忑之心;《十五的月亮》若尊重原作采用男声独唱,则应该以明亮爽朗的音色体现出军人庄严的气度、自信的神采和豪迈的激情。同样借月起兴、咏月抒情的歌曲,却有如此大相径庭的情感内涵和审美体验,不经过层层比较,很难使学生尽得其味。通过比较法,将四首歌曲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进行比较,是引导学生渐入佳境、内运外化的合理方式。这将启发我们将比较法推行到音乐教学的其他环节中,逐渐形成一种行之有效的音乐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M].北京:中华书局,2011.
[2]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9.
[3]萧涤非,等.唐诗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
[4]唐圭璋,等.宋词鉴赏辞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2011.
[5]缪天瑞.音乐百科词典[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