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过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对外关系以及国内政治因素,进而比对世界音乐学科的发展历程,从文献中可以看到,人们对于世界音乐这一概念的解释,始终是随着时间的推进,学术的发展而变化,所以,不同历史时期下对世界音乐观察的角度也在发生变化。
【关键词】政治因素;世界音乐;发展脉络;特征
通过对新中国成立以来(1950-2012)我国期刊文献世界音乐相关文献的查阅梳理及统计,分别以时间、国家、研究对象分为作为划分依据,对60年间文献的梳理,并查阅大量有关我国外交关系的书籍,如《中国对外关系60年》(张蕴岭编著)等,深入研究政治因素作为影响我国世界音乐学科发展的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政治因素主导——国内“无学科意识”的世界音乐观察阶段
(一)1949-1958年:中苏友好、中美对立阶段
1950年2月14日,中苏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两国结为军事同盟,在此,中国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领域向苏联模式展开学习,所以,60年代之前的世界音乐文献中所呈现出的选择多在社会主义阵营国家,和一切反资本主义的国家,以及被资本主义压迫的国家之中。音乐理论家廖辅叔曾经提到“音乐是人类文化活动的一部分,如果说美国还有什么文化,那就只有金元文化、强盗文化、色情文化……”。
而在当时的国际关系的下,国内对于爵士乐的态度也表现出对当时对于美国的排斥心理,所有冠上“美国”一词的事物几乎都是被形容的一无是处,如《斥美国音乐》(廖辅叔《人民音乐》1952年第S2期)当中写到“音乐是人类文化活动的一部分,美国有没有文化呢?美国是暴发户,靠战争发财,血手成家的。如果说美国还有什么文化,那就只有金元文化、强盗文化、色情文化。……它(美国)创造不出健康的民族音乐,他的音乐只能表现腐烂的生活。所以正经的情歌一到美国人受伤便变成了玩弄女性的淫辞;健康的舞蹈也变成风骚淫荡的大腿舞。” 另外在翻译文章的选择上,也以某国反对美国音乐为基础,如《瑞典反对美国爵士音乐》(鲁男 译 《人民音乐》 1955年Z1期),“‘爵士音乐的危险——成了许多国家的音乐活动价的惊慌呼声。美国爵士音乐毒害着青年们的艺术趣味,排挤着民族音乐文化,已经越来越使各国的艺术活动家门深深感到不安了。”
(二) 50年代末-70年代末:加强对外交往阶段
(1)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50年代末,中苏在重大问题上产生分歧,两国关系逐年恶化,至1966年断交,与此同时,中国外交转向“反美反修”的两条线战略,为了打破美苏的外交包围,在“三个世界”理论的知识下,毛泽东提出了新的外交战略构想:坚持反对霸权主义,但以苏联为主要对手,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所以在此时我国加强了对亚非拉各国的关系,在音乐方面,1962年,在周恩来总理的关切下,成立了“东方歌舞团”,学习与宣传各国音乐舞蹈文化,对于我国与他国的关系起到了一定的推进作用。
1965年,中央音乐学院曾设立“亚非拉音乐小组”,在此阶段,集中发表对于亚非拉音乐关注的报道。比如1974《乐器科技简讯》(现《乐器》杂志)中出现了一系列研究外国民乐器的文献,如《伽倻琴和長鼓》(高歌《乐器科技简讯》1974年第3期),莹星(瑩星)、陈自明的《马林巴》(《乐器科技简讯》1975年第4期),《鰐魚琴》(《乐器科技简讯》1976年第1期等),由于各方面条件所限,文章中很多乐器图片都来自于他国音乐代表团来华访期间所拍摄,或通过手工图画,标写尺寸等简单的方式的展示给读者。
(2)积极推动与欧洲、日本关系。与日本、西欧等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关系初步正常化,并与124个国家建交,不但改善我国安全环境,也拓宽了我国的音乐视野。60年代末,中国对日本的方针是争取它与美国拉开距离,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成为了战略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此时,对于日本音乐的关注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并对日本“劳音”加强关注,一方面学习、交流日本对传统音乐的宣言和保护,另一方面也宣扬如何抵制“美国黄色音乐”(爵士音乐)。
此时期内对于日本音乐的关注也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其中最常见的是对日本国内“劳音”(日本劳动者音乐协会)的关注,一方面学习、交流日本对传统音乐的宣扬和保护,另一方面也宣扬了日本“劳音”集团如何抵制“美国黄色音乐”。如《日本的音乐》(《音乐艺术》 星旭著;罗传开译1979年第1期),《中日音乐文化交流史话》(《人民音乐》 郎樱1979年第2期)。
二、政治因素的影响由强变弱——我国世界音乐学科化发展阶段(1980年至今)
1980年至今,世界音乐的研究开始摆脱先前以政治政策作为主要参考因素的方式,随着自我认知与对世界认知需求的不断加深,我国世界音乐的研究逐步实现了从量到质的转变,也逐步走向学科化的发展道路,不但从更多角度的了解、认识,也开始真正的参与和探讨其学科的发展道路,为实现世界音乐的中国视野不断的奋斗。
外因:苏联入侵阿富汗,对外扩张势头下降,中国不像70年代那样面对其咄咄逼人的威胁,美国在战略上转攻势,所以我国不必担心美苏联手,“同谁都来往,同谁都交朋友”使中国避免卷入更多的争斗。内因:改革开放,经济转型,眼光开放,走出去、引进来。音乐人类学(Ethnomusicology)被引入,中央音乐学院陈自明教授实现走出国门看世界,学习世界范围内民族音乐。80年代后不同阶段世界音乐被走向课堂,影响学生的观念,反作用于学生以往的“西方中心论”等政治观点。
音乐人类学(民族音乐学)学科的引入、世界音乐研究的范围不断扩大、世界民族音乐学会会议的成立,“世界音乐”学科建设的日益明确,核心期刊中世界音乐专栏的设立等无疑都标志了世界音乐逐渐开始了学科化的发展道路,也世界音乐开始了与音乐史学、音乐美学、音乐图像学等更多专业的结合,这不但丰富了它的研究手法,也为各个学科的建设与研究发挥了一定的功效。
参考文献
[1]张蕴岭.中国对外关系:回顾与思考(1949~2009)[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09).
[2]管建华.21世纪初:世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与音乐人类学在中国[J].音乐艺术,2009(01):127.
作者简介:刘颖,女,河南焦作人,河南理工大学音乐学院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