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籍 尹陈奇
2010年4月14日,我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发生7.1级强烈地震,经过艰苦卓绝的灾后重建,在实际不到两年的有效施工期内,一个崭新的社会主义新玉树屹立在雪域高原,创造了高原重建奇迹。这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全国各族人民的特殊关怀,充分体现了伟大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的坚强有力领导,在抗震救灾及灾后重建中凝结而成的玉树抗震救災精神,不仅是伟大中国力量在青海的具体体现,更是实现青海“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强大精神动力。
筑梦新城蝶变新生
夜晚的结古市静谧安详,灯火星星点点,每一个看到的灯光与建筑里有千千万万我们熟悉或者陌生的故事,拼搏与伤痛、感恩与坚韧、憧憬与逐梦……这些微小但却对个体无比重要的体验和记忆,终会汇集成一座伟大城市的灵魂。
此刻的康巴艺术中心正在上演一场文化盛宴,英俊潇洒的康巴小伙正甩着宽袍大袖,飞奔跺踏,犹如雄鹰展翅,在雪域高原湛蓝的天空中翱翔;婉约多彩的康巴姑娘身披色彩斑斓的盛装,舞步轻盈飘逸。这悦耳的脚铃,流动的音律,如痴如醉的一曲曲藏歌彰显着玉树无穷的魅力,也是完成家园重建的新玉树人万众一心、团结奋进、社会和谐的精气神的展现。
2010年4月14日,我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发生7.1级强烈地震,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的特殊关怀和坚强领导下,省委省政府高效组织、科学重建,在实际不到两年的有效施工期内,全面完成了玉树灾后重建任务。规划确定的1248个重建项目全部建成,全社会投资达到420多亿元,实现了居民拥有新家园、生态迈上新台阶、设施得到新改善、城乡呈现新面貌、社会和谐新局面的重建目标。
灾区住房条件得到根本改善。39149户城乡居民住房建设任务全面完成,震前土木结构房屋全部改为框架砖混结构,抗震能力达到7.5以上,生活服务设施配套完备。
公共服务设施功能明显提升。94所中小学和幼儿园建成使用,学生人均校舍面积达到震前的1.5倍。63项医疗卫生重建项目投入运行,65个文化项目全部完成。
基础设施保障能力显著增强。玉树市区“四横十五纵”城市主次干道全部建成,给排水、燃气、垃圾污水处理等市政设施建成运营,电力、水利、交通、通信能力大幅增长。
特色产业优化升级。48项特色产业和服务业项目全面竣工,7个独立商业区投入运营,一批节能暖棚、畜用暖棚和规模养殖小区相继建成,每个行政村都组建了生态畜牧业合作社。
生态环境治理取得实效。生态修复、环境整治、土地整治、灾害防治和规范地材开采、推广节能环保材料等93项灾后重建生态环境建设项目全面完成。玉树市绿化面积由震前的178.6公顷增加到432公顷。
和谐家园建设成绩突出。4个国家级文物保护项目和56个省级文物保护修缮项目全部通过验收。93处受损宗教活动场所、僧舍和寺院公共用房全部得到重建或维修。一批福利院、敬老院、孤儿院投入使用,全国藏区第一个高校毕业生就业试点启动实施。生态移民和农牧民技能培训3万多人次,2.9万人实现脱贫。
制度优势凝聚“中国力量”
“哇!你看,真不敢相信这是以前的玉树。”“现在的玉树相比地震以前,真的是跨越了二十年啊!”“在之前的旅游宣传上看到过介绍,想不到玉树是这么美丽的地方,蓝天白云就像画上去的,特色鲜明的藏式建筑太漂亮了”……9月14日至22日,省委党校和省直机关共6个批次360余名干部走进新玉树观摩考察,眼前的新城新景、新面貌、新气象令考察团成员感慨万千。抚今追昔,每个人对新玉树的发展表现出的都是震惊和震撼。
“一踏上新玉树的土地,我就被灾后重建呈现的现代化城市景象震撼,新玉树就像一颗明珠,镶嵌在三江源头,短短的参观学习,使我更加深刻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更加坚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我们向伟大的中国人民点赞,向勤劳智慧的玉树人民点赞,祝愿玉树的明天更加美好。”省商务厅的顾建勇对身边的记者说。
在参观地震遗址纪念馆时,省老干部局办公室张兰说:“经过艰苦卓绝的灾后重建,一个崭新的社会主义新玉树屹立在雪域高原,这既是全州各族人民用心血和汗水担起新玉树崛起伟大梦想的过程,也是沐浴党的阳光雨露,感受全国人民无疆大爱的过程。玉树的重建创造历史奇迹,同时体现了党和国家的特殊关怀,再次见证了社会主义的巨大优越性,展示了伟大中国力量。”
强震袭来,再次让世人认识到什么是山摇地动,再次让世人领略了什么是顶天立地、感天动地,也再次印证了一个政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展现了一种制度协同整合、高效应急的优势,见证了一个国家举国携手、握指成拳的力量。
民族团结之花越开越盛
“真不敢相信眼前看到的玉树是真实存在的,但这是事实,这里就是新玉树。相比地震以前,新玉树真是太漂亮了!新玉树、新面貌、新生活,这里就是藏区发展的缩影。”田兴锋激动地说道。蓝天白云下熠熠生辉的玉树十大标志性建筑,“四横十五纵”骨架道路上奔驰的车流,精雕细刻的浓郁康巴风情街道……所有的真实一次又一次地冲击着这个来自省直工委汉子的神经,以至于他总是会走神,在平均海拔4200米的三江源上林立的高楼大厦,那些干净的街道和崭新的柏油马路,弥漫在每一寸空气里浓郁的康巴风情和浮现在每个人脸上满是喜悦与希望的笑容,略有高原反应的他怎么都看不够。
他把自己的感受与一旁的同事吴红分享,全然沉侵在震撼与欣喜中的吴红,一边不断地按着相机的快门,一边回话道:“第一次来玉树,感觉这是我在藏区中见过的城市中最美的一座。社会主义新玉树,太让我震撼了。我一定得多拍几张照片,记录下新玉树的新面貌。”
走进玉树州人民医院,来自西宁市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的应海涛眼中泛起了一层薄雾,看门类齐全的科室,看现代化的医疗设备,听医院患者的治疗效果,整个门诊大楼上下都有他的身影在走动。看到记者,他不禁啧啧称赞道:“没想到玉树的医疗水平发展这么快,太出乎我的意料了!回想当初在灾后重建期间,因为这边医疗水平落后,很多患者都得去800公里外的省城治疗。党和国家的关怀让玉树医疗越来越先进,发展越来越好了。”
“我感觉玉树医疗水平发展一年比一年快,虽然玉树医疗改革比全省晚了三年,但他们迎头赶上,和全省医改工作同步伐进行,这也是玉树跨越发展的缩影。”参观途中,应海涛深有感触地说。
在新寨嘉那嘛呢石经城,考察团听取了讲解员关于新寨嘉那嘛呢石经城的历史及地震后重建情况的详细介绍,随后来到新寨村支部书记旦周扎西家里做客。旦周扎西一边热情招呼客人,一边慢慢讲道:“我们正在享受着国家的各种惠民政策,现在家里的生活越来越好,子女们都找到了工作,有了稳定的收入,开设的家庭旅馆生意也一直不错,一年下来将近有15万元左右的收入,现在只盼望着孙女快点长大。”
省委党校领队武伟生感慨道:“玉树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现代化高楼林立,城市规划科学合理,民族特色突出,现代科学理念地域民俗特色无缝结合;这片新生沃土上生活着一群善良、淳朴、好客的人民,他们热爱生活,心怀感恩,在我心底留下难忘和美好的印象。希望玉树在跨越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宽广,人民生活越来越富足。”
弘扬抗震救灾精神践行“三严三实”
这块五年前还是一片废墟,满目疮痍的土地,如今已是新楼林立、车水马龙,散发出活力与生机,令人感动和惊喜。海南州藏语委办公室多杰拉旦说:“参观考察后我的感受有六个字,‘惊叹、感恩、学习。“惊叹”于短短几年时间内,玉树发展如此巨变;“感恩”的是全国各省、市、区和各族人民对玉树地震灾区无私的帮助和援建;“学习”的是玉树人民坚强不屈、艰苦奋斗的精神和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要把这种精神转化为我们工作的动力,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共创美好明天。
在玉树灾后重建过程中,广大党员干部和灾区群众克服环境恶劣、条件艰苦的种种困难,以压不垮、震不倒、摧不折的顽强毅力,投入到抗震救灾和重建工作中,全省上下众志成城、顽强拼搏、尊重科学、敢于胜利,形成和展示了“大爱同心、坚韧不拔、挑戰极限、感恩奋进”的玉树抗震救灾精神。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一次灾难就是一次人性的“涅槃”,也是一次巨大的转变和进步。玉树抗震救灾精神充分体现了“三严三实”的本质要求,集中展现了我省藏区广大党员干部有苦不怕苦、有苦不言苦、有苦不叫苦,不怕掉肉、不怕脱皮、不怕流汗、不怕牺牲的精神风貌。
当前,干部群众对“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期望值很高。做践行“三实”表率,就要大力学习弘扬玉树抗震救灾精神。各级党员干部要敢于担当责任,勇于直面矛盾,善于解决问题,把群众满意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严”和“实”字上下功夫,为“坚持正确方向、全面深化改革、奋力打造‘三区、建设全面小康”目标任务保驾护航,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