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当今,是一个追梦的时代。中国梦是人民的梦,是亚洲的梦,也是世界的梦。在这个辉煌的追梦时代,人们都会自然地、自觉地、自愿地努力去创意、创造、创业和创新,呈现着“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朝气蓬勃、蒸蒸日上的局面。
这诸多的创造与创新,都有一个共同的支撑点,这就是大智慧。大智慧的核心是社会主义价值观,是中华民族振兴的精神,是创造性思维能力。
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曾说过:“我们中国人并不比外国人差。”为此,钱学森院士在20世纪80年代就大力倡导开展思维科学研究,目的有两个方面:一是为我国研制智能机提供理论基础,二是为了大力提高人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在这样的背景下,《创新思维学》这部书诞生了。这部书,由本刊总编辑于童执笔,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刘奎林教授、北京大学赵光武教授、北京理工大学田运教授、哈尔滨速读学校王功玲校长、哈尔滨师范大学陈明文先生、中共吉林省委党校胡珍生教授等专家学者集体创作而成。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钱学森之问”启示我们:不研究创造思维,不懂得创造的规律,是难以造就出杰出人才的。为此,本刊2015年特辟《创新思维学研究》专栏,连载《创新思维学》这部书,为追梦征途上的人们,增强创造与创新的思维能力。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任何一项创新工作都无一不是立足现在、面向未来的工作。古往今来,凡成功的创新者都非常注重创新工作的未来效应。所以,身处创新工作岗位的每一个创造者,都必须注重预测思维能力的提高,学会运用预测思维来制定科学的创新工作。
第一节 预测思维方式范畴
一、预测思维方式含义
预测,指的是对未来复杂事物做出发展趋势估计、预言的思维过程。预测,则是在关于过去、现在的信息材料基础上,预料事物未来发展趋势,从而构成创新工程的前提和基础。人们改造世界的实践表明,一切成功都来源于正确的创新决策,而正确的创新决策又都依赖于科学的预测。
科学预测是人们运用科学知识,借助一定的技术手段,对事物未来的发展趋势、状态做出判断。或者说,它是认识主体对于客体未来发展的一种预先反映。其目的在于做好现实的工作,使现实工作结果成为未来工作的有利基础,而不是为未来工作带来困难。
预测思维方式,就是指以自己工作系统的历史材料、现实情况、工作目标等为思维对象。通过一系列思维活动,采用有效的思维方式和方法,实现对未来趋势预测的思维。这种思维方式是在实践中掌握客观规律的基础,发挥高度的想象、幻想和联想等创造能力,对未来可能或必然发生的现象、事件和过程做出预见,这是复杂的思维过程。
人类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中,特别是在科学技术发展到了今天,人们深感“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重要。人们在生产活动中有了预见,就会预测到未来的发展方向,人们在社会发展中有了预见,就会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以及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做出有科学依据的决策,才有正确的目标和战略的行动计划,从而更好地驾驭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二、预测思维方式的作用
(1)坚持运用预测思维方式,有利于增强预见能力。无论在什么岗位上,尽管领域不同,工作性质不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必须高瞻远瞩,善于看到事物的现状,预见事物发展的未来。这种能力就是预测能力。例如,科技发展预测、经济发展预测、政治形势预测、军事战略预测等。善于预测思维,就会增强预见性。一个人只有在迈出一步,看出两步、三步或更多步,才有利于在工作中及时提出新的目标和任务,才能不停顿地向新的领域、新的目标迈进,从而把握工作的主动权。
(2)坚持运用预测思维方式,有利于提高创新决策水平。预测思维方式是为创新决策服务的。正确的创新决策,离不开科学的预测。第一,预测思维方式能为创新决策提供关于未来发展的信息材料。任何创新决策都有针对未来的因素,绝不是现状的简单重复,这就不仅需要决策者掌握过去的历史经验、现时的发展状况,还需要通过预测思维方式推测未来发展的信息材料,并将这些信息材料综合起来,服务于创新决策。通过预测后进行决策就可以减少盲目性,提高科学性。第二,预测思维方式能为创新决策提供科学思路,运用各种预测手段,对事物发展历史和现状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在此基础上,推断事物未来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将会得出多种思路,这样在制定决策时,可以尽可能地选择最佳思路,从而实现决策的科学化。第三,预测思维方式可以排除不利因素影响,使决策尽快做出。在大量历史现实和未来的信息材料中,有许多因素和材料不排除,就会影响正常决策,而这种排除是有条件的,不是盲目进行的,预测思维也包括对不利因素和材料排除后的趋势预测。
(3)坚持运用预测思维方式,有利于强化创新的控制能力。任何一项创新工作系统都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错综复杂的网络系统。其中,影响创新工作进程的有确定性因素,也有不确定性因素。为了实现创新目标最佳,决定性的条件是创造者必须实施宏观控制,要顺利实施宏观控制,又必须预测确定性因素,尤其是要预测不确定因素的趋势。凡有利于目标实现的趋势,就应继续强化,对不利于目标实现的趋势,就应实施有效的控制。这样一种预测控制能力是创造者应具备的重要素质。而这种预测控制能力的素质,又是在坚持运用预测思维方式过程中逐渐培养起来的。有了这样一种预测控制能力,就能做到“水不来,先修坝”,就能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就能争得工作的主动权。
第二节 预测思维方式的理论依据
宇宙间的任何事物都有其内在的、客观的、必然的规律,并且这些规律又是可以认识的。预测思维方式就是从这一理论出发,通过各种方法和途径,达到科学预测未来的目的。为了预测未来,必须把握反映这一理论基础的一些基本原理。
一、连续性原理
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作为活生生的过程而存在着的。从时间上划分,可分为过去、现在和未来。从事物发展状态上划分,可分为事前、事中、事后。而现在和未来是过去的继续,未来又是过去和现在的延伸。哲学认为,如果某事物过去、现在和未来都能保持在一定质的规定性时,就可称该事物是连续的,或称做事物的连续性。只要预测思维方式的对象处于连续的过程之中,那么,该对象事物的过去、现在、未来之间就一定有着某种质和某种规律的连续性,这种事物的连续性原理就为预测事物的未来提供了理论依据。
当然,事物不都是绝对连续的,客观事物的发展是连续性与非连续性的统一。有许多本来是连续着的事物,往往由于内部因素的突变和外部因素的干扰,造成连续过程的中断。这种中断可看作连续性的特例,并不完全影响按事物连续性原理进行预测,对此,在运用预测思维活动时,一定要充分估计到这种中断的可能性及其对全局预测造成的影响。可及时做一些应急措施,以保证科学预测有始有终,并达到预期效果。
二、因果性原理
客观存在着的事物都广泛存在着因果联系,常常是一定的原因必然引起一定的结果,有时还会引起多种结果。也有时是多种原因引起一种结果,或多种原因引起多种结果,同时还有在某一种原因背后隐藏着另外一种原因,这样就自然形成了事物间的因果链。即“没有无因之果,也没有无果之因”。而事物的这种普遍存在着的因果联系,一般都具有相干性、相继性和相似性。
三、相似性原理
客观事物尽管千差万别,各不相同,但又到处充满着相似。不相似中有相似,相似中又有不相似,从而表现着事物多样性的统一。在现实生活中,看上去两种截然不同的事物,但在运动过程中,只要内外条件和发展程度相似,则其未来的发展状况也常常会有相似之处。按相似原理进行预测,通过类比达到某一事件的相似预测,就称其为相似预测思维方式。
四、模糊性原理
世间事物既是清晰的,又是模糊的。清晰和模糊布满整个空间。由于事物具有模糊性,因此,任何科学预测思维都带有一定的模糊度。按20世纪80年代产生的《模糊数学》的说法,如果人们所认识的事物的模糊隶属度达到或超过60%时,就可以认定基本认识了该事物。可见,所谓的清晰、清楚,都是相对的,预测思维的结果也无非如此,绝对的清晰和准确无误,是不存在的。在预测思维过程中,不能不坚持模糊性原理,只有按模糊性原理预测未来,才能算做科学预测思维。这样有利于克服片面性,防止绝对化。
第三节 预测思维方式的程序和方法
要真正地把握预测思维方式,并达到预想的结果。那么,了解和掌握预测思维的程序和方法是不可缺少的。
一、预测思维方式程序
(1)确定预测目标。预测思维方式,要有明确的预测思维目标,只有确定了明确的预测思维目标,才能最终实现预测思维的目的,才能为实现目标而奋斗。确定预测思维方式目标要进行定性分析,要以数据为依据,通过量的分析,摸清事物发展的趋势。这是现代预测的一大特点。对预测目标的确定,不能简单化、随意化,必须坚持在分析历史资料、现实状况的基础上,有弹性地确定。
(2)搜集和处理信息。没有信息,就没有预测。因此,搜集信息、筛选信息、加工信息,就是预测思维的主要内容。搜集信息,首先,要围绕预测目标进行搜集,力争做到全面。信息的海洋浩瀚无边,搜集信息时不能离开所确定的目标,只有围绕着预测思维目标搜集到的信息,才是最有价值的信息。其次,要求信息具有准确性。这样就要求领导者在搜集信息时,不断筛选掉无用信息和不相干信息。只有准确的信息,才能减少预测思维的误差。处理信息,首先,对筛选后的信息进行分类,按价值情况分为1、2、3类,l、2类为可用信息,3类为备用信息。其次,进行分析,分析信息性质,确定直接相关信息和间接相关信息,找出那些在事物发展中是稳定的,带有必然性的信息。再次,在处理信息时要注意抑制自己的主观倾向性。主观性会使预测思维脱离客观实际的轨道。
(3)设计预测模型和选择预测方法。要精心设计预测模型,即预测对象未来发展的概率图。在预测思维模型中,预测对象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其中各个参数都彼此相关、相互制约和影响。准确地确定相关性因素,尽可能揭示其中非线性相关因素,并作为一个统一的系统同外部环境发生相互作用。对预测思维模型要进行科学论证和评价,进行多角度的评估,看其可行性程度,使预测结果尽可能完善。在对搜集的信息进行处理之后,针对所设计的模型,选择恰当的预测思维方法。预测目标不同,对方法的要求也不同;难易程度不同,对方法的要求也不同;预测对象的性质不同,要求的方法也不相同,如此等等。没有正确方法的选择,预测思维也不会成功。
二、预测思维方法
(1)德尔菲法。德尔菲法也就是专家评估预测法,是通过若干轮质询,把若干专家、学者对某一未来问题的预测意见集中起来的预测思维方法(德尔菲是古希腊传说中的神谕之地,城中有一座阿波罗神庙可以预卜未来,故而借用其名)。这种方法属于专家评估法。使用这一方法本身就带有集体性质。这是一种古老的预测方法,它依靠专家,通过直观,对事物的过去和现在做出综合分析,由此预测事物的未来发展趋势。
(2)趋势外推法。这种预测思维方法有两种情况:其一,对一个预测对象来说,如果该事物过去的发展规律今后仍然存在,预测者可以根据历年积累的详细资料,找出其发展规律,由此推测未来的发展方向。需要指出的是,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不平衡的,且又是有极限的。因此,不能无限地简单外推。其二,在自己的实践中,通过观察,总结,发现事物的内在规律性。当再遇到具有可比性的另一事物时,就可以参照原事物发展的历史趋向进行外导推断,从而在类比中预测出另一事物的发展趋势。
(3)经验预测法。长期从事某一工作,便会积累大量的工作经验。在进行预测思维的过程中,可以凭借着经验、智慧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来分析资料,在比较中,得出某一事物的预测结果。这种经验预测一般是在事物关系复杂,又缺少必要资料,同时时间紧迫的情况下使用。一般地说,经验思维预测法可分为,个人经验预测思维法和集体经验预测思维法。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应防止唯经验式的预测。个人经验预测思维法。主要预测思维主体是个人,依靠个人的智慧、能力和经验预测思维,并达到理想结果的预测思维方法。集体经验预测思维法。主要预测思维主体是一个集体(或称班子),依靠群体智慧、能力和经验预测思维,并达到理想结果。这种方法需要充分发挥民主,开展集体讨论,集思广益,反复协商,以求得共同预测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