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文书“行散”非“行解”浅说

2015-04-29 00:44陈魏俊
敦煌研究 2015年2期

陈魏俊

内容摘要:本文认为敦煌文书所记道家服石“行散”之法与出土医学竹简所记“行解”意义完全不同,前者指散步行药,后者指发汗解表。

关键词:敦煌文书;行散;医简;行解

中图分类号:G25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106(2015)02-0076-04

Abstract: This paper concludes that the Taoist method of“xingsan”conducted after taking“five stone powders”is completely different from the practice called“xingjie”recorded in unearthed bamboo slips containing medical texts. The former means to activate medicine by taking a walk while the latter means relieving exterior syndromes by diaphoresis.

Keywords: Dunhuang documents; xingsan(to activate medicine by walking); Bamboo slips containing medical texts; relieving exterior syndromes by diaphoresis

《敦煌研究》2012年第3期刊出了张侬等先生的《敦煌医药文献中的行散方法》[1],读后获益匪浅。但该文将“行散”和发汗混同,并认为“行解”是“行散”在汉代的最早记载,这是值得商榷的。

“行散”常指道家服石之后通过散步来发散药力,敦煌文书有大量与“行散”之法相关的内容。我们把张侬等先生列出的有关“行散”的敦煌医药文书辑录如下。

P.2822:

调中理肾汤……分温三服,别如人行八九里。

P.3201:

脾虚脚弱方……分温服之,别如人行八九里,忌米酢。

P.3287:

平胃丸……日二服,并可少加,以下气微微溏为限,每服竟,急行六十步。

P.2662:

柴胡汤……分温三服,服别相去如人行十里久。

P.3201:

脚气冲心方……分温三服,每服相去如人行七八里,服之立已。

P.2565:

桃花散方……空腹顿服之,如人行十里久,当觉腹中鸣转,以少热粥饮之,即泻三数行。

P.3596:

茵芋酒……每饮酒未即,如人行四五里。

P.3930:

治产后风虚瘦弱,分作三服,服别如人行十里,差。

P.3827:

疗伏连传尸(痨瘵)……且以饮服之后,如人行十五里久。

疗风疹多年不差方,苍耳子花、叶炮干。……三服别如人行五六里,立差。

以上文献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服药之后要求病人行走,这与道家的散步行药之法相同。张先生等把这些文书作为“行散”之法来理解是正确的。但文章却多处将“行散”与发汗混同,我们把张文混淆“发汗”与“行散”的文献摘录于下。

P.3287:

桂枝汤……若一服得微似汗者,余不须。如一食倾不似汗出者,吸啜热白粥一碗,动令微汗,汗竟,满七日,禁生冷、一切杂食。

P.3287:

葛根汤……分三服,服别暖进,复取微似汗。将息法如桂枝汤。有麻黄者,不须服热粥。

P.3201:

皮肤不仁方也有复取汗同前作法。

P.3287:

人偏风,和草火灸,令遍体汗流出,即差。

伤风感冒初期,治风膏也有类似此出汗法。

引文明言出汗,不言行路。前两条桂枝汤、葛根汤文书残缺,传世文献《伤寒杂病论》可补其缺:

桂枝汤方: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劈,右五味咀,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 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役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2]

葛根汤方:葛根四两,麻黄三两去节,桂枝二两去皮,芍药二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劈。右七味咀,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余如桂枝汤法将息及禁忌。[2]121

以上引文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桂枝汤”和“葛根汤”的用药及发汗方法。《伤寒杂病论》中桂枝汤和葛根汤是治疗伤寒病的药方,他们都说要使病人发汗,不发汗的要加重药量。发汗方法是“服热粥”“温覆令一时许,遍身 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覆取微似汗”,“服热粥”是加快病人发汗。葛根汤说如果病人通过覆盖被子出现了“微似汗”的效果则不须啜粥;敦煌文书葛根汤说“有麻黄者,不须服热粥”,“麻黄”具有解表发汗的功效[3]。桂枝汤、葛根汤同时谈到“覆”,意思就是要病人盖严实使出汗,并没有说要求病人走路发散药力。

“行散”是通过散步发散药力,发汗是要求用被子覆盖病人使之出汗,又要散步又要盖被子,这是不可能办到的。“行散”与发汗没有任何关联,张先生等却把“行散”与发汗混同。正是由于把二者混同,他们在追述“行散”历史来源时,把“行解”当作“行散”在汉代的最早记载,并借此把“行散”之法追述到了汉代,均非当。“行解”“行散”属于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行解”最早见于汉代出土文献。我们把有关“行解”的简文摘录如下。

居延汉简89·20:

伤寒四物:乌喙十分,细辛六分,术十分,桂四分,以温汤饮一刀圭,日三夜再,行解不出汗。[4]

武威汉代医简42—43:

治鲁氏青行解解腹方:麻黄卅分,大黄十五分,厚朴、石膏、苦参各六分,乌喙、付子各二分,凡七物(42)皆并 冶 合 和 以方寸匕一,饮之,良甚,皆愈伤寒逐风(43)。[5]

居延汉简,出土于甘肃北部额济纳河流域的古“居延”地区;武威汉代医简,出土于甘肃武威。两批竹简都属东汉时期,并和敦煌文书一样都是西北甘肃一带出土的文物。

出土文献“行解”的意思不是散步行药,而是行散寒解表之法,即通过发汗来散寒以达到治疗伤寒病的目的。“行解不出汗”,意思是说此方剂可以使不出汗的伤寒病人发汗。所谓伤寒四物“乌喙、细辛、术、桂”都有助阳散寒发汗解表的功效[6],“伤寒四物”实际上是发汗药。《备急千金要方》卷9有如下文字:

崔文行解散 治时气不和,伤寒发热者方。

桔梗 细辛各四两 白术八两 乌头一斤

上四味治下筛,若中伤寒,服钱五匕,覆取汗解。若不觉,复小增之,以知为度。若时气不和,且服钱五匕。避恶气欲省病,服一服,皆酒服。[7]

崔文行解散“乌头、细辛、白术、桔梗”与居延汉简的伤寒四物“乌喙、细辛、术、桂”用药基本相同。“乌头”是“乌喙”的另一种名称,敦煌文书P.3714《新修本草乙本残卷》所载“乌头”条可以为证,如下引文。“桂”[3]339与“桔梗”[3]286都有除寒热的功效,因此两方换用两药,实质不变。

乌头 味辛、甘、温、大热,有毒。主中风、恶风,洗洗出汗,除寒温,咳逆上气,破积聚寒热。消胸上痰冷,食不下,心腹冷疾,脐间痛,肩胛痛,不可俯仰,目中痛,不可久视,又堕胎,其汁煎之名射罔,杀禽兽。射罔味苦,有大毒。疗尸疰,症坚及头风痹痛。一名奚毒,一名即子,一名乌喙。[8]

可以说“崔文行解散”就是居延汉简的“伤寒四物”药方,而“崔文行解散”列于《备急千金要方》卷9治“伤寒方”的“发汗散”之下,因此居延汉简“伤寒四物”也当为发汗药无疑。崔文行解散“覆取汗”是说覆盖病人使之发汗,这正好与居延汉简伤寒四物“行解不出汗”对应。

武威汉代医简“鲁氏青行解解腹方”,其中“行解”也是行散寒解表之法。药方中“麻黄”用量很大,“麻黄”有解表散寒的功效[3]221,此为“行解”之用;而大黄[3]283、石膏[3]102、苦参[3]219、乌喙[3]277、附子[3]275均为清热泻下之物,此为“解腹”之用;厚朴可疗伤寒腹痛胀满[3]384,由此可以看出这是一副兼具清热泻下解表散寒功效的伤寒药方,这便是简文所说“解腹”及“皆愈伤寒逐风”的意思。同时我们查得该药方其实是后世的“青散”方,《备急千金要方》卷9:

青散 治春伤寒,头痛发热方。

苦参 厚朴 石膏各三十铢 大黄 细辛各二两 麻黄五两 乌头五枚

上七味治下筛,觉伤寒头痛发热,以白汤半升和药方寸匕投汤中,熟讫去滓,尽服。覆取汗,汗出,温粉粉之良久。一服不除,宜重服之。或当微下利者,有大黄故也。[7]214-215

“青散”用药几乎和武威医简用药一样,只少了一味“附子”,因“附子”和“乌头”药效相似,且有毒,医书有“八月采为附子,春采为乌头”之说[8]633。后世医家把武威汉代医简“鲁氏青行解解腹方”的“附子”去掉,改进为后世治疗伤寒的“青散”方。“青散”方说病人要“覆取汗”,这正好注解了武威医简“行解”之义。

“行解发汗”之法是为了治疗伤寒病,后世医书有大量记载通过发汗治疗伤寒的文献,如《伤寒总病论》卷4“时行寒疫论”有云:

其治法初用摩膏火炙,唯二日法针,用崔文行解散,汗出愈。不解,三日复发汗,若大汗而愈,不解者,勿复发汗也。四日服藜芦丸,微吐愈;若病固,藜芦丸不吐者,服赤小豆苽蒂散吐之,已解,视病尚未了了者,复一法针之当解。不解者,六日热已入胃,乃与鸡子汤下之愈。无不如意……时病始得,一日在皮,二日在肤,三日在肌,四日在胸,五日入胃,入胃乃可下也。热在胃外而下之,热乘虚入胃,然要当复下之。不得下,多致胃烂发斑,微者赤斑出,五死一生;剧者黑斑出,十死一生。[9]

以上引文告诉我们对处于不同阶段的伤寒病者应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伤寒病在皮肤、肌肉之时利用发汗的方法来治疗,当病入胸则用使病人呕吐的方法来治疗,五六日病入胃,则用泻下的方法治疗。其中明言“用崔文行解散”发汗,汗出则病愈,如果不出汗,还要再次用药使出汗。《巢氏诸病源候总论》卷9“时气候”有与以上引文相似的记载,唯“用崔文行解散”作“服行解散”,此“行解散”和“崔文行解散”当是一物。

综上,“行解散”“崔文行解散”“鲁氏青行解解腹方”“行解不出汗”中的“行解”意义都是一样的,即发汗解表。“行散”是通过散步来行药,与“行解”意义完全不同。居延汉简“伤寒四物”以及武威汉代医简“鲁氏青行解解腹方”均不言散步行药,且“伤寒四物”要求病人服药时间是“日三夜再”,就是说白天服药三次,晚上服药两次,如果晚上也要散步行药有点说不过去,这点杜勇先生已经指出[10]。又传世医药文献“崔文行解散”和“青散”也不说行路解药,只言服药后要“覆取汗”。所谓“覆取汗”的意思,是把病人用被子盖严实使他们出汗,不是散步行药。把“行解”说成是“行散”不确。

汉简“行解”不是“行散”的意思,“行解”是发汗解表,而“行散”是散步行药。二者有别,不应混同。张先生等认为“行散”含有发汗的意思,而将“行散”“行解”混同,这是不正确的。

参考文献:

[1]张侬,张延英,于灵芝.敦煌医药文献中的行散方法[J].敦煌研究,2012(3):110-112.

[2]张仲景.伤寒杂病论[M].台北:中医整合研究小组,1986:90-91.

[3]唐慎微.证类本草[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3:221.

[4]谢桂华,李均明,朱国炤.居延汉简释文合校[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156.

[5]甘肃省博物馆,武威县文化馆.武威汉代医简[M].北京:文物出版社,1975:7.

[6]孙其斌.从居延汉简看《伤寒论》[J].甘肃中医,1993(3):14.

[7]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校释[M].李景荣,苏礼,任娟莉,等,校释.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214.

[8]马继兴,等.敦煌医药文献辑校[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630.

[9]庞安时.伤寒总病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112.

[10]杜勇.《武威汉代医简》42、43简考释[J].甘肃中医,199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