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中君
近年来,西宁市城中区南川东路龙泰社区党委以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为抓手,结合辖区内破产企业多、下岗职工多、困难家庭多的实际,针对失亲、失能、失业等弱势群体,激发在职党员、辖区党员的热情、发挥邻里志愿服务的特长优势,力争达到服务网格化、服务全天化、服务智能化、服务特色化的目标,着力打造了“五有一评五服务”区域化党建品牌,架起了党和人民群众的“连心桥”。
“五有”上下功夫。完善为民服务体系
走进龙泰社区服务中心的办事大厅,只见不同的柜台前都有居民在排队等候办理各种事宜,社区工作人员则充满笑脸热情接待着每一位前来办事的居民。社区党委书记张玲介绍道,近年来,社区党委始终秉承“最基层的人做好最基础的事”这一工作理念,以“为民服务”为宗旨,不断完善社区服务功能,倾力提供贴心式服务,努力达到服务党员、服务群众、服务改革、服务发展的工作目标,不断完善为民服务体系,力争在“五有”上下功夫,即:工作有目标、组织有网格、管理有平台、民情有渠道、活动有载体。
辖区现有居民3085户8210人,大多数小区为以前旧式未改造小区,无相关物业配套设施,管理起来很困难。针对这种情况,社区党委提出“网格化管理”模式。通过划分党组织及楼院网格,充分发挥楼宇党支部、党小组、网格长、离退休老党员的优势,进一步强化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实现管理服务全覆盖。例如,针对老旧小区的物业费难收等问题,社区党员、各楼宇网格长分区分片挨家挨户做工作,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最终使得老旧小区物业缴费率大幅度提升;针对水费征收无人抄水表的问题,社区党员、各网格长发动居民积极参与,每月轮流指定一户居民挨家抄查水表,做到大家的事情大家管理,同时也使居民们切身感受到社区工作的繁杂琐碎。
以全员信息化管理、党建工作门户网站为依托,创新建立了在职党员进社区“网络连心”互动平台,通过“网上沟通互助、网上认领心愿、网上反馈落实、网上查看积分、网上跟踪问效”等便捷操作,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拓展服务功能,延伸服务网络,加强多方联动,努力为居民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多样的服务。社区在职党员干部董红梅介绍道:“我们将每月征集的微心愿及时发布,方便在职党员予以网上认领,红色的是已完成的心愿,绿色的是已认领未完成的心愿,黑色的是未认领的心愿,在职党员通过网上认领微心愿并完成后予以及时反馈。我们以积分的形式将在职党员微心愿完成情况予以公示,进一步激发了在职党员参与社区活动的积极性。”
同时,借力“365党代表工作站”、民情恳谈会、民情意见箱、“民情日志”,进一步畅通民意诉求渠道,不断提升“两代表一委员”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着力构建“有诉必应、有难必帮”的工作新格局。以“一米阳光工作室”“亲子乐园”“善行义举榜”等为载体,组织开展心理咨询、小手拉大手、道德讲堂等喜闻乐见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营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浓厚氛围。“五服务”上显特色,提升为民服务实效
近年来,龙泰社区党委紧密围绕“为民、便民、利民”主题,大力推行“五服务”工作机制,优化为民服务平台,提升为民服务实效。
“一柜式”打造便民服务圈。龙泰社区为了方便居民办事,改变了过去分设行业窗口的模式,全面实行“一柜式”全员服务,让前台工作人员熟练掌握事关百姓切身利益的民政、计生、就业等相关政策,实现“首位责任制”,不再因某个专职工作人员缺岗而影响群众办事。设立信息服务指南触摸屏,方便居民查询办事流程及法律法规,努力打造“15分钟便民服务圈”,为居民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
“呼叫通”情暖空巢老人。针对社区孤寡老人、独居老人、特困老人、病中老人多的情况,社区党委筹措资金16万元为社区67户老人家中免费安装“呼叫通”爱心热线,定期发送语音温馨提示、主动上门了解情况,提供点对点、心贴心的服务,实现社区、网格长与老人双向互动,帮助解决老人生活中的困难。在采访过程中,55号院的冯会亭老人向我说道,去年他因突发病,子女不在身边,紧急时刻,就是利用胸前的“一键通”进行呼救,社区工作人员第一时间赶去并及时通知子女,去医院急救。事后社区工作人员上门看望老人时,老人表示非常感谢,多亏“呼叫通”救了他的命。截至目前,累计救助或代办事项40余人次,进一步强化对社区孤寡独居老人的关爱。
“志愿服务”促进社区和谐。社区党委借助“爱心之家”“心愿树”“爱心储蓄银行”“十条为民服务线”,以“居民点单、支部下单、党员接单”的“三单制”服务模式,开展“小小心愿、为您实现”在职党员进社区志愿服务活动。以邻里互助为载体、以邻里守望为目标,充分发挥党员志愿者的专业特长,免费提供家电、水电维修、纠纷化解、释疑解惑等服务,促进邻里和谐,真正实现“远亲不如近邻”。
在采访过程中,有这样一件事情深深打动着我。辖区23号院住着张玉花、鄂静茹祖孙俩,奶奶张玉花,今年72岁,一生经历坎坷苦难,中年时丈夫去世,孙女8个月大时儿媳妇患白血病离世,2011年5月儿子突发意外死亡,一系列的打击摧毁着老人继续生活下去的勇气,让她痛苦万分,老人常心碎而又无力地感慨自己年龄大再也撑不起这个家了。见此情此景,社区党委先后几次与老人谈心,号召为其捐款捐物,并为鄂静茹申请办理了《儿童福利证》,与老人所在的公交小区物业公司协调沟通免去了其以后的物业管理费和取暖费。自社区开展“汇聚正能量,圆梦微心愿”征集活动以来,张玉花老人家中的心愿是给孙女学习添置一台电脑。2014年3月22号,省委组织部副部长徐信阁同志认领了张玉花老人家的微心愿,并在当天圆了小静茹的电脑梦。那天的小静茹一直在院子里快乐地蹦着,脸上充满了幸福的笑容,对她来说,这是实现人生梦想的一天,意味着美好生活的继续。作为一名记者,我在感慨于生活艰辛的同时,更欣慰于社区每一个微心愿的征集与实现。
“岗位银行”助力居民就业。辖区有5家破产企业,下岗失业人员889人。针对辖区破产企业多、下岗失业人员多的实际,依托“青海省星级充分就业社区”的工作优势,以“岗位银行”为载体,依托“就业培训基地”,开办就业政策咨询、就业指导和岗位需求信息。实现“无技能”向“有特长”、“无目标”向“有导向”、“无工作”向“有岗位”的转变。截至目前,已为辖区26名失业人员找到了工作,并对介绍成功的就业人员进行跟踪服务,了解就业人员对目前工作环境、工资的满意度等等,随时掌握就业人员的动态变化。
“文化服务”打造品牌街区。社区秉持共治理念,以网格为基础,结合楼院特色,多措并举,大力培育和发展文艺团体,建立健身之家、百姓读书角、书画苑、棋牌天地等网格化娱乐场所,打造“龙泰文化活动街”品牌。
“一评比”上找问题。提升为民服务水平
为进一步提升服务为民的能力和水平,社区采取居民满意度测评、代表评议、党组织跟踪管理相结合的方式,对社区党员及工作人员的履职践诺、服务质量以积分量化的形式进行考核评价,实施“星级考核群众评”工程,构建了“双岗双评+个人积分+群众点评”民主评议体系,并及时总结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切实加以有效解决。
正如龙泰社区干部董红梅所言,社区是城市居民的家园,是联系党、政府和群众的纽带。作为社区工作者,面对的是众多的居民,接触的是大大小小琐事。做好社区工作,必须怀有对居民的深厚感情,坚持把居民的要求和选择作为决策的基础和依据,多做些造福居民的实事。